7天的活动,7天的精彩。铿锵乐舞与悠悠吴乐流韵竞彩,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一批批至德宗亲寻根而至,一位位专家学者应邀而来,一个个“非遗”项目闪亮展示、一幅幅民俗画卷缤纷展开……2007中国(无锡)吴文化节于昨晚划上句号,在这场刷新视野的文化洗礼中,这座江南历史文化名城通过激昂、有力的文化脉动,清晰传递着城市的文化主张--传承吴地文明、打造文化名城、建设和谐宜人新无锡!
挖掘底蕴,彰显城市特质
2007吴文化节,是无锡挖掘城市文化底蕴,彰显城市特质的一次“文化盛会”。
伯渎为带,鸿山为拱,10日,在对先祖泰伯一次绵长如风的缅怀中,无锡揭开了2007中国(无锡)吴文化节的大幕。城市,自这一天起,聚起自己全身的精力,捧出所有珍藏的瑰宝,清点散落各处的家底,通过挖掘这座城市内蓄的文化底蕴,来彰显“文化无锡”的城市特质。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杨卫泽在2007吴文化节开幕式上的一番话,简要精练地定义了无锡举办吴文化节的良苦用心:“传承吴地文明,对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不断加以继承和弘扬,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更好的文化条件,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更好地彰显‘文化无锡’的城市特质。”
借这个被香港媒体称为“招文化引文明”的节庆活动,无锡通过挖掘城市文化底蕴,使城市的文化标签更有个性、更加张扬、更加醒目。
在“两岸三地同祭泰伯”典礼中,那一张张寻根而至的面容,见证着吴文化博大精深的魅力;那一声声已改或未改的乡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凝聚力的生动再现;惠山民俗文化庙会暨吴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活动,生动再现了民俗文化的风采……除此之外,这里有惠山泥人、有宜兴紫砂、有锡绣、纸马、竹刻、微雕,有香糯入耳的评弹、有吴乐飘飘的锡剧,这一个个单一的无锡文化符号,经由2007吴文化节一一串联,构成这座城市生动的文化读本,吸引着本地人、外地人甚至外国人阅读,从中获得一个"无锡印象",了解一个全方位的"文化无锡":吴文化源远流长、运河文明灿烂辉煌、工商文化创造百年繁华。一座个性鲜明、富有文化品味的城市,通过吴文化节得以凸现。
借助文化,增强城市“软实力”
2007吴文化节,是无锡向传统文化的“借智”之举,是一次构思巧妙的“城市策划”。
“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未来城市的发展就是以文化论输赢!”在无锡市去年8月召开的“建设文明无锡,打造文化名城”工作会议上,杨卫泽的一番话,生动阐述了文化之于一座城市发展的影响力;而在2007吴文化节开幕式上,杨卫泽再次强调:“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构建和谐社会,文化是重要的支撑和保障。无锡要牢牢依托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致力于吴文化的继承、创新和发展,并使之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加快构建和谐宜人新无锡的重要力量。”
古往今来,无锡一直是一座亮点纷呈的城市。她的出色,在于拥有吴文化、工商文化和运河文化这样特色鲜明的文化,而这种文化特色,也反哺着无锡的经济建设。在无锡的发展轨迹中,文化的推动力有迹可循。2007吴文化节,给人们提供了“直面传统文化”的机会,在“再回首”的感动中,汲取传统文化的思想养分。吴文化节期间,100多位中外专家云集无锡,在2007吴文化国际研讨会上,通过对“吴文化与和谐文化建设”这一主题的研讨,激活传统文化中最富有现实意义的基因,为城市汲取前行的力量。
生动传承,放大“文化效应”
2007吴文化节,是无锡对传统文化进行生动传承,不断放大城市“文化效应”的一次“文化复兴”。
20万人,在一天时间内,争赴一个春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