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亶父以前的时代,地球上没有国,地球上所有的人的思想中也都没有‘国家’这个概念。 我们平常说的商朝,是后代人为了划分历史时期的大事阶段而设置的,并不是指历史中有一个叫‘商’的国家。文书上记的亶父剪商,是亶父要铲除靠强势掠夺他人财产的大地霸。‘地霸’这个名称在每个时期都会有,为了方便大家辨别那个地方的‘霸’,就需要在名称下面加上分类分别的名字去,这样一来,就可以减少混淆,不大会弄错了。亶父时期的地霸名字就叫做‘商’,商只是一个地霸,不代表国。 吴泰伯开拓江南,主题思想是在尽孝,精神层面体现在谦让。予在研究泰伯思想中发现,泰伯远徙江南还有着更深的意义,即:泰伯为中国的地盘作了贡献。如果历史上没有泰伯南徙这回事,当今的中国有没有一千一百一十七万平方公里,那就要打一个问号。 ‘中国’国的名称,起自在‘中原’,泰伯时期的中原,西起不过宝鸡,东至于潍坊,如果划点椭圆来应对的话,南影响最多到武汉,北关联未越大原。吴泰伯一到江南,这‘中’字的影响力就大不一样,从他身上散发出来各种文明就直接染到了整个长江以南。当然,文明的传播速度是很快的,按圆的幅射理论来说,东南两边是受到了海的制约,往北传到与俄罗斯接壤是不存在问题的。这就是由中原转变到中国的最初雏型。现在的国家,那一个国家的形成不是先由文明作为做的奠定呢?泰伯开拓江南,用现在的流行语来说,这个叫做‘软着陆’,待文明力度把人的思想浸透以后,在这一文明范围以内的地域,慢慢就聚成了今天的国。 文书上记的泰伯城,这就该是中国第一个‘国’的雏型。泰伯城真的是泰伯手里筑的还是后来人为了纪念泰伯把功劳记在泰伯名下?这个事予说不清楚,但武王封天下是所有中国人都公认的。武王起兵岐山,消灭了以朝歌为恶霸中心的‘商霸’,生活在中原地区的人们都服了他,愿意听他的,可武王行的是仁义呀,武王封地,意思有:“你们就在你们生活的这块地方好好过,我帮你们划分一下地界,如果有谁越过地界来抢你们的财物,我帮你们作主。” 那时候,中原是分划好了,可江南没有呀,那是因为当时的江南不属中原范围。不管在当时还是在现在,在地方上还没有愿意服从的态度表示出来之前,你要去封人家,叫人家听你的,那就只有通过打才能实现,象早期的大不列颠,它就打服了一些殖民地。还有就是通过合作抗拒取得功果以后组成的国家,象前苏联和现在的美国。 史料证实,武王封地是‘中国’最初以国的形体出现,武王封江南,没有通过战争,没有经过什么合作抗强,整个中原以外的地域,只是以武王的名誉在体现统一。武王封吴,是依照吴泰伯的思想在行事,他一封吴,整个江南乃至受其文化影响的北方地域都被归辖在中原的范围以内,也就是今天以中国命名的版图以内。所以说,中国国能有今天的地域之阔,最初的缔造者吴泰伯的功劳还要记在首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