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东尚书故里行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吴起梓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3/6 8:27:54  文章录入:吴起梓  责任编辑:吴起梓
 

站在王家庄码头上,烟波浩淼,碧水如蓝的西凉湖尽在眼前。抬眼望,山峦起伏,雾蒙青山,松竹跃舞。低头看,倒影随波,蒲草丰茂,鱼欢嬉戏。清晨,旭日冉升,朝阳彤染,浅滩湖叉一片荷海,荷叶上的露珠,在阳光照耀下,折射出五彩缤纷,如珍珠落在翡翠盘上,滚来荡去,相映争辉。鸟儿成群结队从青山涛乐中展翅,开始幸福的一天。

多年前,读清人张廷玉《明史》,了解到西凉湖流域人物,载之在册者如西凉湖水丰富,如日月星辰灿烂,而湖东、湖西两尚书,更是耀眼夺目。

湖东南京工部尚书吴廷举(1462-1527),字献臣,号东湖,追赠太子少保,谥清惠。

湖西兵部尚书李承勋(1471-1531),字立卿,号逊庵,赠少保,谥康惠。

探访湖东、湖西两尚书故里是我一直以来的心愿,踏上尚书公踏过的泥土,品味泥土的芬芳,领略泥土饱含的智慧和魅力,恭听村老族翁们津津乐道的传说。

荡起小船从王家庄码头出发,迎着朝霞,唱起渔歌,一路东行,一路湖光山色美不胜收。大概几公里水路,就到了湖东尚书吴廷举故里咸宁市咸安区向阳湖镇北岭村大屋吴。

大屋吴有史以来到1971年,一直属于嘉鱼县,明代隶属武昌府嘉鱼县清洪里。1971年后,咸嘉二县区划调整,将历史上属于嘉鱼县的今渡普镇高家岭往上到咸安区向阳湖镇甘棠往下范围划归当时的咸宁县(今咸安区)。这样一来,大屋吴成了咸宁县辖区。大屋吴划走,嘉鱼县又失去了一张历史文化名片,致使有些饱学之土,像嘉鱼县失去古战场赤壁一样,耿耿于怀,心有不甘。这种心情可以理解,因为有前车之鉴,失去古战场赤壁之痛。

渡普镇净保村净保嘴曾作为元、明、清三朝里治,有风光之时。明代,净保嘴不仅作为里治,而且最著名的是净保寺和寺内的牡丹。尚书公在罢官、休致、作为副都御史赈济湖广时,都曾到过净保嘴,并留下一首《题净保寺牡丹》诗:

牡丹灿烂梵王居,情此春光共赏之。

冷雨凄风来寺路,晴天皎日看花时。

幽深西洛先天数,敏捷东吴百咏词。

景好酒深人不醉,大都妆点太平基。

因为这首诗,嘉鱼县一些文人墨客,妄言净保嘴为尚书吴廷举故里。

我没有批评认为净保嘴是尚书吴廷举故里说者之意,“百家争鸣”作为学术讨论是可以的,但一锤定音会以讹传讹,误导后人。

明代,西凉湖比现在宽阔很多,船可以直接到大屋吴门前小湖叉,在以水路交通为主的古代,大屋吴不能说交通不方便,甚至说发达。出了小湖叉就是西凉湖,然后直抵长江,上可到古楚国都城郢都,下可到夏口、武昌,顺江再下可到明代南都南京。

尚书公居住大屋吴期间,常假西凉湖水路,与湖西李承芳、李承箕和李承勋三兄弟闲来闲往,诗词酬和。

我屋黄公咫尺分,渔歌风送隔波闻。

明朝欲谢闲来往,走共先生钓白云。

这首《寄李茂卿》诗,写到湖东大屋吴与湖西李家隔着西凉湖,风送波闻,近在咫尺。与李茂卿(承芳)兄弟煮酒狂聊,谈论官场险恶和人生追求。想象有朝一日驾一叶小舟,戴笠披蓑,湖中垂钓,过着悠然的隐逸生活。

尚书公远祖长沙王吴芮的后人削爵后,流散在江西、湖广等地,在南宋后期,约1220年左右,有一支迁徙嘉鱼县境,先在今斧头湖边打渔为生。那时,西凉湖和斧头湖连成一湖,今渡普镇到向阳湖镇一带山丘连绵不断,像半岛。根据山丘走势,斧头湖在东,故称之东湖,西凉湖在西,故称之为西湖。明代称两湖为东湖和西湖,尚书公号“东湖”由此而来。

明洪武初,豫章侯胡美将民户抽丁遣戍,三丁抽一,五丁抽二。尚书公高祖吴隆在洪武三年(1370)初戍天长卫,六年(1373)再戍桂林卫,十一年(1378)又改梧州所。从此,落军籍梧州。

尚书公成化十七年(1481)赴礼部会试,后期送国子监。在京期间,通过湖广会馆,拜访在京做官的嘉鱼人李田。二十三年(1487)进士及第后,回嘉鱼时专程拜访李田家人。“丁未(1487)之交,公始甲科,展墓来嘉,而拜吾母于北堂也。”(李承勋《祭东湖公文》)。在广东顺德做知县的弘治五年(1492),开始筹备复籍清洪里。在大屋吴靠西凉湖的山丘九秀山南立望祠碑,造吴主庙,建福神祠。九秀山北修祠堂,办祭器,开府基。尚书公的府第在祠堂边,后人将府第与祠堂连起来,成为一座宏大的家族祠堂。

到大屋吴村口,一泓汪水的池塘映入眼帘,据载池塘为尚书公所开挖,因在明代,故称之“明塘”。今天,虽然西凉湖水离村远去,但是明塘的水四季满盈,即使大旱之时,四周田间干裂,也不见干涸。村里耄耋老人告诉我,尚书公赈济湖广时,为嘉鱼县治理长江水患,上疏修皇堤、减南粮,感动上天,水神显灵永保明塘的水四季满盈。

当然,我不会相信水神故事,也不会与村老讨论,因为这种传说是美好的,既然美好就让其永远流传。

尚书公学富五车,精通《易经》,深谙阴阳八卦。经过实地勘察,仔细考量,决定在此建村。府第前开挖明塘目的蓄水防火,因为充分考虑天旱因素,所以明塘比一般池塘要挖深很多。明塘邻近西凉湖和斧头湖,地下水丰富,不论雨季、旱季总是蓄水满盈。尚书公若在天有灵,知道西凉湖水远离村庄,而明塘的水还能满盈,一定感到无比欣慰。超前几百年的意识,让子孙后代受益无穷。

吴氏祠堂弘治五年(1492)首修。正德十二年(1517)始,尚书公赈济湖广期间重修,此后修葺时略有扩大。祠堂建筑风格与周边百姓祠堂不同,包含典型的岭南元素,这与尚书公在岭南为官近二十年,深受影响有关。祠堂拆毁前,我还小,没有机会进祠堂祭拜列祖列宗,留下终生遗憾。

村老们你一言,我一语描述,祠堂三进三重,每重大门上都有扁额,第一重扁额书“尚书第”,第二重扁额书“惠泽重润”,第三重扁额书“吴氏祠堂”。大门两边都有楹联,据载为尚书李承勋和文学家李承箕所撰写。祠堂里有书馆等,专供族人读书、修谱、议事等活动用。

村老们中有位参观过广州陈家祠者,他非常可惜地说,吴氏祠堂雕梁画栋,有很多石雕、砖雕、木雕、灰雕、陶塑等,若不拆毁,单论建筑艺术可与之有一比。我曾参观过陈家祠,但没见过吴氏祠堂,不知其说是否夸大其词,但有件事可以说明他所说有一定道理。

一天,大屋吴附近文化部“五七干校”,几位五七战士来村里有事,偶尔参观祠堂,据说其中有二位是故宫博物院的专家。他们对祠堂建筑艺术评价很高,离开时反复向村老们嘱咐,虽是祠堂但也是文物,一定要好好保护。

越是文物,破坏越快速;越大价值,破坏越彻底。“破四旧,立四新”运动中,祠堂彻底拆毁,拆下的材料,全部装船运到当时的西湖公社所在地王家庄,建起了一所有小学部和初中部的学校。今天,在早己停办的王家庄学校的断壁残垣里,还能找到明砖清瓦。

毁坏的不是具有宗族凝聚力的祠堂,尽管包含封建遗存,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能复制再生的精华。今天,人们想起来只能扼腕长叹,默然无语。

沿着明塘北去不远处曾有一棵古檀树,其命运与祠堂一样,被人砍下做了社会主义生产建设的农具,只剩下树蔸。古檀树地处山丘之上,周围平坦、宽敞。若站在古檀树旁边,东可以望到东湖,西可以望到西湖。脚下,只要轻轻一踢,可能踢出瓦砾,要不是这些瓦砾,谁会想到这里曾经有过建筑,而且还是一间规模不小的书院,咸嘉社学遗址。

正德十二年(1517)始,尚书公赈济湖广,其间多次便道回家。见“湖广武昌郡之属邑,有咸宁嘉鱼地相接壤,而学之在社,尚有缺焉。”(江山知县、江夏人赵迁《咸嘉社学记》载),于是,捐资“在咸九都嘉四都之间”兴建社学,并购田一顷七十五亩,除岁税外,余粮供给社学所用。正德十四年(1519)咸嘉社学建成。尚书公逝世后时盛时衰,据《吴氏族谱》载,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还在继续办学。

村老们讲,小时候在此偶然还能捡到铜钱,有时爬檀树掏鸟巢。代代承传,社学为尚书公亲办,檀树为尚书公手栽。

站在咸嘉社学遗址上,望着周围松竹郁郁葱葱,仿佛看到尚书公亲手所栽松竹又复活重生;听到林间竹蔟中鸟语雀跃,仿佛听到廪庠们摇头晃脑地背诵八股文声。

庙宇不在,祠堂不在,社学也不在。青山依旧,时代更新。尚书故里焕发青春,紧跟时代步伐,创造更辉煌历史。2014年01月11日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