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伯后裔居住最集中村落:荒山父子墓可追泰伯风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陶天成  文章来源:江南晚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4/7 12:12:25  文章录入:吴卫东  责任编辑:gohwu
 
  “谁知荒山父子墓,高尚亮节泰伯风。不求君王大官做,但愿儿孙育才人”。昨日,一支发源于胡埭镇阖闾村(原闾江村)的吴氏宗族在一座小山上祭祖。上山祭祖的吴氏宗亲都会在半山腰看到这首写在木板上的诗。据了解,原闾江村是泰伯后裔居住最集中的村落之一,在这个村落流传了一段关于“父子墓”的佳话,且历经数百年不衰。   祭祖仪式就在“父子墓”附近举行,有三四百名吴氏宗亲参加,绝大多数是60岁以上的老年男子。据祭祖活动的倡议人泰伯第107世孙吴纪南介绍,“父子墓”中的父亲是泰伯89世孙吴贞逸(距今597年),他也是泰伯后裔闾江分支的祖先。据祖谱记载,吴贞逸幼年丧父,随母亲到外婆家读书,成人后主动放弃殷实的家产,让给弟兄,甘心从事农桑,处事礼让、谦恭,被当时人誉有“泰伯遗风”。吴贞逸的几个儿子也继承了他的美德,在当地颇有声望。更令后人敬重的是,吴贞逸长子将自己的墓地选在父亲墓地的右首,将代表更高身份的左首位置让给了两个弟弟。   据了解,原闾江村有近10个自然村,共有近2000名吴氏居民,绝大部分是吴贞逸的后裔。吴贞逸一脉的传人在册(祖谱)人数已超过20万,分布全国各地,定居海外的也不少。吴贞逸传人总共有120多个支系,原闾江村只有10多个支系。各支系每次只能派代表参加祭祖仪式,通常年满60岁才能参加。他们之所以特别重视祭祖,甚至有人从海外赶回来,是为了追思先人,并用“父子墓”的故事来教育后代。为方便祭租,部分吴氏宗亲在前年捐资修建了一条通向“父子墓”的水泥路。   吴纪南告诉记者,作为中华吴氏大统总谱闾江分支家谱主编,他将受邀参加今年的吴文化节,到泰伯庙补充完善中华吴氏大统总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