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公台旁炀帝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2/19 20:06:54  文章录入:OK  责任编辑:OK
 

 


唐代以前,南北朝时期,扬州城在今蜀冈上。蜀冈西峰北侧有一个大高坡,这个高坡叫做吴公台。有一说这是春秋时期吴王的钓鱼台,但是,还有另一说,这是陈朝大将吴明彻的弓弩台。

南朝的最后一个王朝陈的时候,长江北岸已被北齐占领,是版图最小的一个王朝。陈霸先从公元557年立国开始,就想着北伐,收复齐、梁时的地盘。这个计划一直到陈宣帝太建五年(573年)三月才开始实施。陈宣帝命吴明彻都督征讨诸军事,领兵10万,分东西两路攻打北齐。

吴明彻是秦郡(今六合)人,祖父吴景安,是南齐南谯太守。父亲吴树,是梁右军将军。《陈书》中的记载,这个吴明彻是个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自幼父母双亡。十四岁时,因家里穷,没有钱修墓,便辛勤地耕种,时值天下大旱,禾苗焦枯,吴明彻心中哀愤,就坐在田中放声痛哭,仰天自诉。几日后,有人从田间回来,告诉吴明彻干枯的禾苗已经复活。吴明彻以为是对方在开玩笑,到田里一看,果真如此。秋天,吴明彻大获丰收,解决了安葬的费用。有位善于占墓的人,看了吴明彻所修坟墓后,对吴明彻的哥哥说:“你家双亲下葬之日,将会有一个骑着白马的人,追赶鹿经过这里,这是你弟弟大贵的征兆。”到了安葬时,此话果然应验了。后来他家富有了,到了太清三年(548年),侯景作乱,天下一时大乱。当时吴明彻把家中的3000余斛粮食全部分给乡亲。吴明彻得到当地人的尊敬,整个庄子团结一心,盗贼都远远避开,不敢来侵犯,吴明彻的名声也传至远方。

承圣三年(554年)三月,镇守京口(今镇江)的陈霸先,久闻吴明彻大名,就想和他结交,吴明彻也久仰陈霸先,两人见面共论当世之事,越谈越投机,吴明彻率军追随陈霸先,陈霸先封吴明彻为戎昭将军、安州刺史。吴明彻随陈霸先南征北战。陈霸先称帝后,加拜吴明彻为安南将军。在文帝、宣帝时也是东征西讨,屡立战功,吴明彻不光是陈朝的开国元勋,到宣帝时已经是位高权重的四朝元老了。

吴明彻的北伐大军先后攻克北齐数十城,南朝大军收复了淮南,只有广陵还在北齐的手中。驻守的是北齐东广州刺史敬子猷。

这次北伐的战略是东线迅速入淮,策应西线。东线水军循江而下,由欧阳埭(在今仪征市),进古邗沟北上,在经过广陵时,不打不攻没有耽搁,与齐军擦肩而过,广陵没有受到侵扰。第二年,陈宣帝太建六年(公元574年)底,在江淮大地基本收复后,吴明彻才率军攻打广陵。

齐军的主力都在彭城以北,淮南只有广陵还有北齐军把守,是一座孤城、广陵守将敬子猷只有孤军应战。广陵城在刘宋年间连受战祸,已成芜城,后虽经萧齐、萧梁、北齐三朝经营,稍有复苏,但仍残破不堪。敬子猷为了据守,发动兵民维修了城垣,以抵挡陈师攻城。随吴明彻出征广陵的开远将军周罗喉身先士卒,跃马敌阵,勇猛异常,不幸被镇守广陵的北齐军流矢射中了左眼,不能继续参战,陈军受挫,士气低落。吴明彻一面鼓舞士气,重振军心,一面命人在城外垒土筑台,史书记载,这个台筑得比城墙高,可以俯瞰城里。吴明彻在台上架设弩弓,居高临下,弩弓箭向城中猛射。齐军屡屡中箭,减员严重,械损粮尽,城垣溃决,北齐守将敬子猷被乱军杀死。

这一战大获全胜,弩台发挥了巨大作用,台是吴明彻下令造的,后人便将此台称为吴公台,不过经过了一千多年,台已平塌。现在能见到的只是一个高坡了。吴公台也成了泛指这一片的地名。

为了整治既得的淮南之地,陈宣帝恢复了豫、南兖、北兖、徐、合、南司、定、谯等九州的州名,并派重军往诸镇驻守。广陵也恢复了南兖州这个名字,吴明彻镇广陵,并将秦郡、盱眙、神农(今江苏高邮)三郡还归南兖州所领。

在吴明彻建造弓弩台的45年之后,隋朝末年(公元618年),宇文化及(隋唐演义中的第二条好汉宇文成都的父亲)为首的杨广的禁卫军发动兵变,宇文化及在江都逼缢隋炀帝。一代帝王死后,由萧后和宫人拆床板做了一个小棺材,初殡于宫内流珠堂,后改葬于城西北5里吴公台下

唐武德三年(620),唐高祖以帝礼葬于雷塘(现在的扬州市邗江区槐泗乡隋炀帝东路--扬州市邗江区槐泗镇槐二村 邮政编码225115),公元648年,萧皇后病死,唐太宗李世民命将其尸骨送至江都与隋炀帝合葬。

其墓年久荒芜。清嘉庆十二年(1807),学者阮元发现后,重立墓碑。碑高1.85米、宽0.8米、厚0.18米,上镌隶体"隋炀帝陵"4字,由清书法家、扬州知府伊秉绶书。

阮元(1764-1849),扬州仪征人,清代嘉庆、道光间名臣,在经史、数学、天算、舆地、编纂、金石、校勘等方面有着极高造诣,被尊为一代文宗。自25岁考中进士后,阮元历任学政、户部左侍郎、巡抚、总督等职。嘉庆十二年(1807),阮元遍寻吴公台、雷塘等隋炀帝葬所无果。一天,他在城北偶遇一老农,从其口中得知有一处墓葬名为“皇墓墩”。老农还说,这座墓下有隧道、铁门,自己还是孩子时在挖土过程中亲眼所见,里面埋葬的正是隋炀帝。“陵地约剩四五亩,多丛葬者,陵土高七八尺,周围二三亩许。”(阮元《修炀帝陵记》)看到眼前此景,阮元确信老农所言不虚,于是以“一石一钱”的工酬请附近村民挑土重整陵墓,种植松树150株。此后,阮元又请时任扬州府知府的大书法家伊秉绶题写“隋炀帝陵”,并刊刻成碑。从上世纪80年代起,有关部门对破败不堪的隋炀帝陵陆续进行整修。1995年,隋炀帝陵被列为省级文保单位。1999年,隋炀帝陵再次大修,此后作为景点正式对外开放。历经整修的槐泗隋炀帝陵占地3万平方米,气势雄伟,由石牌楼、陵门、城垣、石阙、侧殿、陵冢等组成。陵冢为十分整齐的平顶金字塔形,高12米,四边均为规则的等腰梯形,上下边长分别为8米和29米。墓前立有巨型墓碑,底座为阶梯式,上部为片状云。纵观整个陵墓的城垣、石阙、墓冢,都依帝王葬式,为典型的隋唐建筑风格。进入正门,两个偏堂用隋炀帝生平图片、展板、墓碑等内容简略介绍了隋炀帝功过并存的一生。

2013年4月14日下午,扬州市文物局召开新闻通气会,向媒体介绍近期重大考古成果——在邗江区西湖镇一处房地产项目施工工地(西湖镇司徒村曹庄)发现两座残存的隋末唐初砖室墓,西侧墓中出土一方墓志,铭文中有“隋故炀帝墓志”等字样,以及鎏金铜铺首、金镶玉腰带等文物。没有发现人骨以及保存完好的棺椁。初步认定该墓墓主为隋炀帝杨广。

司徒村曹庄新发现的隋炀帝与萧后墓,与槐泗炀帝陵则寒碜得多。就封土而言,不过数米高,隋炀帝墓的墓道、甬道逼仄,加上墓室总长不过24米多。灰黄色的隋代民用砖表面粗糙,部分碎裂,主墓室两侧方形耳室规正,空间狭小。萧后的墓虽然保护状况相对较好,出土文物也更丰富,但就其规模而言,墓葬通长只有隋炀帝墓的一半。 很多人认为,有必要对槐泗陵进行发掘,看看墓主到底是谁。

2013年11月16日,国家文物局和中国考古学会在扬州组织召开扬州曹庄隋唐墓葬考古发掘成果论证会,与会的中国考古界专家黄景略、徐光翼、王巍等10余人一致确认:扬州曹庄隋唐墓葬为隋炀帝墓,是隋炀帝杨广与萧后最后的埋葬之地。墓志志文中有“隨故煬帝墓誌”等文字,这也成为考古专家组确认此墓葬为隋炀帝墓的重要依据。墓志上已识读出的志文为:“隨故煬帝墓誌惟隨大業十四年太歲……一日帝崩于揚州江都縣……於流珠堂其年八月……西陵荊棘蕪……永異蒼悟……貞觀元年……朔……葬煬……禮也方……”。除墓志外,墓中出土了玉器、铜器、陶器、漆器等珍贵文物100余件(套)。其中一套蹀躞金玉带,不仅是目前国内出土的唯一一套最完整的十三环蹀躞带,也是古代带具系统最高等级的实物。墓内两颗牙齿鉴定为50岁左右的男性个体,与隋炀帝被杀时年龄相吻合。结合文献记载,确认一号墓主人是隋炀帝杨广。二号墓内保存有部分人骨遗骸,经南京大学体质人类学专家鉴定为大于56岁、身高约1.5米的女性遗骸。二号墓虽无文字信息,根据墓葬形制、墓内出土高等级随葬品和对人骨遗骸的鉴定,结合文献记载,判明墓主人是萧后。针对墓志中出现“贞观元年”字样,王巍研究员认为,这应是唐太宗李世民下令修建隋炀帝墓葬的时间。由此推论,隋炀帝死后最少下葬过4次。

按通例,皇帝死后下葬陵寝所在称“帝陵”,而此次专家组在认定隋炀帝和萧后最后下葬地后则使用了“帝墓”称谓。对此,王巍研究员解释说:如果是陵墓级的,应该有神道、石人、石马等,但是目前这些还没有发现,应该说它还不是皇陵等级。因为隋炀帝是亡国之君,所以虽然看上去其随葬品很精美,但是就规格等级而言都不是唐代的最高规格,唐朝李渊与隋朝杨广是表兄弟,二者的母亲是亲姐妹,二者都是属于创造了西魏,北周,隋,唐四个朝代辉煌的历史的关陇军事贵族集团。而且,隋炀帝被宇文化及缢死的时候,李渊已经占据关中,并拥立杨广之孙杨侑为皇帝,隋炀帝还是名义上的“太上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