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安庆枞阳籍作家吴永生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2/3 16:28:58  文章录入:OK  责任编辑:gohwu
 

 

安徽安庆枞阳籍作家吴永生创作长篇历史小说《李白外传》

新安传媒网 2012-6-16

 

今年59岁的吴永生是枞阳县汤沟镇人。去年六月,吴永生萌生为李白立传的想法后,历时近一年创作了24万字的长篇小说《李白外传》。日前,<<李白外传>>由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这也是吴永生继《杜牧外传》之后的又一力作。

 

枞阳在线消息

 

2012616日上午,吴永生同志新著《李白外传》首发式在枞阳黄镇图书馆隆重举行,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唐燕曙出席并讲话。本次首发仪式由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中共枞阳县委宣传部、县文联主办,由黄镇图书馆、安徽缘酒集团、县作协协办。县直有关单位、汤沟镇、县文联所属协会有关人员和广大文学爱好者参加了此次仪式。

 

  唐燕曙指出,今天,我们在以著名的革命家、外交家黄镇将军名字命名的黄镇图书馆,举行吴永生同志新著《李白外传》首发式。我代表全县宣传、文化系统,向出席首发式的各位来宾、各位朋友,以及创作本书的吴永生同志,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衷心的感谢!

 

  唐燕曙指出,吴永生同志是一位优秀的作家,几十年如一日,长期坚持文学创作,取得了优异的成果,特别是他的“唐史三部曲”,长达一百万字,引起了广泛关注。去年,他的《杜枚外传》由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反响很好;现在,《李白外传》已由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他的下一部新书《父子皇帝》也已创作完成。全县的广大文艺工作者,都应该以吴永生同志为榜样,静下心来,艰苦创作,努力创作出更多的优秀文化作品。

 

  新书首发式上,作者吴永生向与会的嘉宾和媒体介绍了新书内容、成书过程等各方面的情况和花絮。首发式结束后,吴永生先生向黄镇图书馆捐书,并现场签名售书。

 

 

 

 

 

 

 

 

新安晚报  20120618  

 

  安徽省安庆市枞阳县汤沟镇的花甲老人吴永生,虽然只上过五年小学,却在从事江上船运的多年里博览群书,成为一名地道的乡士文人。继2011年出版《杜牧外传》成网络红人之后,吴永生历时一年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李白外传》日前由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日前,在《李白外传》的首发仪式上,吴永生透露另一部《父子皇帝》的初稿已完成,他戏称自己创作的“唐史三部曲”纯属玩了次梦回唐朝的“穿越”。 十年航行,船舱内萌生文学梦

 

  吴永生1952年出生于枞阳县汤沟镇一船工之家。由于家境贫穷,吴永生只上了五年学便辍学在家。1966年,14岁的吴永生开始了航运生涯,每天随木帆船在长江上航行。吴永生说,那时只要有空闲便在船舱内看书,每看完一本书后都会写心得。10年的航运生涯,吴永生现在已不清楚自己当时到底写了多少字。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吴永生离开航运部门,创办了一家企业。结束了风里来浪里去的闯荡之旅,在经营企业的同时,怀着文学梦想的吴永生慢慢涉足文学之河。1993年,吴永生开始自费出版小说散文集《初雪》,随后又相继自费出版了《西窗雨》、《弄潮岁月》、影视文学剧本《范公堤的传说》、《夜归山逸事》、《黄白地》等。 一朝上传,吴永生成网络红人

 

  吴永生以前写作一直是用笔与纸。20118月,在侄儿的鼓动下,吴永生开始接触电脑。买了电脑不会上传,吴永生请人将5月才出版发行的《杜牧外传》电子文档上传。令吴永生深感意外的是,《杜牧外传》在网上一经发布,就被全国20多家大小网站下载。百度、谷歌、搜狗开辟“历史文化专题”互动后,吴永生成为2011网络热门人物。

 

  去年6月,吴永生萌生了为李白立传的想法。“郭沫若曾著《李白与杜甫》,你吴永生难道还能与郭沫若叫板写出什么新花样?”有人如此劝他罢手。经历过大风大浪的吴永生就是不服这口气,通过查阅大量史料,并走访李白曾经的到访地,历时近一年创作了24万字的长篇小说《李白外传》一经完稿,就立马被出版社相中。

 

  吴永生透露,再现唐朝历史的《父子皇帝》35万字初稿已于今年51日前完成即将出版,而“唐史三部曲”则是一次梦回唐朝的“穿越”。

 

 

吴永生:文学的朝圣之旅

——记作家吴永生的生活和创作

谢思球

 

    继《杜牧外传》(安徽文艺出版社2011年出版)之后,作家吴永生先生的新著《李白外传》即将由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加上他手头上正在紧张创作且即将完稿的《父子皇帝》,永生先生的《唐史三部曲》基本上算是完成了。在短短的两年余时间内,一气创作了三部总计近百万字的长篇历史小说,这工程不可不谓浩大。永生先生已值花甲之年,他的决心和创作激情让身为晚辈的我钦佩和汗颜。

 

    我与永生先生熟识较早。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我们共同生活于古镇汤沟。那时,他经营着一家企业,肩上的担子很重。我、刘东宏、吴荣国,还有后来调至合肥工作的钱继和,由于共同的文学爱好,常到永生的家中长谈。当时,永生一家住在两间极其普通的旧房子里,西面的墙上,开着窗子(永生一本散文集就以《西窗雨》命名)。西窗之外,就是一望无际的田野。那是一段快乐的时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有着“把酒话桑麻”的乐趣。

 

    永生先生属龙,记得前些年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他这一生无雨。我明白这话的意思,龙无雨则困,无法腾云驾雾,遨游苍穹。的确,永生先生一生经历颇为坎坷。他出身于船工之家,在上了五年学后,因“文革”爆发,学业中断,少年的他不得不带着自己的文学梦想,踏上了自己的文学之河,开始了风里来浪里去的闯荡之旅。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永生带着一班人离开航运部门,创办了一家企业。几年后企业改制,经营数年后最终陷入困境。为了生计,永生先生还曾携妻到江南池州山里开矿,点蜡烛、住帐篷,胼手胝足,历尽风雨——好像也没有赚到什么钱。此后,他又帮助孩子们在江西创办自来水企业。潮涌潮落,九曲回肠,最终,他又回到了古镇汤沟,回到了这个承载着他的文学梦想之地,隐迹于市井巷陌,过起了平静的生活。可是,历经过大风大浪的人,怎么可能满足于那种日常的平静生活呢。永生先生笔底起风云,他一气创作了三部长篇历史小说,引过了社会和广大读者的关注。

 

    张岱说,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永生先生热爱文学是一辈子的事。枞阳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文联主席钱叶全先生在评价吴永生的创作时说,文学就是他的宗教。评价是中肯而恰当的。一点不错,永生先生这一辈子,就是将文学当做自己的宗教,用一生的时光,去膜拜,去敬仰,去追求。自从十几岁起爱上文学,并立志当一个作家起,直至如今的花甲之年,几十年来,风浪也罢,困窘也罢,坎坷也罢,冷也罢热也罢,永生先生都从未放下手中的笔,从未冷落文学,从未放弃过自己的追求。他说:“是战士,就不能离开战场;是作家,更不能息影文坛。我只有写,毋论得失,哪怕风雨!”他这一生,为文学付出得太多太多。

 

    他就是一个文学的苦行僧,一个在文学之路上朝圣的圣徒。他像那些虔诚的藏民一样,在通向圣地的路上,以自己的身躯,双手合掌,扑下去,全身心地贴地,再爬起来;再扑下去,再爬起来。他们就是这样以身躯丈量大地,朝心中的圣地迈进。心如坚石,始终不渝。永生先生亦是也。

 

    看到过永生先生的一则趣事。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他和原《清明》主编段儒东、现省文联主席季宇、现《安徽文学》主编倪和平以及本县作家孔祥彪叶全新夫妇同游浮山。当时,他们在浮山庙中各求签一支。永生的签文是:时运尚未通,新舟未遇风。暂治何须急,斜阳满帆红。当时,看了签文的叶全新女士说:永生你别急,你晚景好。没想到,还真被她说着了。永生的晚景确实是越来越好了:先是《杜牧外传》顺利出版问世,反响很好;接着,《李白外传》又顺利通过出版社选题;即将完稿的《父子皇帝》是唐史系列长篇的收官之作,选题独特,已被多位出版界人士看好。依我的预测,永生先生的这部《父子皇帝》,在当代众多的历史小说中将掀起一个小小的波澜,说不定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因为参与了《李白外传》的校对工作,我有幸对永生这部长篇新作先睹为快。在我看来,这部长篇的亮点是,力求真实地还原一位大诗人在现实生活中历尽坎坷的一生。李白的一生,怀才不遇,四处碰壁,颠沛流离,壮志难酬,唯有借酒消愁。李白的经历,是千百年来文人命运的历史写照。永生椽笔写来,是写李白,还是写自己,亦或是写古往今来千千万万的文人?

 

    永生笔名寒雨。这是先生对自己困顿一生的自嘲。劫波度尽,捷报传来,寒雨会化着温暖的热泪。我相信一定会有这么一天,因为,我们从未放弃。

 

---------------------------

 

吴永生长篇小说《父子皇帝》序

沈天鸿

 

    不知老之已至的吴永生,3年内接连写出由三部长篇小说构成的“唐史三部曲”:20115月出版的《杜牧外传》、20124月出版的《李白外传》,和已经进入出版程序,急等我写序的这本《父子皇帝》。而且前两本发行得很好,出版社和作者皆大欢喜。他不怕写长篇,我却怕写序——前两本的序都是我写的,现在又要写第三篇,让我暗自庆幸只有“三部曲”的说法。

 

虽然都是历史小说,但《父子皇帝》与前两部不同,《杜牧外传》、《李白外传》都是个人史,《父子皇帝》则是国家史、社会史,并且是从封建国家结构的权力最高点皇帝来写的。而以皇帝为政治历史性小说的主要人物,小说的结构就势必是宝塔和蛛网相结合的结构(“宝塔和蛛网相结合的结构”这一术语是我杜撰的)。虽然写个人可以并且应该以个人折射其所处的历史时期,但与以君臣——宝塔和蛛网相结合的结构直接写历史(即直接描写其时的国家与社会以及各种人),难度是要小得多的。据我所知,以君臣——宝塔和蛛网相结合的结构直接写历史对于永生是第一次,但永生写得似乎驾轻就熟,真的要对他刮目相看了。

 

历来对历史小说的定义是:历史小说以历史人物和事件为题材,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的生活面貌;长篇作品则可以展示某一时期的生活面貌和历史发展的趋势。这类作品所描写的主要人物和事件都有历史根据,但容许适当的虚构。但近些年来随着历史电视剧的“戏说”成风,小说也出现了有历史人物名字而无历史真实性的所谓“历史小说”。戏说可以随心所欲地编故事,自然是写起来畅快淋漓,但离历史也就十分遥远了。永生是严肃的,认真的,创作以历史为依据,为写作《父子皇帝》唐玄宗唐肃宗,他做了大量的阅读有关史籍的准备工作。因此,《父子皇帝》是以忠实于历史事实和逼真的细节等手段,艺术地再现那段历史和社会概况的小说。当然,作为小说,它不同于历史著作,它有细节的虚构,有对事件的艺术夸张和必要的集中,有虚构的小人物同历史人物的混合,并且有小说所必须有的对人性的描写和揭示。总之,忠实于历史事实和艺术的创造,使得《父子皇帝》历史知识和启示性兼而有之。

 

在叙事风格上,《父子皇帝》也与前两部不同。前两部大概因为是写诗人杜牧、李白,而具有相应的诗的飘逸或凝重,相对散文化。《父子皇帝》则突出了小说的本来性质,即:说。是在说故事,说人物,说历史。亦即直接叙事。

 

直接叙事的作品,要吸引人就得经营好所叙的故事。故事吸引人的方法很多,但离不开的是戏剧性。《父子皇帝》以韦后弑君,欲效法武后做女皇,李隆基面对危局力挽狂澜开篇,就深得戏剧性之秘辛。

 

再一点是在书写历史和历史人物时,没有忽略经营故事的重要性的《父子皇帝》,也没有忽略人性的重要性。突出人性内涵,注重历史中个人命运和心灵的历史,才能使所写的历史故事不仅仅是历史书中的历史,也才能使属于文学的小说真正成为小说。过去的说书人流泪,是替古人的命运担忧,而现在的历史小说(不包括那些伪历史小说)的读者,关注的不再仅仅是古人的命运,要打动他们,必须有个体的甚至是多个个体的丰富而复杂并且具有个性的人性。《父子皇帝》在这方面用力颇多,书中的父子皇帝及其他人等,因此避免了类型化的脸谱,甚至有时会让人觉得,皇帝也本是个血肉凡人。

 

显而易见,《父子皇帝》的人物及其个性、人性是在错综复杂并且残酷的权力斗争中显示的——美国剧作家奥尼尔曾经说过,唯一值得写的主题,是人类在其光荣的、自我毁灭的斗争中的永恒的悲剧。唐玄宗虽然贵为皇帝,虽然他是创造了大唐盛世的皇帝,他的命运也仍然是悲剧。《父子皇帝》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这种斗争为什么是“光荣的、自我毁灭的”,为什么是永恒的悲剧,这就是每一个卷入斗争的人,都是被隐藏在他们后面的力量推动,不得不卷入,虽然有时看起来似乎是他们主动卷入。

 

附带说一下:《父子皇帝》这部小说写的其实不止两个皇帝,它描写了公元710年至762年唐王朝的五位皇帝。五十二年五位皇帝,其中一位是创造了唐之盛世的唐玄宗,由此可知的确有精彩可看,而且也可见出作家选材的眼力。

 

真诚地祝贺永生完成了三部长篇小说构成的“唐史三部曲”。这是一个大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