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寺院的墙是用板筑泥法筑成的,表面抹着草泥的墙皮。大殿中央是塔柱,培柱须弥座高1.1米,座上面开龛,龛内泥塑的佛像已被风沙剥露出草作的骨架,龛、象上演的彩画已经剥落尽了。殿左右至院墙之间是用板筑泥墙隔成若干小室。院中有对峙的两个方形土台基。是钟楼和鼓楼的遗址。主殿前面有一口并。寺内散布着许多瓦片。根据建筑特征和残存的泥塑佛像分析,约为南北朝时期的建筑,局部地方经过后代重修。城北还有一组壮观的塔群, 可能是安葬历代高僧的塔林。中央是一座金刚宝座大塔, 上部原有塑像,现已无存;四角25一个小塔.排列成纵横各5的方阵,总计101个。
故城中大道的东区建筑面积约78000 平方米,现在建筑分布很稀疏,而且多是在生土台侧面作成窑洞,残存的板筑也很少。据说是古城附近的农民过去取土肥田所致,这一带比城中其它地方破坏的严重。在大道的东倒南部有一处形型特殊的宅院,占地三千多平方米,地下地上的双层建筑,有宽大的阶梯通道可以上下,在宽厚高大的围墙外面是城内唯一的一处广场,在天井院北部有一个窑洞,长约30多米,向西转折通到围墙里西部的建筑中,西部的建筑破坏严重。这所建筑的布置显然不是一般民居或寺院,这种样式在交河城中是唯一的。根据考察分析,这个宅院应系唐代一次建成,可能是安西都护府的治所,后为天山县的官署衙门。故城的西区分布有许多手工业的作坊,发现的几处陶宏遗址膛壁,经烈火焚烧,已完全变色。
从交河故城清晰的街道中可以看出街道也就是路沟,因为街道分割开的若干小建筑区都是夺地起凸法建墙的。大街两旁尽是高厚的围墙,临街不见一个门窗。每一个小建筑区都象一个坊,各坊中靠着坊墙,迎着街巷交口的地方都有一个高台,台上的建筑都很残破了,这些可能都是“街铺”, 驻“守捉”、“官健”以备巡警望火的地方。纵横连接的街道把建筑群分成若干小区,颇似内地宋代以前城市的坊曲。这种建筑布局足以说明,交河城在唐代曾经进行过一次有规划的重修改建.而唐代以前旧城痕迹则早已面目全非了。交河城址的这种现象反映了中原城制的影响,也反映了地区经济的影响。
交河故城尽管经历了2000多年的风风雨雨,但是由于当地气候极为干燥,城遗址又远离水源,无法开垦耕种,因而城内的这些官署衙门、寺院佛塔、坊曲街道等建筑遗址得以完好地保存下来。如今游人到此,仍可以走街串巷,穿堂入室。19世纪以来,不少外国探险家到这里探险,中国考古学家黄文弼也曾多次来此考察。已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如今,这座首屈一指的故城遗址,已成为国内外游人向往的游览胜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