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吴氏网独家专稿:探访庆元吴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徐闻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12/28 11:18:10  文章录入:gohwu  责任编辑:gohwu
 

【华夏吴氏网独家专稿】曾听说浙江省有一个县,吴姓人口占全县人口的三分之一。哇!三个人中就有一个吴姓人,稀奇!好奇的我,不禁萌发出探访的兴趣。2013年岁末,我终于如愿以偿。


藏在深闺人未识

隆冬的清晨,天气寒冷,大地笼罩在茫茫浓雾之中。汽车在蜿蜒曲折的山间公路中缓慢前行。随着太阳的升起,浓雾逐渐散去。公路两旁,收割后的稻田空空荡荡。远处,重山叠峦,树茂林密;近旁,霜重如雪,薄冰如镜。不时路过的村庄,溪水潺潺,炊烟袅袅,竹枝摇曳,一片井然。当我看到公路两旁的田地里,一片片黑色的草棚屋、一畦畦白色的培养基时。它告诉我,进入了庆元县地界了。坐了整整五个小时的汽车,中午时分到了庆元县城。

庆元位于浙江省西南部与福建省毗邻的山区。南北长49公里,东西宽67公里,土地面积1898平方公里。全县最低海拔高度都有240米,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城。县内海拔1500米以上的山峰有22座,横亘东、北部的洞宫山脉主峰百山祖海拔1856.7米,为浙江省第二高峰。庆元属浙江省丽水市管辖,总人口约21万人。

庆元有四个“全国第一”:一是“中国生态环境第一县”,据国家环境监测总站的测评,全国各地生态环境质量指数BOI排名,庆元县名列第一。二是“中国木拱廊桥第一县”。庆元的木拱廊桥,不仅数量多,建桥历史也最早,历经千百年的风雨沧桑,如今完好保存的木拱廊桥仍有18座。为此,庆元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木拱廊桥之乡”,县里还建立了“中国廊桥博物馆”,这在全国是第一家,也仅此一家。三是“中国香菇生产第一县”,庆元是世界上人

工栽培香菇的发祥地,早在南宋年间,先祖泰伯的第80世孙吴三公发明了香菇的栽培技术,从此缔造了灿烂的香菇文化。该县还建立了“中国香菇博物馆”,以传承和推广香菇生产的技术与文化。四是吴姓人口占全县人口比例在全国第一。 

庆元地处偏僻山区,过去由于交通不便,去庆元的人很少,也长期不为人知。随着丽南(浙江丽水至福建南平)高速公路的通车,衢宁(浙江衢州至福建宁德)高铁的规划,庆元的交通逐步走向便捷。今年九月,庆元吴氏派代表参加菲律宾世吴恳亲大会和福建晋江中华吴氏恳亲大会,再加之网络信息的传播,《月山毓秀》的宣传,庆元吴氏将走出山区、走出浙江、走出全国,越来越被海内外吴氏宗亲关注和重视。

  

名符其实的吴氏县

北宋乾宁二年(公元895年),泰伯公第70世孙吴畦、吴炜兄弟俩,为避免战乱,从浙江平阳迁到芝田白岩村(今丽水)居住,天复三年(公元903年)再迁到庆元定居,此后人丁兴旺,繁衍至全县各地。目前已传到110代,是庆元县第一大姓。

庆元县吴氏人口约7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有的乡90%以上人口姓吴,98%以上姓吴的村庄也有好几个,真是名符其实的吴氏县。吴姓在庆元县不仅人口多,对庆元的发展贡献也大。庆元县城所在地松源镇,就是吴氏族人最早从外地迁来的定居地,是吴氏族人最早开发出来的。不仅如此,吴氏族人是庆元历史的开拓者、庆元文化和著名庆元方言的奠基者。在宋朝250年的历史中,庆元县吴氏族人考中进士者,百余人之多,仅大济村就有26名进士,故该村号称“进士村”。直到近代,吴姓族人从政经商者,比比皆是,在庆元成了名门望族,他们为庆元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庆元县举水乡月山村,是吴姓族人聚居之地,全村1500多人中,吴姓人口占98%以上,这里山清水秀,人才辈出。古人曾赞叹:“半月烟居半月山,松篁蔭翳抱车环”。该村有如龙桥(全县建设年代最早的木拱廊桥)、来凤桥、步蟾桥、白云桥等数个历史悠久的廊桥,还有吴文简祠、马氏行宫、复止亭、荐元塔、云泉寺、冰臼等文化古迹和独特的地质地貌。该村自北宋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始祖吴诩从松源迁来此地后,生生不息、繁衍至今。吴姓族人在月山村,秉承耕读为本、诗书传家之古训,文韬武略,人才辈出。数百年来,文登仕宦,武赴疆场者,络绎不绝。近代,从政经商者更是崭露头角,也使月山村吴姓族人声名远播,荣耀百年。与山川齐名,与日月同辉。

为把举水乡月山村吴姓族人兴衰变迁的历史、叱咤风云的人物、色彩斑斓的景观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展现在世人面前,月山村吴德生宗亲,在庆元吴姓领导和宗亲们旳支持与帮助下,从2011年起,收集散落在各村的吴氏族谱和资料,费尽三年多心血,在浩瀚详实的史料中,整理出一本图文并茂的文史史料集《月山毓秀》。该书约10万字,其中人物图像由庆元籍青年画家黄伟所绘。此书详尽地反映了举水月山的地域文化和人文景观,详尽地论述了吴氏历代族人的历史与功绩。同时,他们还摄制了一部近半个小时的纪录片《月山如此多娇》,

更是实景实物地介绍月山的风景、文物、古迹,碑刻、人物、文化,内容丰富,图像清晰,解说词精彩简洁,生动感人。以村著书,以村制片,又是“全国第一”。

 

庆元吴氏在前进

   中午,庆元吴氏宗亲用各种食用菌做出的美味佳肴和当地特有的红酒(-种类似绍兴黄酒的红色米酒)招待我,使我红光满面,精神抖擞,消除了长途跋涉的旅途劳累。

午后,我们乘车离开县城,看了濛州廊桥和其他廊桥后,前往西洋殿。汽车在群山中穿行,头上艳阳高照,大地回暖;天空碧蓝,白云如棉;两旁青山翠绿,山风习习;山下溪水汩汩,清澈见底。好山,好水,好天气,多美的环境啊!这真是个天然氧吧,让人陶醉!我真愿在这里“氧”一辈子。

兰溪桥头的山边,是西洋殿,这里供奉着“菇神”吴三公的塑像。殿内建筑保护得很好,香火旺盛。据介绍,这里每年举行祭拜,世界各地都有人来此参观,朝拜这位香菇鼻祖。1988年在香港召开的第八届国际应用微生物会议上,大家一致公认吴三公为香菇栽培创始人,是世界香菇栽培旳的始祖。

时至今日,庆元人把香菇产业做得很大,食用菌生产是该县的主要产业,年产量达14000多吨,种植范围广、销售产量高、经济效益好。县里建起了全国最大的香菇集散市场。慕名而来的各路商贾,云集此地,将庆元的香菇销往海内外各地。

在庆元几位宗亲的陪同下,我参观了食用菌生产的企业——百兴食品。这是一个吴其耀任董事长的全产业链菌菇食品企业,也是庆元县最大的食用菌生产企业和食用菌优秀代表企业。吴其耀告诉我:他原来在县里财政部门工作,1996年下海,创办食品企业。也许是他的勤奋、智慧,也许是他从事财会工作的特殊技能,企业红红火火,发展很快,还在丽水办了一个厂,创建了一个研发中心,聘用一批誉为“当代吴三公 的食用菌专家吴克甸等技朮人员,进行新产品研发。现在的产品有20个品种,年销售额达到1.5亿元。他的口号是“专心做菇”,这四个字不仅镌刻在墙上,更落实在行动上。他不仅在农村田间有种植食用菌基地,还将食用菌生产走进厂房,做到工厂化、科学化、规模化,创造性发展了吴三公发明的香菇生产技术,使食用菌生产和应用实现了新的飞跃。

 

庆元县的木竹资源很丰富,木竹制品的企业也很多,其中不乏吴氏宗族管理的企业,如天竹工贸有限公司。他们都善于利用大自然赐予人们的资源,开发出适合现代人们生活的各种竹木制品,不仅满足了社会的需求,同时推动了庆元经济的发展。

目前,庆元县的吴氏宗亲们正在筹备建立宗亲联谊组织,为宗亲间的文化研究、感情联络、成果交流搭建一个平台。同时,与外面联络、沟通的渠道正在拓展。

我高兴地看到,庆元吴氏与全国吴氏宗亲们一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一起迈步向前!【徐闻20131224写于上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