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存较好的十大古村(下)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程三镜  文章来源:骑牛人的博客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12/13 16:43:06  文章录入:吴卫东  责任编辑:gohwu
 

No.6 诸葛村——传统民居古建筑的富金矿,九宫八卦阵图式内涵古村


    【古村历史】
    浙江省兰溪市诸葛村是三国时期蜀汉名相诸葛亮后裔的聚居地,坐落在兰溪市高隆之西。诸葛村中现居有诸葛亮后裔近4000人,为全国诸葛亮后裔最大聚居地。199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宋末,承载嫡裔、诸葛亮第25世孙诸葛梦漕由南塘水阁迁居高隆(即今诸葛村),已历700多年。明清两代,此地经济发达,人文璀璨,逐渐成为诸葛氏后裔联络的枢纽,地名高隆逐渐被姓氏称谓所替代,成为今天的诸葛镇诸葛村。
    诸葛村历700多年科第不绝,加之中药业常盛不衰,因而财力相当雄厚,当年建房规格极高。明末清初,诸葛村就号称有18座厅堂、18口池塘和18口水井。至今尚有50余座明清古建筑保存下来,绝大多数雕梁画栋,工艺精湛。据国家文物局专家组、省考古研究所专家实地考察,认为象诸葛村这样规模大、年代早、数量多,结构精致,布局合理,保存完整的古建筑群,国内罕见,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   
    【古村古迹】
    1、古村布局
    诸葛村村落布局十分奇巧罕见,高低错落有致,气势雄伟壮观,结构精巧别致,空中轮廓优美,是南宋末年诸葛亮二十世孙诸葛大狮公迁居此地后,为纪念先祖诸葛亮而按九宫八卦阵图式精心设计构建的。
    位于诸葛村九宫八卦图中心的钟池,一半水塘一半陆地,两面各设一口水井,形成极具象征意义的鱼形太极图。钟池周围构筑的八条弄堂向四周辐射,使村中的所有民居自然归入坎、艮、震、巽、离、坤、兑、乾八个部位。更为神秘的是村外八座小山环抱诸葛村,构成天然的外八卦阵形。当游客步入村中纵横交错的古巷时,大有似连非连、半通不通、曲折玄妙之感。置身其中,更加感悟到杜甫的“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的内涵。
    2、传统民居
    诸葛村被国家文物局专家组称为“传统民居古建筑的富金矿”。现存有209座明清民宅建筑,“青砖小瓦马头墙,肥梁胖柱小闺房”,结构之精、布局之奇,令人叹为观止。建筑类型上的楼上厅和前厅后堂楼,在全国范围内都属少见。明清时期有18座厅、18座堂、18口井及8条主巷。保存完好的11座堂有:大公堂、丞相祠堂、崇信堂、崇礼堂、雍睦堂、大经堂、崇行堂、春晖堂、文与堂、燕贻堂和敦复堂。
    据历史记载,诸葛村整体结构是诸葛亮第27代裔诸葛大师按九宫八卦设计布局的,整个村落以钟池为核心,八条小巷向外辐射,形成内八卦,更为神奇的村外八座小山环抱整个村落,构成外八卦;村内以明、清建筑为主,现有保存完整的明清古民居及厅堂有200多处。虽历经数百年,但村落九宫八卦的格局一直未变,其“青砖、灰瓦、马头墙、肥梁、胖柱、小闺房”的建筑风格,成为中国古村落、古民居的典范。199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村落格局按九宫八卦图式而建,整体布局以村中钟池为中心,全村房屋呈放射性排列,向外延伸八条弄堂,将全村分为八块。村内弄堂似通非通,似连非连,曲折玄妙。
    3、“八阵图”
    该村处于8座连成弧形的小山包围之中,地势隐蔽。始建者全面规划、精心布局,以一个池塘为中心,村道呈放射状,四周拱卫着大公堂、怀德堂、崇信堂、丞相祠堂等楼宇建筑,组成了一个宏伟机巧的“九宫八卦”图形的迷宫式建筑群,正好与文献上记载的“八阵图”相吻合,有很强的防卫功能与观赏价值。据传盗贼进村会因巷道交错复杂、难觅出路而被获。抗战时期,日军从岗下大道经过,由于四面环山,茂林修竹,未能发现这一繁华村落,从而免受劫掠之灾。
    村中心池塘与地面型如阴阳鱼图形,在两个阴阳鱼中有两口井,这就行成了一个内八卦;而村外有八座小山形成一个外八卦,加上村中的建筑与小河刚好形成一个“八阵图”。
    4、大公堂
    诸葛村古建筑以建于明正统年间的大公堂和建于万历年间的丞相祠堂为中心。大公堂是诸葛武侯纪念堂,始建于明代,迄今已历500多年,前后五进,建筑面积近700平方米,门庭飞阁重檐,高达10米。正门有“敕旌尚义之门”横匾,顶层有盘龙“圣旨”立匾一方。门前有钟池。以此为核心,众多民居建筑分八条小巷向外辐射分布。与《诸葛氏宗谱》所载的族居图对照,可以明显看出建筑分布呈九宫八卦形。研究者认为这是村落的创始者们对其先祖八阵图的有意模仿和演绎。
    5、丞相祠堂
    丞相祠堂始建于明万历年间,迄今已历400余年。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高十米,建在1米高的台基上,是诸葛氏族祭祀的场所。为了谐音“松柏同春”,中庭选用了4根直径约50cm的松木,柏木,桐木,椿木做成4大金柱。整个祠堂翼角高翘,木剑雕刻十分精美。祠堂坐西朝东,前临半月形池塘,背负山丘,是三进带厢房的回字形建筑。祠堂四周廊柱皆为青石方柱,共36根,有石雕栏杆,造型别致。正中是中庭,为歇山顶明间中缝内四界带前后廊式建筑,翘角高耸,极其壮观,是专供祭祀祖先的场所。后进地势高耸,从两厢拾级而上,钟楼鼓楼分列两旁,中设武侯公灵位,两侧分列忠孝义烈与乡先贤达之位。总面积1400平方米,有房屋52间,至今保存完好。此外,尚有鳞次栉比的数十座明清民居建筑。所有这些,都已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村典故】
    传统中药美名的来源:
    宋末元初以来,诸葛村以传统的中药业,使兰溪与浙江慈溪、安徽绩溪合称“三溪”,称雄江南中药市场七百多年。据1947年版《诸葛氏宗谱》祝谏序载:“吾兰药业以陑西为著名,陑西药业又以诸葛为独占。以余闻之,有清中叶苏州之‘文成',咸同间如皋之‘实裕',具有声于时。除杭州胡氏‘庆余'、叶氏‘种德'外,当首屈一指……诸葛氏设‘祥源庄'于沪上,南则广州、香港,北则津沽、牛庄,运输贸易半中国。即就兰而论,‘天一'药肆,驰名浙东,历百余年生理勿衰。”据1947年统计,诸葛村人氏在江南各省、市、县、镇独资经营的中药行、店达200多家,占兰溪人开设的中药行、店半数以上。诸葛村,人人习药成风;伤风咳嗽,妇妪皆知用药;三尺之童,多能背诵《药性赋》。《本草纲目》、《医宗金鉴》等医药典籍,几乎无室不有。清咸丰之后,村中男丁经营药业者占半数,或开药店,或创药行,或当老板,或做药工,或挂牌行医,和衷共济,因袭相传。村中从业四代以上的中药世家达17户。诸葛氏经营中药业,咸以"道地药材","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相标榜,十分重视本店声誉与商业道德。当年兰溪"天一堂"精制全鹿丸,将要宰杀之鹿,事先陈设三天,当众游街宰杀,所以人人信服。“天一堂”监制的诸葛行军散、卧龙丹,皆按相传是诸葛亮认定的古方配制而成,疗效显著,为家藏救急的必备良药,与杭州胡庆余堂的辟瘟丹相媲美,至今畅销不衰。自明、清以来,北上京、津,南达闽、广,远至港、台,均有诸葛氏子孙开设的中药行店和药商往来。
    【民族文化风俗】
    祭祖,相传农历四月十四日为诸葛亮诞辰,为纪念先祖,每年在大公堂和丞相祠堂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并延班演戏,届时家家挂灯结彩,宾客盈门,远近商贩前来赶集。自明嘉靖七年(1528)《敕赐忠武侯庙规祭文祭品》发布始,定于诸葛亮忌辰农历八月二十八日举行祭祖。 
 
No.7 爨底下村——保留完整、构思巧妙、结构严谨、等级严格的北方山村四合院古村


    【古村历史】
    爨底下村位于北京西郊门头沟区斋堂镇西北狭谷中部,别名川底下村,实名爨底下。因在明代“爨里安口”(当地人称爨头)下方得名。
    爨底下村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现保存着500间70余套明清时代的四合院民居,是我国首次发现保留比较完整的山村古建筑群,布局合理,结构严谨,颇具特色,门楼等级严格,门墩雕刻精美,砖雕影壁独具匠心,壁画楹联比比皆示。爨底下村属清水河流域,绿树成荫,村后1.2公里处,有古道“一线天”。这里至今居住的依旧是清一色的韩氏家族。“爨”原意有灶的意思,当年在建这个山村时,主人为其取名“爨底下”,意为躲避严寒,或许有避难之意,观景寓意,让人大有世外桃源之感。   
    爨底下是国家3A级景区,2001年被列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村还是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古村古迹】
    1、民居布局
    坐落在山谷北侧的缓坡上,坐北朝南,占地约1公顷,存院落74个,689间房。一条街道将村落分为上下两部分。民居以村北的山包为轴心,呈扇面形向下延展。古民居以清代四合院为主体,基本由正房、倒座和左右厢房围合而成,部分设有耳房、罩房。主要分为山地四合院、双店式四合院及店铺式四合院。
    四合院的附属建筑主要有门外影壁、门内影壁、门楼、拴马桩、上马石、荆芭棚等。民居装饰有砖雕、石雕、木雕、字画等,雕刻装饰多以象征吉祥的花卉、鸟兽为主,如喜鹊、蝙蝠、牡丹、荷花、莲蓬等,装饰的主要部位集中于建筑的屋脊、檐口、墙腿口、门墩石、门窗、门簪、门罩、墙壁及影壁等处。受家庭地位、经济条件等的限制,其装饰部位、内容及精致程度等均有差异。庙宇建筑主要有关帝庙(大庙)、娘娘庙及五道庙等。广亮院,村民称其为“楼儿上”,为川底下地势最高、居中轴线的宅院。建于清代早期,在清晚期及民国时期有过不同程度的修缮。院内北高南低,相差约5米。南北二进,院落分东、中、西三路,即三个相对独立的院,构成一个大四合院,共有房45间,院外有围墙。东路前院正房、中路院正房及西过厅仅存墙体或地基,其他建筑主体完好。
    全村结构严谨,错落有致四合院整体精良,布局合理,建筑风格既有江南水乡窗、楼、室等细节、局部处理上的风韵,又有北方高宅大院恢弘整体的气势。石墙山路、门楼院落、影壁花墙,仍能看出当年的精工细作,砖雕、石雕、木雕蕴育着古老的民族文化。灰瓦飞檐、石垒的院墙凝重厚实中透着威严、恬淡平和中积淀着深厚的文化,被称为“京西的布达拉宫”。
    整体精良。北方大部分村庄,地主老财的宅院特别好,而贫下中农的房屋却很差,形成很大反差,而爨底下村由于在历史上曾经有过辉煌,尤其清后期有闻名京西的大财主及远近知名的八大家,有钱的人多,没钱的人少,故而每家都盖起青砖灰瓦四合院,三合院,可谓:整体精良。
    高低错落。爨底下村坐北朝南,建于缓坡之上,层层升高,依山而建,依势而就使每家采光、通风、观景视觉都具最佳效果,充分体现人与建筑,建筑与环境的完美结合。
    构思巧妙。爨底下街道、胡同多用青石、灰石、紫石板铺路,质地坚固而漂亮,雨过天晴各色石板映射出迷人之彩。而院内多用方砖铺地,夏天不热,冬天不凉,走路不滑,还可调解院内湿度。地下则建地窖用以储存蔬菜、果品,因可用气孔、窖盖儿调解温度,罗卜、土豆等能储存数月。地面上,镶嵌外方内中央有圆洞的六个石窝,,到秋季,六个等距离对称的石窝内树起六根带叉木桩,搭放荆芭,上晒粮食,下可行人。粮食晒干下棚,将木桩拔掉,既方便又漂亮,可谓:构思巧妙。
    丰富的文化遗存。明代老村遗址、清代民居、壁画、捷报、二战时期被日军烧毁房屋的废墟、抗日哨所遗址、五十年代的标语、六十年代的标语、七十年代的标语、古碾、古磨、古井、古庙使人们感悟历史,感悟苍桑,信步其中,如品陈年老酒。
    2、四合院
    爨底下的四合院与京城四合院相比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等地方。
    正房多大,厢房多大,门楼开在那边,中轴线在哪儿,完全靠风水学所规范。它讲究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其建筑思想相同。在工艺上也讲究干磨细摆,磨砖对缝。不同之处是,东西厢房向院中央缩进,减少占地面积,二进院中,内宅与外宅的中轴线上,不建垂花门,而建三间五檩的穿堂屋,以提高土地利用率。穿堂屋东侧开二门,大门开在前院东南角。雨水从大门左侧地洞排出。
    爨底下的四合院的正房、倒座房大部分为四梁八柱,厢房为三梁六柱。墙体四角硬,房顶双坡硬山清水脊,房脊两端起蝎子尾,下置花草盘子,板瓦石望板或木望板,房内设土炕、地炉,方砖铺地,条砖墙裙。门和窗的窗棂多富于变化:工字锦、灯笼锦、大方格、龟背锦、满天星、一马三箭、和斜插棂字等。地基四周全用条石砌成,房两侧墙腿下有迎风盖板,其石雕花纹繁多而不雷同,有大方格、斜方格、水波纹或花卉吉语等。
    3、影壁
    爨底下四合院前院东厢房的南山墙,后院东厢房的南山墙建座山影壁。上有帽,中有心,下有座三部分。帽上雕有寿桃,万字锦,檐头瓦当或虎头,或福字,磨砖假椽头或圆或方,精雕梅花,以取万事美好之意,心外角雕有四时花卉,内角雕云花,中心为置或雕“鸿禧”或书“福”字,而“福”字左上点为蝙蝠造型,下为梅花鹿头造型,而右侧为寿星造型,寓意福、禄、寿。更有在福、禄、寿上布有梅花,以其梅花五瓣状示五福临门,实为绝妙之极。用料考究,做工精细装饰华美的影壁其主要功能是显豪富、壮观瞻、避邪气、迎吉祥。
    4、门楼
    爨底下门楼大部分建在四合院东南角,也就是沿中轴线横向东移,寓发横财。同时也符合左青龙,右白虎的风水思想。而建于街南的四合院门楼建西北角。屋宇式门楼居多,歇山起脊,板瓦石望板或木望板,脊两端起蝎子尾,下置花草盘子,磨砖对缝四角硬,前有前门罩,后有后门罩,或硬木透雕荷花、牡丹,或装窗棂卡花,门额之上有圆形或多边形门簪,上雕迎祥吉语。门槛下置门枕石,外起石墩,雕有吉语、花卉、瑞兽。门上装铜制或铁制门钹,配门环,钌铞,门楼四角下有迎风盖板,上有戗檐博逢富丽而壮观。
    【古村典故】
    爨底下村村名的由来:
    这与村民的原居地有关。这里最初的居民很可能是从山西夏县爨村迁来。史载:明初洪武、永乐年间,先后18次自山西向外移民,其中“徙山西民无田者实北平”即达7次之多。尤其是明成祖朱棣通过“靖难之役”夺得皇位后,又迁都北京,在位21年,从山西移民8次,其中有6次移往北京,且主要采取军事屯垦的方式,动辄万户、数万户。屯垦的农民以地设营。今天京郊大兴、顺义一带的“蒲州营”、“降州营”、“红铜(洪洞)营”、“夏县营”、“稷山营”、“河津营”、“霍州营”等都是当年山西移民军屯留下来的地名。“爨里安口”的村民正是在这次军垦移民大潮中来到京郊的。
    这里地处京西古道,村子以“口”命名(古北口、喜烽口、南口、杀虎口、张家口一样),表明它曾是个军旅要塞。然而,千里移徙故土难忘,村民们仍然袭用了山西原居地村名的“爨”字,并把它镌刻在村边的石崖上,以作纪念。据介绍,该村原址在沟底,故“爨里安”实际就是“爨底下”的意思。可能最初是山西移民用家乡口语起了“爨里安”这个村名,后来时间长了人们嫌这三个字难写,于是将“爨”字简化,改用北京人的说法,写成了“川底下”。 
    此外,从这里四合院建筑来看,也与晋南夏县一带乡村建筑风格相同。夏县爨村位于今县城东2公里处,据《战国策·魏策》记载,爨襄为魏惠王时一员大将。爨襄之封地就在魏故都安邑(今夏县禹王城)附近。爨襄被称作史书有记载的爨姓第一人。“爨村”传说即是由爨襄所封而得名,当地现简化写作“全村”。
    那么,京郊“爨里安口”村为何没有爨姓人家呢?这就要从爨氏早期的迁徙说起。据史载,河东安邑爨氏作为氏族,后迁于云南,继而演变为部族,与其统辖之少数民族白族、彝族先民融合,统称为“爨人”,且分为“东爨”、“西爨”。由于爨氏汉晋之际已举族南迁,故夏县爨村很早就没有爨姓人家。明初徙往京郊“爨里安口”村当然就更没有爨姓人家了。这就是今天“川底下村”及该村无爨姓的由来。
    【民族文化风俗】
    荆蒿子:
  荆蒿子属落叶灌木,叶子有长柄掌状分裂,花小紫兰色。它不在乎土质肥瘦,在山上、坡上、沟里,春发芽,夏开花,秋结籽,年复一年。荆蒿子生命力极强,头年被砍掉,第二年又能长到三四尺高,称其为荆条,是编篓、编筐、编笼驮、编荆笆、编粮囤子的上好材料,盖房子时可用来串连椽子。用带叶的荆梢挽成小团儿,晒干后可用来熏蚊子,其味清香。荆蒿子的嫩枝条与荆叶,沤在水坑中,覆上土,可沤出上好的肥料。荆蒿籽可作牲口饲料,经炒制也可用作肥料。荆梢子也是煤矿生产材料,煤矿巷道中立上坑木,别上杈木后,还要别入荆梢子。荆花的用途最具价值,每年夏至后,荆花蜜是最大也是最好的蜜源,养蜂户每年的收入高低都取决于荆花蜜期的好坏。
  爨底下村每家的坟头上都栽有荆蒿子。人故去下葬后,必须刨一棵荆蒿子,栽在坟头上,这是因为荆蒿子非常容易成活,更重要的是取其谐音,“净好子”,祀盼后代儿孙成器成材。尽管坟头上都栽上了“净好子”,可是还有“败家子”出现。由此看来美好愿望与现实总是有差距。
  北不挖土,南不砍柴:
  爨底下村座北朝南,建于缓坡之上,村背后是老龙头山,龙头后十几米山势下垂恰似龙脖子,长有五六十米,再往后,山势逐高形成龙脊,龙脊两侧的梯田如龙鳞,唯独从龙头到龙脊之间的龙脖子全是黄土,爨底下村老辈人有一不成文的规矩,北不挖土(指龙脖子),南不砍柴,那时村民们都自觉遵守这一规矩。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离不开黄土,盖房子、垒墙用黄土,盘炕砌灶要用黄土,烧煤末也要掺入适量黄土,村民只好到两里之外的西港去背黄土。到了文革以后,人们“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凡用黄土都到龙脖子去挖、去背,几年功夫,就把龙脖子挖得坑坑洼洼,千疮百孔。
  爨底下村对面的南坡梁就像一个大屏风矗立于村前,山顶上一溜柏树,日月星辰,酷暑寒风,成为古村落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历史见证。山坡上长满茂密的乔木、灌木,有牛犁、青杠子、土床子,最多的是牛脚胡子,郁郁葱葱,花香叶绿。南不砍柴这一规定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数百年来这一座山上的山林呼风唤雨,调解气场,呵护着勤劳的山民,也被人们所关爱,山林和山民,相依相恋共渡时光。现如今,全社会都关注生态,保护环境,我们爨底下村的先辈们怎能说没有先见之明呢!
 
No.8 党家村——农商并重经济发达的小韩城,东方人类古代传统居住村寨的活化石


    【古村历史】
    党家村位于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西庄镇,建村距今有670年的历史,全村共有320户人家,1400余人,党家村的民居四合院为韩城民居的典型代表,党家村在清代因农商并重经济发达则又被称为“小韩城”。2001年6月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民居以明清四合院为主,现存完整四合院100余座,街道20多条,用条石或卵石铺就。村民绝大部分为党姓和贾姓。   
    元至顺二年(1331年),党族始祖党恕轩由本省原朝邑县逃荒播迁至此定居。恕轩娶邻村樊氏女为妻,生有四子,除四子君明赴甘肃河洲“屯田”未归外,长子君显为长门,次子君仁为二门,三子君义为三门。他们都人丁兴旺,绵延至今,已传25世。元末明初,贾族始祖贾伯通由山西洪洞迁居韩城,先栖居县城、贾村等处。其第五世贾连娶党姓女,生子贾璋。明朝嘉靖四年(1525年),贾璋以甥舅之亲定居党家村,兴家立业,他们仍奉伯通为始祖,也子孙繁衍至今,已传24世。从“辈分”说,贾姓第六世相当党姓第七世,相互兄弟相称,直到现在保持不乱。
    清朝前期,党家村党贾两姓分几处在豫鄂交界的唐、白河流域经商。由于能抓住时机,经营得法,都取得了很大成功。嘉庆、道光、咸丰三朝是党家村经济史上的黄金时代,据传往老家运送银两的镖驮络绎于道,号称“日进白银千两”。与此同步,党家村翻旧盖新,进入了一个持续百年的修建四合院高潮时期,一并筑起了祠堂、庙宇、文星阁等配套建筑。咸丰初年,村中集资筑建泌阳堡,同时建起了寨堡中几十座四合院。使村寨相通,连为一体。至此,党家村就以富有和住宅好闻名遐迩了。
    党家村在明清两代经济富裕之后,不仅大兴土木,也追求文化的提高,全村明清两代进士举人5名,秀才44名,几乎半数家户取得功名。
    党家村选址合理,村容如舟,房屋建造符合传统阴阳八卦之说,木、石、砖三雕俱全,有很高的研究鉴赏价值,而现存的古代题字及生活用品完整的展现了当时的生活文化氛围。党家村集古代中国文化、建筑之大成,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英国皇家建筑学会查理教授说道:“东方建筑文化在中国,中国民居建筑文化在韩城”。日本建筑学会农村计划委员会委员长工学博士青木正夫撰文:“我曾到过欧、亚、美、非四大洲十多个国家,从来没有见过布局如此紧凑,做工如此精细、风貌如此古朴典雅,文化气息如此浓厚历史悠久的保存完好的古代传统居民村寨。党家村是东方人类古代传统居住村寨的活化石。”现党家村被列入“国际传统民居研究项目”。
    【古村古迹】
    1、古村布局   
    现存四合院达成院123院,321座。党家村民居历史悠久,选址恰当,建筑精良,内涵丰富,有村有寨,群体保护完整,公用设施齐全,避难防御安全。村中有宝塔、祠堂、私塾、节孝碑、看家楼、暗道、哨门城楼、神庙、老池、古井、火药库等公共建筑和独特建筑。村中20多条巷道综合纵横贯通,主次分明,全部条石或卵石墁铺,古色古香,别具一格。每院一般占地260平方米左右,呈长方形,个别的是正方形,俗称“一颗印”。四合院由厅房,左右厢房、门房围成。厅房为头,厢房为双臂,门房为足,似人形,有喻意。厅房高大宽敞,前檐多为歇檐,为供祖和设宴之所,逢婚丧嫁娶,卸掉活动屏门,设席摆宴,显然发挥了厅房设施功能。门房和厢房为起居之室,长辈兄弟居有序。
    走进党家村,高大气派的,“走马门楼”列于巷道两侧,建筑装饰十分讲究,朴实精美,三雕俱全,是雕刻艺术荟萃。家门外有上马石、拴马桩、拴马环。门枕为方形或鼓式,均为石雕。有狮子门墩、鼓儿门墩、狮子鼓儿相结合的门墩,还有形体单纯的竖立双体线雕门墩。特别是狮子门墩,无论是粗犷简略或精雕细刻,都能将这一猛兽处理的形体生动,神态逼真。门楼两侧有美观的砖雕峙头,内容非常丰富,有琴棋书画、梅兰竹菊、鹿兔象马,虎牛麒麟以及几何图案、万字拐、八卦图等等,更为夺目的是门额题字,几乎家家都有,或木雕或砖刻,名家书写,相当讲究,成为书法艺术的展示。从内容上看,大致有炫宗耀祖、伦理道德、理想追求三类。大门内照墙多为砖雕,主题画面题材多样,有“鹿鹤同春”、“封(蜂)候(猴)挂印、“五福(蝠)捧寿”等等,有的则一个大“福”字或大“寿”字。院中家训砖雕,多在厅房歇檐两侧山墙上,内容多为道德修养之类,文化气氛浓厚,像这样把现实生活起居的空间拓展到了人们的精神世界,不仅有美化建筑空间,还具有跨时空对多代人进行教化的功能。这些建筑艺术,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是文学、道德、美学的融合,凝聚着一种潜在的乡村文化力量,是劳动人民在建筑装饰上创造的文明成果。
    村东南有文星阁风水塔,始建于清雍正三年(1725年),共六层六角形,塔高37.5米,塔的各层内部供奉的牌位和外观各层都有砖雕牌匾,从内容上看,可以得知党家村人是如何巧妙地借风水塔,表达了更多的人文内涵,寄托着"修身治家"的一种生活理想。
    2、看家楼
    村中的看家楼,砖砌方形三层阁式,高14.5米,登高了望全村四周,是防御设施的瞭望楼。仿木砖雕节孝碑楼,雕制精美,建造独特,是党家村砖雕代表作品。   
    3、特色建筑
    党家村四合院一般都是一个独立的院落,占地四分左右,虽有带后院、偏院的,但数量较少。上首的厅房和下首门房都将地基的横向基本占尽,两侧厢房嵌在二者之间,围在中间的院落比较狭窄。厅房门房前坡的大部分檐水,先要流入厢房山墙上用砖悬砌的。
    筒槽
    紧承着屋檐的水槽——俗称筒槽,再流泻下来。也有的筒槽是檩上架椽、筒瓦包沟结构,高度与砖结构的相同,但要宽得多。院中全部青砖铺墁。四面房子的背墙和厅房门房的山墙一起,构成院子的界墙。即使有人得到一块较大的房基地,也都是遵循这一格局,只是两院三院地并排修建而已。
    党家村四合院的厢房,绝大多数是两坡水。为节约地基,相邻院落间为厢房后坡檐水留的水道仅仅一尺来宽,檐水落地后直接排入巷道,或者拐入自家院中;有的甚而将两院厢房背墙筑得挨在一起,把水道修到墙顶上,后檐檐水由水道汇入筒槽后再分别下泻到自家院中。
    院门
    党家村四合院院门分墙门和走马门楼两类。墙门窄小朴素;走马门楼高大气派。门大多开在门房偏左或偏右的一间上,中门较少。据说,家里出了有“功名”的人,才能开中门,所以中门外面,往往竖有旗杆。但是,有“功名”的人家多数并不开中门。这里央有“堪舆家”所谓的“风水”问题,即中门直,易“泄气”,偏门曲,可“聚气”。就实用讲,中门面对巷道,路人可直窥堂奥,所以中门之内又设一道屏门,平时关闭,人走左右,有重要宾客,才开屏门迎送,而北京四合院的门,总开在门房右侧。
    北京四合院的建筑工艺比较集中地显示在通向内院的“垂花门”上,党家村则比较地集中在走马门楼上。走马门安在门房背墙内缩七八尺处,门外房下的空间称“外门道”。外门道上有阁楼,阁楼向外一面堆叠起来的枋木称为门楣,门楣有略施藻绘,也有全部透花饰以枫拱和垂花的。两侧下起墙裙,上与门框等高处,用做有纹线的花砖圈出两方很大的“框壁”,框中用砖做成各种图案。“框壁”外侧左右各有一根一半墙内一半墙外的通柱,柱下有石础,是逢年过节、红白喜事粘贴对联的地方。
    两柱外侧以及同列山墙,墙头都砌着宽约一尺的“螭头子”。“螭头子”呈弧形,支撑房檐,也起装饰作用。古书上把无角的龙叫“螭”。《辞海》“螭头”条:古代彝器,碑额,殿柱,殿阶及印章等上面所刻的花饰那么,它在这里是“借称”了。“螭头子”下部为座斗,建筑师恨不能把自己满腹巧思全用在这座斗上。座斗靠内一面与墙砌在一起,整体突出墙外,呈悬空状,雕刻的是外露的三面,
    门楼
    外露部分又分两层同上层多为透雕须弥座,下饰流苏,云头等形状。上层多为二级“斗”形构件,能刻六幅画面。年代较早的画面简单,如明朝,清朝前期的内容多为字,卦爻符号之类。后来发展为瓶炉三事,盆景瓶子插,琴棋书画,人物故事等。至乾隆年间,艺术上可说是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有人调查统计,党家村走马门楼的“螭头子”的样式有四十多种呢。
    门为黑色,配以红绿色门框。门上面为木质门匾,浮雕着诸如“耕读世家”,“安乐居”,“忠厚”,“文魁”,“登科”,“太史弟”之类的题字,白底黑字或蓝底金字,有的表白心志情趣,有的显示身份地位,书法刻工都十分讲究。匾下左右两个“管扇”头,雕成云头,莲花等样式,涂着金粉或银粉,点缀着门楼外观,增了不少色彩。门两边有“门墩石”,分方形,鼓形,兽形几类,方形,鼓形上也都雕有人物,禽兽,花卉等,形态生动逼真,临街有“上马石”,就近墙上安有“栓马环”,有的竖着“栓马桩”,为主人出入,宾客来往上爬乘骑骡马提供方便。因这几样设施,这种门楼才冠以“走马门”的大名。
    拴马桩
    门里房下空间称“内门道”内门道墙上,总筑有一个小神龛,用来供奉土地神。设在门房一侧的偏门式内门道迎面山墙上,都有青砖浮雕,有的是字有的是景。字以“福”,“寿”为多,只雕一字,两米见方。“福”字潇洒开放,“寿”字平和厚重,各自形态相同,当是出自昔日大手笔,辗转临摹而成。景则多以喜鹊,梅花及青松,仙鹤为题材,构图雕琢绝无雷同,皆取福庆长寿之意。
    节孝碑
    党家村的节孝碑就位于村子东哨门外大路北侧,此碑工艺卓而不群。青石基座上两丈多高的碑楼。楼顶悬山两面坡式,檐上筒瓦包沟、五脊六兽。脊为透雕,横脊中部耸有一尊圆雕,为1公尺高四面透风的两层小阁楼。檐下结构为仿木砖雕,层层叠起的斗拱擎着檩条,檩上架着方椽。斗拱下面是横额“巾帼芳型”,额框由游龙、麒麟、香炉等图案的透雕组成。额下雕刻尤为精美,总体栏杆形状,每两个立柱间为一画面,共四幅。碑楼墙面十分平整,“清水式”砖缝横竖中绳。墙砖比别处的要小,村中老辈人传说这是用锯截齐打磨平光后砌
    文星阁
    文星阁的塔身颇像《封神演义》中的托塔天王李靖手中之镇妖宝塔。登梯而上,仿佛“后人见前人履底,前人见后人顶,如画重累人矣”。一层门额题“文星阁”三字,阁内供奉着圣人孔子以及其10位高徒的牌位。二三四层分别供奉着颜渊、曾参、子思以及孟轲的牌位。五层供奉文昌帝的牌位。顶层供的则是一手拿笔,一手执卷,正在点元的魁星爷——文曲星的塑像。
    【古村典故】
    党氏祖先是怎样来的憖: 
    兵荒马乱,赤地千里。元朝至顺二年(1331年)的三月,青黄不接的难民们纷纷逃离朝邑家园,四处求生。逃荒人流中,有个叫党恕轩的壮汉,拉着饥饿多病的弟弟,在父母坟前跪拜一番之后,朝东北方向而来。兄弟俩沿路乞讨,饥肠辘辘,且人多争食,挤不到锅边。党恕轩领着弟弟继续向北走,过了合阳,来到百良塔旁,弟弟的肺病犯了,气喘难行,还出现阵咳,进而咳出了鲜血,瘫倒在地上。弟弟断了气,恕轩痛哭一场,寄埋了尸体,做了记号,自言自语地说:“弟弟,你暂安息吧。等哥哥发了家,一定搬你的尸骨,也建一座这样的塔!”
    党恕轩只身一人,朝韩城县而来。下芝川,过八仙镇,毓秀桥,上死牛坡,下寺庄河,看见东边沿河一片绿色,夕阳灿烂,无风无尘,空气清新,好一派川道田园美景!他不想再北上了,便顺河东下,来到了这泌水河谷的北土崖下的“东阳湾”(即今之党家村小坡崖,又称吉家崖)。当时,这东阳湾还没有人家居住,崖上仅有白庙(今之饲养室位置)一座。党恕轩夜宿在白庙内,第二天借了郭家庄一户人家的一斗谷子和一把镢头,便在东阳湾开垦河滩地,在北土崖边打了个土窑洞,定居下来。
    四合院不落尘的奥秘:
    明朝初年,朱元璋坐了皇上,但他不忘自己曾经讨饭时的心酸,得知党家村始祖党恕轩逃荒要饭的实况后,便赐给党氏后裔一颗“避尘珠”,防止沙尘落入村庄田地,使人们安居乐业。这颗“避尘珠”,村族人安放在村边的土地庙中供奉,并派人日夜看守。这颗宝珠,在夜晚,发出烁烁亮光,象夜明珠那样。这种光芒,尤如探照灯,扇形辐射,扇把光源在下。每到半夜三更,漆黑夜晚,这种光芒看得最显,四射的光芒,笼罩了党家村上空,从北边崖顶弧形跨入南边泌水河滩,象一片黄纱帐子漂在空中护着党家村这块净土。你如果睡在麦场上,半夜里,仰卧着向天空细望,只见那从崖顶刮来的北风,带着沙尘,徐徐从黄纱帐子上滚过,落在南边的河滩中。
    这就是“避尘珠”的神奇魔力,它阻止灰尘沙土落下村庄,漂向远方,使党家村的四合院房顶不染尘,永远保持新净洁美,巷道也和水洗过的一样,无泥无沙,路面光亮。
    “避尘珠”的神话,在当代科学发达之时,已由中外建筑专家解开了谜底。这些专家列举了“五种因素”来证明党家村不染法:一是地理位置优势,党家村位于泌水河谷,地势低,北边是高崖,具有挡风避尘作用,这儿常刮西北风,当风吹来时,尘土便随风落到河谷,被河谷之风吹走;二是自然气流上升,河谷气温高于崖上塬地,使灰尘难落;三是“宝葫芦”地形更温暖,绿树覆盖面多,地面扬不起尘埃;四是建筑奇特,全村一律砖瓦房,四合院,杂草难长,且巷道全部青石铺路,无一处土路土墙,本身尘土很少;五是优良民风民俗,家家户户“黎明即起,洒扫庭除”,扫门道不和外村一样,他们是由外向内扫,不许灰尘风扬巷中,尘土在四合院中垫厕之用。以上这“五因避尘”之说,比起前边那神奇的“避尘珠”的传说来,要科学的多。
    【民族文化风俗】
    庙会:
    党家村本村庙会,人数最多的要数“马王神会”。这个神会,入会人多,且基金雄厚。每年农历正月初八、初九、初十三天时间,除炸油食外,还演小戏,白天木偶,晚上皮影。这些庙会,都在各自的庙宇中举行。党家村东头的庙宇有:“菩萨庙”一座,有享殿五间,献殿三大间;“娘娘庙”一座;戏台一座及官房一院;“关帝庙”一座,有享殿三间,献殿三间;“火神庙”一座;“马王庙”一座,有享殿、献殿各三间;“财神庙”一座,有一大间房;碑亭两间,立碑石10个,刻有建庙修庙捐献布施人员姓名及捐银数目;还有庙大门房三间,大门一座,角门三座,庙院墙一周。
     
No.9 张壁村——罕见的古代袖珍“军事城堡”,一部厚厚的史书


    【古村历史】
    张壁村是山西省介休市龙凤镇的一个行政村,又称张壁古堡,位于介休盆地东南三面沟壑,一面平川的险峻地段,海拔1040米。古堡充分利用依山退避,难攻易守的地理优势,在地下建有长达3000米,上下三层攻防兼备的古地道,在地上筑垒构城屯甲藏兵。古堡堡墙1300米,面积12万平方米。在堡内一条用红色石块砌成的“龙脊街”两侧,错落有致地修建着五大神庙建筑群。2005年被列为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06年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壁古堡始建年代不详,传说为隋朝刘武周所建。
    张壁古堡是我国现有比较完好的一座融军事、居住、生产、宗教活动为一体的,罕见的古代袖珍“城堡”,它集中了夏商古文化遗址、隋唐地道、金代墓葬、元代戏台、明清民居等许多文物古迹,特别是隋唐地道、刘武周庙、琉璃碑等为全国罕见,张壁独有。张壁村是一个融多民族文化为一体、住百家姓的千年古村落,堪称一部厚厚的史书。张壁古堡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是世界建筑史上罕见的袖珍小城,0.1平方公里的面积,古堡暗道、宫殿庙宇一应俱全,军事宗教、民俗历史多种文化融合为一体。地下暗道一万多米,地上古堡一千余年,可进可退。方寸小城规划高超,鱼型巷,龙型港,孔雀琉璃,处处可见。
    【古村古迹】
    1、迷宫暗道,地下的一座城
    壁者,军垒也。顾名思义,张壁最初有可能就是功能单一的军事堡垒。事实也是如此,张壁“地上明堡,地下暗道”,是中国唯一具有军事、民用双重用途的城堡遗址,也是中国现存比较完好的一座融军事、居住、生产、宗教活动于一体的罕见的古代袖珍城堡。张壁古堡顺塬势建造,南高北低。北面,有三条深沟向下延伸;南面,有三条向外的通道;西面为窑湾沟,峭壁陡坡,深达数十丈;东面则有沟堑阻隔,可谓“易守难攻,退进有路”。古堡建有南北两座堡门,北堡门为砖砌,南堡门为石砌,中间是一条长300米的街道。街道两侧有典雅的店铺和古朴的民居,还有几座琉璃覆顶、金碧辉煌的庙宇点缀其中。抱柳的古槐和罕见的琉璃碑也为古堡增色不少。
    古堡的与众不同,还在于这里的所有路口都是丁字,没有十字。其主次街道分明,南北主道长约300米,由石块和石条铺就而成,叫龙街。它与东边三巷、西面四巷构成了“丁”字型的结构。东三巷民居多为农家小院,西四巷建筑错落有致,街巷格局严整,过去多为富户居住,门楣考究,砖、木、石雕精美。
    保存完好的民居目前主要集中于户家园与贾家巷的嘉会堂。而这些富户的后代,大多已经迁出古堡,他们的祖屋也被封闭,对游客而言无缘参观真是一个遗憾。此外,张壁古堡还保留着中国多数古城均已消失的隋唐城市遗存的“里坊”,在龙街与几条小巷的丁字巷口,游人仍可看到保存至今的巷门,他们是各个“里坊”唯一的出口。关闭巷门后,各个里坊就成为相对封闭的堡中之堡,里坊之间既可各自为战,又可相互呼应,是一套完好的内部防御体系。
    2、袖珍城堡,地上的一座城
    隔着黄土地,张壁古堡的地底下是另外一座让人惊叹的城。从西场巷一座普通民居的地道入口进入,就是一个神秘的地下世界,这里隐藏着张壁的地下防御体系,也隐藏着一个个未解之谜。
    地道为三层立体,高层距地面仅1米左右,中层距地面8~10米,底层距地面17~20米。地道弯曲迷离,道内留存有气孔,通于沟堑外,还有隔井直下三层底部。地道洞壁上每隔一段有一小坑,距离不等,是放置油灯的地方。高层有喂养牲畜的土槽;中层洞壁下方每隔一段有一可容二、三人栖身的土洞,是地道的哨位;底层有宽2~3米、长4~5米的深洞,是存粮的洞穴。如此庞大而复杂的地下工程,其军事需要、对外保密的战略目的可想而知。
    走在暗道里,就像进入了一个遥远而陌生的迷宫。这里,马槽、将军窑窟、天井水井,还有粮仓、泻洪防堵、壁孔通讯设施和暗杀机关,均在昏黄的灯光下充满了诡异色彩。来到堡内最低处,距离地面20米左右的高度,通过正上方开凿的天井仰望外面灿烂的天色,那是一种奇妙的感觉,天空仿佛更加遥不可及了。
    3、寺庙宫观,罕见的密集建造
    除了颇具规模的军事堡垒,众多的宗教庙宇也是张壁的一个看点。堡内现存十六座祠庙,真武殿、空王殿、三大士殿、二郎庙、可汗祠、关帝庙等各自分布在南北两门附近,且大都建于城墙之上。
    张壁古堡为子坐午向,南高北低,有悖于古代城市选址“子午”坐城须北高南低的原则,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张壁村不遗余力地对北堡门和周边祠庙进行了多次改造,他们在北堡墙上修建了“二郎庙”和“真武庙”,庙顶高度高于南堡门,以顺应北高南低的原则。由于绵山的地势高陡,“冲”气足,于是又在南堡门外建造了关帝庙,以遮挡来自绵山的“煞气”。其实,稍加留意古堡的建筑,就会了解古堡内的建设规划无一不反映着中国古代天人合一、顺应风水的思想。譬如,南北两座堡门士是相互看不见的,它们并不在一条贯穿的直线上,因为连接两座堡门的主街道在两端被有意加上了弧度,略呈“S”型,而这正是处于“风水不外流”之考虑。
    小小的张壁古堡建有如此多的寺庙宫观真是让人叫奇。它的金碧辉煌、流光溢彩也从另一个侧面表现了一方百姓的精神寄托,那是那个时代的人们对平安幸福的希翼和长盛不衰的祈盼。这众多的庙宇中,最著名的是明代空王佛行宫,建造在北门丁字门顶上,坐北向南,大殿三间,殿内塑主像为空王佛,山墙绘空王佛成佛的故事壁画。殿顶明代三彩琉璃装饰,刀工细腻,烧制精致,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最珍贵的莫过于行宫前廊下两通罕见的琉璃碑,通体琉璃烧造,孔雀蓝底,黑字书写,碑额为青黄绿二龙戏珠,两边蓝黑龙纹花卉装饰图案。曾听闻山西介休是中国琉璃艺术建筑的宝库,见此二碑更深信不疑了。据专家考证,这两座碑是我国目前唯一发现的琉璃碑,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小小的村落能有如此众多的佛教庙宇和道教庙宇,也是十分独特和神秘的。
    4、空王佛行宫
    著名的明代空王佛行宫,建在张壁村北门的丁字门顶上,坐北向南,大殿三间,殿内塑有空王佛像,山墙绘有空王佛成佛的故事壁画。殿顶的明代三彩琉璃装饰,刀工细腻,烧制精致,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另外,在空王佛行宫的前廊下有两尊罕见的琉璃碑,东侧的石碑记述了空王佛修炼成佛的艰苦历程,西侧的石碑记载空王佛行宫修建的经过。
    5、古地道
    张壁村的地下有古人修建的错综复杂、规模巨大的地道系统,总长度近10公里。部分区段有上下两层,甚至三层。地道内,宽处可并行两人,窄处仅能通过一人,大部分区段高度不足1.8。洞壁上每隔几步便有一个凹坑,可能是用来放置油灯的。张壁村的西场巷有一座很考究的民居。它正房的东次间里就有一个地道入口。这个入口藏在房间里的一个黑漆大柜中,十分隐蔽。
    张壁村有十余口水井,目前已发现至少有8口和地道相通。井内侧壁上开洞口,有的井壁上左右有相对的两个洞口,搭块板子便可通行,撤掉板子便断了后路。由于多次的地震和洪水造成的塌陷,地道的全貌已无法知晓,而且由于村民在没有专家指导下曾自行挖掘清理,破坏了原始洞壁。如今,地道挖于何时,因何而挖,已无法得到准确答案。有学者认为张壁村的建设者是刘武周,得出这一结论最直接的证据,是古堡内的可汗祠和唐初李世民与刘武周在介休一带交战的历史事实。
   【古村典故】
    小村落里营造军事堡垒的历史真相之谜:
    李世民和刘武周的战争声势浩大,意义深远,因此在各种史书上都有记载。刘武周利用介休境内的绵山作屏障,顺着黄土高塬的地形修堡垒、挖地道,建造防御设施也在情理之中。
  在张壁村里的西南角,有一条巷道叫西场巷,村民们说它的名字就来源于那段历史。而在张壁村附近,还有一对村子的名字非常有趣,分别叫东欢村、西欢村。史书上都有记载,决定刘李大战的关键性一仗是在介休城南、绵山之中的雀鼠谷展开的,雀鼠谷是一个险要的山口,距张壁村不到十里地。与李世民直接对阵的是刘武周的妹夫宋金刚。
  《介休县志》记载:宋金刚溃败之后,落荒而逃,唐军势如破竹,乘胜追击。按王融亮的猜测,宋金刚正是钻入了张壁的地道逃走了。经过近一年的考证,史志专家们的目光停留在了隋末唐初这段历史上,李世民和刘武周的战争为张壁的明堡暗道找到了一个有分量的答案。
  张壁村三面环山,伴有深沟险壑,只有村南有通路,刘武周的守兵只要盘踞其中,坚固的城墙、防守严密的巷道便使得唐军难以侵入。即使古堡陷落,守城士兵可以马上转入地下,在三层结构的地道网络中穿梭自如,他们可以利用哨口传递消息,利用伏击口打击敌人,如果敌人进来,便有陷阱伺候。地道内有粮仓,有供将士们休息的地方,即使不用出去,照样可以从井中打水。万一地道也被攻破,他们可以通过与介休县城以及其他村落相连通的地道迅速转移,悄无声息地逃脱。
  但天下一统毕竟是历史的大趋势,刘武周的军队早在雀鼠谷就已经惨败给李世民,或许张壁古堡并没有来得及发挥它的军事作用,只是成为败军逃脱的通路了。刘武周兵败之后,投奔突厥,一直想回归故里、东山再起。但不久便被突厥所杀。后来他的首级被安葬在介休城南,而身子永远留在了漠北。
  但是,令人感到疑惑的是,介休境内有很多纪念李世民丰功伟绩的建筑物,但为什么又留有供奉刘武周的庙宇呢?其实,刘武周和李世民家族同为隋末起义军,他开仓放粮,济富百姓,当地人民还是很爱戴他,所以他虽为败军之将,后人还是没有忘记他的功劳。
  如今,当地的村民们都接受了古堡和地道是刘武周所修建的观点。但通过如此多的假设、间接求证得来的结果,还是让专家们心有余悸,很多问题依然得不到解释。也就是说,刘武周在介休正式驻军仅十个月,要想修建这样复杂的军事工程难以想象。况且尉迟恭作为镇守介休的大将,他投靠李世民之后,难道一点都不提及地道的事,史书上也不做任何的记载?或许推论的前提就不正确,地道和堡垒根本就不是同一时期同一人所建,它们的谜底还需要单独去寻找。但是,直到今天,除了隋末唐初这段历史,专家们还没有找到更可靠的答案。
   【民族文化风俗】
    张壁村传统手工业源远流长。唐代以前,洪山采坪沟已开设三窑,即煤窑、泥窑、碗窑。唐末宋初,洪山陶瓷业和县城酿醋业已规模生产。介休陶瓷以洪山白瓷为主,其印花刻花器制作笔意泼辣奔放,不失民窑本色。唐、宋时期,介休已有烧造琉璃记载,到明代,介休琉璃烧造达到极盛,现存张壁古堡、城内城隍庙、师屯北广文济寺、灵石资寿寺等琉璃建筑皆为介休匠人杰作。介休陈醋具有色黑亮、味香美、不变质等优点,据传,明代安徽颍州的大升陈醋,清代山西清徐的老陈醋,分别为介休人侯大升、王来福传艺。清代咸丰年间,义安“咸亨涌”酿造的木瓜黄酒,醇香适口,色泽鲜艳,民国18年(1929)曾获巴拿马国际赛酒会银质奖。
    十里乡俗不同,介休城乡历来为一日两餐,(70年代后城区机关因作息时间改为三餐),且人人有喝茶习俗。另外,据史籍,介休乡民朴直,急贡赋不敢后;士惧礼法,重气节与清廉。但邑人中也有竞相与奢和崇佛重祷之陋习。据历代《介休县志》记载,介休较大的寺庙堂祠有149外之多(含佛寺77处,道观47处),香火盛俗,昭昭若揭。
    相传新春闹社火的习俗在张壁村已经有几百年的传统。张壁村辛勤劳作一年的村民们兴致勃勃地划起旱船,吹起唢呐,以此表达心中的喜悦之情和对新一年的美好向往。
 
No.10 培田村——中国南方庄园,世界一流的抗震建筑古村 


    【古村历史】
    培田村位于中国福建省连城县宣和乡(1956年前属长汀县),是一个客家古村落,居民多为吴姓。培田村于2005年被列为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培田村古建筑群于2006年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吴氏先祖吴拔仕(八四郎公)于元末从浙江迁至河源里上篱,其孙吴文贵(三世祖文贵公)迁往上篱北侧一里处,到六世祖郭隆公时将该村称为培田。培田与上篱为同宗的兄弟关系,合称为吴家坊。培田居上游,称吴家坊上村,上篱则称吴家坊下村。20世纪50年代,上篱村改称升星村。
    从明初三世祖迁居到正统年间,为培田的形成时期;嘉靖到清乾隆年间为繁荣时期;其后受太平军的影响,村落破坏严重,至光绪年间很多建筑重建;到20世纪30年代,受红军以及现代交通发展的影响,培田逐渐衰败。
这是一座拥有800年历史的村落,至今仍保存着较为完整的明清时期古民居建筑群。其精致的建筑,精湛的工艺,浓郁的客家人文气息,堪与永定土楼、梅州围龙屋相媲美,是客家建筑文化的经典之作,人称“福建民居第一村”、“中国南方庄园”,有“民间故宫”之美誉。培田古民居建造技艺精湛,挑梁式梁桎结构以其“墙倒屋不塌”的特点,被中外专家称为世界一流的抗震建筑。
    【古村古迹】
    1、古民居建筑群
    培田村现存主要建筑有30幢大宅、21座祠堂、6座学堂、2处书院、2座牌坊、2座庙、3座庵,以及1条千米古街、5条巷道、2条贯穿村落的水圳组成。总面积达到7万平方米。全村建筑的博大、保护的完好、珍藏品的多、文化底蕴之深,为外界所叹服。带有鲜明明清建筑特点的古建筑群落,其浓郁的客家人文气息,堪与永定土楼、梅州围龙屋相媲美。漫步培田古街,衡公祠、久公祠等精巧华丽的百年古祠令人目不暇接。这些祠庙建筑注重门庐构造,有“三分厅堂七分门庐”之说。其中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文贵公祠、石头丘草堂(南山书院)、超北公祠、官厅、衍庆堂、容膝居、衡公祠、继述堂、厥后堂、双善堂、祖堂、思敬堂、文贵公祠、敬承堂、济美堂、三让堂、务本堂、世德堂、教五堂、致祥堂、如松堂、稳南公祠、三伯公祠、配虞公祠、思容坊、圣旨坊、双灼堂等。
    培田古民居建造技艺精湛。以官厅、继进堂为代表的“九厅十八井”建筑,设计构思秉承“先后有序、主次有别”的传统观念。纵主横次,厅、厢配套,主体、附房分离。通风、采光、排水、卫生,连同子孙的发展都纳入规划之中。挑梁式梁桎结构以其“墙倒屋不塌”的特点,被中外专家称为世界一流的抗震建筑。宅内的建筑装饰集中了各种工艺手法,梁托窗雕鎏金,屏曲、梁扇镂空浮雕,有的图形纹样多达9个层次,巧夺天工。培田21座百年古祠的门庐构造也是技艺超群,素有“三分厅堂七分门庐”之说。其结构斗拱垒撑,立石柱雕梁,架飞檐翘角;安红门,画彩栋,悬金字牌匾,镂雕窗牖墙屏,刻石柱楹联,绘木壁漆画,富丽堂皇,令人目不睱接。
    培田古民居不仅建造精巧,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保存大量楹联、牌匾,其中不乏名人佳作,如清大学士纪晓岚为培田书院题匾:“渤水蜚英”;明代兵部尚书裴应章考察培田后赠联“距汀城郭虽百里,入孔门墙第一家”,都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2、古街
    村中心是一条千米长的古街,贯穿全村,旁列古祠、民居、商铺,是培田的主要商业集市。相传,盛时街上商铺数十间,客枝、轿行、赌庄、布店等等无所不包。曲折古街,巷道,互为连通,把错落的明清古建筑有机连为一体,“虽是人工,宛若天成”。
    3、古代水圳
    街道边有水圳相伴,穿街过巷,直通各户,是古时自来水工程。村中老人回忆,过去圳水清澈见底,村里人就靠屋旁流动的圳水作为生活用水,洗菜淘米。村中还有一口口水塘、古井,见于房前屋后。
    数百年前的建村者,极为讲究村落的理水。每一座古建筑都布有暗沟,用来排泄家家户户的天井雨水、生活污水。天井将民居屋面流下的雨水汇聚一处,顺沟而出,流人石砌水池,满足“四水归堂,财源攘滚而来”的聚财心理。排水路径讲究宜暗藏,不宜显露;宜弯曲而去,不宜直泻而出,乃因“水为气之母,逆则聚而不散;水又属财,曲则留而不去也”。有的民居还在厅堂下设有陶制暗水管,放养乌龟在管内爬动,起着排污清沟作用,别出心裁。
    【古村典故】
    九厅十八井:
    这里明清建筑的特色是“九厅十八井”,曾认真的到一栋宅院里数了一下,还真有“十八井”,但很不容易找到。“九厅十八井”是客家人参照北方庭院建筑特点,适应南方多雨潮湿气候,采用中轴对称布局,厅与庭院结合的大型民居建筑。其厅、井布局科学合理,九厅各有功用。上厅供祭祀、族长议事,中厅接官议政,偏厅会客交友,楼厅藏书课子,厢房横屋起居炊沐,集政、住、居、教于一体。厅堂后部往往有太师壁,供奉着神像或者是祖先的画像,墙上常常贴着书法或者对联。
    铜钱的说法:
    很多院落用鹅卵石铺地,并做成各种图案,有金钱纹啊,有如意结啊,有松鹤图啊,四周再用条石镶边,诸多考究。有一家大宅院,大门槛的外面是个半圆型的卵石地面,比院子的地面整整矮了一大截,当中还有个铜钱的图案。每当下雨,这个半圆型的卵石盆就积满了水,像个聚宝盆,这就有了吉利的意味。而中间那个铜钱也有个说法——闭着眼睛从屋外走到屋里,第三步的时候若正好踏到铜钱上,就说明你有财运哦。我们抱着好玩的态度都踏了一遍,大部分的人都可以踏到铜钱。看来民间工匠在那么早的时候就懂得朴素的人体工程学了。
    【民族文化风俗】
    培田人是喜欢种植花草的,而无论大厅小厅,都有用砖头架起的木条,上面摆满了盆花。有的用脸盆,有的用奶粉罐做成很随意的花盆,看起来朴实又别有情趣。除了在宅院的主要通道铺砌石板道外,别处一律留泥土种植花草。在民宅的屋脊上,常可以看到一些装饰,以动物中的龙、鱼,植物中的卷草为主。这些吻饰,在丽江的纳西族民居中也经常可以看到,但造型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