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兼济的功臣吴良、吴桢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沙匡  文章来源:吴实求真博客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12/13 16:37:25  文章录入:吴卫东  责任编辑:gohwu
 

    明朝开国功臣吴良(1324—1381年)、吴祯(1328—1379年),安徽定远人,出身贫苦,世代务农。元末参加起义军,战功累累,后奉命镇守江阴,政绩卓著,至今为人称道。
  吴良,原名国兴,性格刚强,有勇有谋,自小在家乡就崭露头角。元末,农民革命烽起,群雄纷争天下,朱元璋在濠州(今安徽凤阳)一带高举义旗,招兵买马,招揽英豪,吴良与弟吴祯慕名投军。因其勤劳肯干,又勇于办事,深得朱元璋宠信,被任为“帐前都先锋”。公元十七年(1357年)吴良随大将军徐达率师20万攻克镇江、常州等地。时江阴属张士诚地盘。六月,朱元璋遣部将赵继祖并吴良、吴祯攻克江阴,败张士诚军于秦望山。因江阴地位重要,朱元璋特任命吴良为指挥使,领兵镇守。
  当时张士诚自称“诚王”,国号“大周”,定都平江(今江苏苏州),其势力范围除苏州周边府、县外,还割据浙江绍兴以北、山东济宁以南及安徽北部一带。因地处富庶之区,物力殷盛,给养充沛,兵强马壮,故称雄一方。而江阴虽弹丸小城,却是兵家必争的喉襟要地,张士诚不甘心失败,曾多次组织反扑。至正十八年(1358年)春,统兵在外的吴祯奉命协助吴良治理江阴,任副元帅。次年(1359年)二月,张士诚出动战船来犯,一时间大军压境。在敌众我寡的形势下,吴祯以10多个骑兵打头阵,出北门正面迎战,牵制其主力;吴良则暗遣元帅王子明出东门合击。两支队伍一举杀入敌营,生擒敌帅陶某及兵将150余人,杀死或溺水死的不计其数,其余则丢盔弃甲而逃。几次下来,张士诚震慑,再也不敢对江阴轻举妄动,此后数年,江阴相对平安无战事,百姓得以安居乐业。二十年(1360年)八月,吴良入京述职,朱元璋称赞他“保障一方,使吾无东顾之忧”。
  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自称为“吴王”。二十五年(1365年)除夕夜,张士诚出动巨舰数百艘,直捣京口(今江苏镇江),吴良于大年初一黎明起即披挂上阵,严阵以待,对峙三天,朱元璋亲率水师赶到,合力击退了张士诚。二十六年(1366年),张士诚集中兵力于凤凰山,伺机与朱元璋决战。朱元璋亲临江阴督战,吴良、吴祯兄弟分兵夹击,大破张士诚军于巫子门(今张家港市巫山港),刺杀了张士诚的骁将、左丞相朱定,并陈尸示众,俘获士卒2000余名,大挫了张士诚的锐气。这年秋,朱元璋以徐达、常遇春为首,发兵20万,对平江发起进攻,吴祯率马步舟师先行,出奇兵攻克湖州,再从太湖进围平江。至次年(1367年)九月,吴祯勇破葑、胥两门,生擒张士诚,占领了平江。吴祯因功升大都督府佥事。
  吴良在坐镇江阴的10年中,不仅赢得了对张士诚战争的节节胜利,而且恢复了生产建设,百姓生活安定,人民日渐富足,一派欣欣向荣景象,这是周边其他府县所没有的。明洪武三年(1370年),论功行赏,被封为“江阴侯”。吴良后来调任苏州,亦严纪律、明号令,“军民帖帖安堵”,颇有政绩。洪武五年(1372年)广西右江等地发生内乱,危及边防,吴良受命平乱,广西边境得以安宁。十二年(1379年)调青州(今属山东)为齐王营建府第,于十四年(1381年)病逝于青州,享年57岁。
  吴祯字干臣,原名国宝,自小沉毅有胆略,敢作敢为。从军后屡建战功,从帐前都先锋、总管,升为建兴翼院判,特任分院元帅,又升为天兴翼副元帅。
  洪武三年(1370年)秋,吴祯封为“靖海侯”,统领江阴等沿海四卫11万余兵力的总兵官。他积极防倭,下令浙江、福建两地打造海船及多橹快船,每春领兵出海分路巡防,至秋凉才返回。五年(1372年),调守定辽卫(今辽宁省辽阳县),吴祯率领水师数万人,由登州(今山东蓬莱)北上,由此开通了海上运输通道。七年(1374年)倭寇又来骚扰,吴祯亲率四卫舟师出捕,直追至疏球大洋,人船俱获,奏捷而返。他常年往来海道,总理海防,给倭寇以重创,安定了河疆,但却积劳成疾,于洪武十一年(1378年)秋回京,次年(1379年)五月病逝,享年51岁。
  吴氏兄弟在世时即安家江阴,入江阴藉,其后裔在江阴繁衍,至今“二侯吴氏”已成为江阴一大望族。他们去世后,江阴百姓为缅怀他们的业绩,于弘治七年(1494年)入名宦祠供奉,又于嘉靖十一年(1532年)在原大街虹桥东专建“二侯祠”(在今步行街与虹桥路交汇处)奉祀。“二侯祠”毁于清咸丰十年(1860年),现尚遗有“二侯祠书场”,作为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