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市吴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吴志刚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11/5 8:10:04  文章录入:吴志刚  责任编辑:吴卫东
 

随州市

随州市地图

 

随州市简介

地理位置

随州市位于湖北省北部,地处桐柏山以南,大别山以西,大洪山东北部,东依孝感,西连襄阳,南临荆门,北接河南信阳,素有“荆豫要冲”、“汉襄咽喉”、“鄂北门户”之称。

历史沿革

随州是炎帝神农故里。据《礼记》、《左传》等史书记载:华夏民族的始祖炎帝神农,五千年前在此创耕耘、植五谷、尝百草,开启了史前农耕文明。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周,这里便封国为随。《左传》记述“汉东之国随为大”。随州曾是隋文帝杨坚的封地,隋朝因随州而命名。随州是编钟古乐之乡。1978年在城西擂鼓墩出土的2400多年前曾侯乙编钟,是迄今为止出土数量最多、规模最大、音域最宽、音律最准、音色最美的编钟,改写了世界音乐史,堪称古代世界的第八大奇迹。1994年国务院命名随州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随州的“随”最早出于西周“汉东之国随为大”,当时随国为一诸侯国,附庸在楚国之下,附近有陈国、蔡国、唐国等。自西周后,“随”这一古地名得以流传下来。战国末灭随,公元前280年,楚献汉北随、唐诸地于秦,始为秦地。公元前221年秦并天下,设三十六郡,随为随县;晋为随郡;南北朝为随州;以后各朝为州,最多辖10县,北周大象二年(280)杨坚袭父爵为随国公建随国领20郡;此后为州为县不一。中华民国时期,随县先后是湖北省第五、第三行署所在地

新中国成立后随为随县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设市;现为湖北省省辖地级市。

行政区划

随州于2000年6月建立地级市,下辖曾都区、随县、随州经济开发区、大洪山风景名胜区,代管广水市,版图面积9636平方公里,人口256万。全市有55个乡、镇、城(郊)区办事处和国营农场

华夏经纬网2011-04-13

 

 

 

 

 

 

 

 

 

1随州市区

(1)随州市区地图

 

(2)随州市区简介

曾都区为随州市中心城区,区政府驻西城街办。下设4个街道办事处:西城街办、东城街办、南郊街办、北郊街办、;5个镇:淅河镇、万店镇、何店镇、洛阳镇、府河镇。曾都区面积1425平方千米,人口62.08万。

(3)随州吴氏

尔阳公子孙的分迁

尔阳公系少微公之裔,少微公,唐进士,以词本经学雄遍高卓,称吴富体。官至监察御史,后解官居歙,徙石舌山,遂世居焉。少微子巩以孝称,仕至中书舍人。越七传伊。再十传至守节,生八子:霓、霖、霏、需、露、云、霞、震 。霖字冲龙,迁南昌,娶周氏生子克祥 ,娶吕氏,生子赵佑.尔阳,因红巾之乱迁麻城,后俱进湖广,兄弟失散,公生尔阳已八十四世矣,随东之吴自尔阳公始焉。公生子二之魁.守魁。长子之魁生道长、道光、道益、道泰、道贯。次子守魁生仲泗、仲义、仲寅。道长见世运叠迁,欲隐於山,遇云游高僧曰:“遇金鸡而居”。故道长迁居随南洛阳之金鸡冈,道光迁居随西均川之九龙冈,道益迁居随东淅河之十岗,道泰迁居随西近郊之凉亭,仲泗迁居随南贯庄之金花嶺,仲义迁居随南永丰之太宿山,仲寅迁居随东云团之吴脊凹,道贯伴祖居于随东之吴家老湾。至此分为八族矣,明清以来,族且大蕃,立一百二十九庄。其居旭光.涢水.均川.凉亭.白桃.十岗.永丰.云团.贯庄.洛阳.何店.浪河.两水.长岭.广水.安陆.应城.及京山.武汉等无处不盛。(吴福钧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