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不攀朱熹为祖上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5/1 19:10:46  文章录入:OK  责任编辑:OK
 

走投无路的朱元璋在当了和尚之后,在儿时伙伴汤和的邀请下,经过占卜,投奔郭子兴的红巾军,得到郭子兴的赏识,娶了郭子兴的女儿为妻。但红巾军内部内斗比较厉害,朱元璋知道,自己如果再在这里继续待下去,只会成为他们相互争斗的一颗棋子。该到了离开的时候,朱元璋把自己手中的七百兵丁交给郭子兴。至正十三年(1353年)冬,朱元璋带领徐达等二十四名亲信离开濠州,南下定远,去开拓属于自己的新天地。毕竟对这帮一穷到底的兄弟来说,他们既然走上这条路,就会义无反顾,一条道走到黑。

  朱元璋带走的这二十四个人都是他精心挑选的,大多是他的发小与同乡。在这里不妨列出他们的名字:徐达、汤和、吴良、吴桢、花云、陈德、顾时、费聚、耿再成、耿炳文、唐胜宗、陆仲亨、华云龙、郑遇春、郭兴、郭英、胡海、张龙、陈桓、谢成、李新、张赫、张铨、周德兴。

  上面每个人的名字都是响当当的,他们中间的大部分人后来都成为大明王朝的开国英雄,这些人可以说是帮助朱元璋开辟帝王霸业的先驱者。

在古今中外的帝王们中,朱元璋的身份应该是最为特殊的一个,他来自于社会的最底层,算是草根中的草根。朱家当年就是在这种社会波动中由自耕农而佃农,由佃农而终于几乎全部饿死。小农应该是一个社会当中,最厌恶社会波动的群体。一个由这种社会波动的厌恶者所组成的社会,它的稳定性自然应该是极高的。朱元璋的一生受到了太多来自于精神层面的冲击,地位的卑下、处境的艰难、斗争的惨烈,在他的心里留下了太多的创伤。佃农、游民、和尚、造反者和皇帝,朱元璋的一生至少有五次以上的身份转换过程,而每一次身份转换都是个人价值的提升与自我的蜕变。

朱元璋的祖籍在沛县,与汉高祖刘邦是同乡人。他的祖父朱初一从沛县举家迁至集庆路的句容县(今江苏省句容市)。随着元朝的统一,城头变幻大王旗,宋朝百姓就成了元朝顺民。元朝臣民都被编进固定户籍,包括民户、军户、匠户、灶(煮盐)户、站(驿站)户、儒户、矿户等,有几十种。不同户籍要为国家承担不同供纳和劳役。这种强制性的供纳,与劳役者的身份并没有绝对的联系。国库里面缺什么,人民就要无条件供纳。朱元璋的祖父朱初一被编为矿户中的淘金户,这就意味着朱家每年都要向朝廷缴纳定额黄金。句容县从来就不是黄金出产地,而赤贫户朱初一一辈子也没见过几次黄金,更不要说淘金。没有办法,朱家只有卖掉粮食购买黄金去缴纳。本就贫家小户,又怎能经得起这般折腾,日子过得异常艰难。万般无奈之下,朱初一只好带着全家人候鸟似地四处迁徙。一路艰辛,来到洪泽湖南岸的盱眙(江苏淮安市盱眙县),此处有大片因战争而抛荒的土地,便停下来开荒种地。农耕社会求生存,土地是活命之资。朱元璋的父亲朱五四也在这里娶妻生子,朱元璋的父亲连个正儿八经的名字也没有,只能叫朱五四。没名没号的底层小人物在任何时代里都像野草的种子撒在这个世界的每个角落,落到哪里都会生根。

对于朱元璋来说,家族的卑微出身是他无法躲开的宿命。他在御制皇陵碑中回顾到:昔我父皇,寓居是方。农业艰辛,朝夕彷徨。正因为出身于农业社会的最底层,成为帝王之后的朱元璋对农民生活有着更深的情感体验,护农之情也与其他帝王有着本质区别。与此相对,对于上层社会,朱元璋采用法家的冰冷的法律以及铁血手段解决问题;对于下层,朱元璋试图以儒家的温情和道德秩序,来建立自己心目中理想的静态农业社会。

朱元璋的父祖世代务农,并没有值得大书特书的传奇事迹。倒是他的母族一系,也就是他的外祖父有些特殊的生活经历。朱元璋的外祖父姓陈,早年曾经在南宋末年抗元名将张世杰麾下从军,并且参加了南宋与元朝铁骑最后一战,也就是发生在广东新会县的崖山之战。在这次大战中,以南宋宰相陆秀夫仗剑逼令自己的妻子儿女跳下大海,然后自己背负着仅有六岁的南宋末代小皇帝蹈海而亡,也就此宣告南宋王朝的覆灭。在这场大战中,朱元璋的外祖父,那位有着传奇经历的陈老先生在刀剑横飞中,被打落海中,后被人救上岸,并历尽艰辛逃回老家。一直避居乡间,靠巫术、卖卜与看风水为生,活到了九十九岁才离开人世。按照时间推算,朱元璋出生的时候,那场大战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在朱元璋的记忆深处,母亲陈氏在他面前不知道重复讲述过多少遍外公抗元的英雄故事。朱元璋的童年甚至少年时期,这位老人依然健在。故事中那些忠君报国的理想及反抗异族压迫的观念在朱元璋幼小的心灵深处产生了强烈的影响,让他从小就对王朝更迭、天下易主之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政治意识也比同龄孩子来得更为真实与强烈。

朱元璋的母亲是陈老先生的二女儿,天性开朗大方,深得其父喜爱。在她幼年之时,见过大世面的老先生就开始教女儿读书识字,给她讲述自己经历过或者没有经历的历史掌故和各地的风土人情。长大后,陈二娘能歌善舞,曾经在乡间迎春赛会与社戏上都有上佳表现。更为重要的是,朱元璋出生之后,尽管家境窘困,陈氏还是节衣缩食将儿子送进私塾。朱元璋在里面只读了一年多时间的书,由于生活实在难以维系,朱元璋只好辍学回家,像其他孩子那样过着放牛割草、补贴家用的生活。这一期间,在母亲的悉心教导下,朱元璋勉强学完了《百家姓》、《千字文》等发蒙读物,为自己打下了浅薄的文字根底。不夸张地说,正是因为有了陈氏这样一位伟大的母亲,朱元璋的眼界与心胸有了区别于一般农人的开阔度。

朱元璋是在父亲朱五四搬到濠州(今安徽凤阳)钟离太平乡孤庄村后不久才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朱五四是他的本名,或许是觉得这个名字过于随意,后来朱元璋为父亲追加了名字——朱世珍。

朱元璋出生于元文宗时期,他出生的时候,整个中华大地正处于蒙古异族的统治之下,全国人分四等,蒙古、色目、汉人、南人。朱家属于南人范畴,位居社会阶层的末流;而在这末流的南人之中,朱家又是最为穷困、最为低贱的雇农,应该属于草根阶层中的草根。有人说朱元璋在他做了皇帝以后,也从不讳言自己出身低微,言必称“淮右布衣”、“江左布衣”、“起自田亩”、“出身微寒”一类的字眼。

其实也并非如此,朱元璋在当了皇帝以后,曾经有一段时间也为自己的出身感到苦恼。自己并非天生贵胄,也不是中产阶级,而是彻头彻尾的草根阶级。古今中外的帝王中,唯独他是含着草棒子来到这个世界,这让朱元璋感到自卑。他曾经暗示身边那些文臣儒士,想想办法让自己与前朝的某位名人攀上关系。他想到了理学大家朱熹,只要能够与朱熹攀上关系,自己就成了圣人之后。圣人之后做皇帝,应该是符合天道神意的事。有一次朱元璋接见一位朱姓县教谕,问他是否是朱熹的后代,教谕回答说自己虽然仰慕朱老夫子,但朱熹并不是自己的祖上,不能乱认祖宗。这件事对朱元璋刺激很大,连小小的教谕都不肯乱认祖先,何况自己这个一朝天子。于是朱元璋就打消了先前的想法,坦承自己是一介布衣。

“布衣”这个词虽然是平民百姓的代名词,但是这个词蕴含着平民百姓的一种骄傲感。布衣的原意是指那些没有官职的士人。朱元璋称自己是“淮右布衣”不能说错误与否,只能说有模糊概念的嫌疑,拉进与群众的距离。对于成功者而言,最初的身份越低微,经过奋斗所获得的社会身份越高,卑微与显赫的落差是炫耀的资本。

作为一个没有多少传统文化教养的游民,朱元璋用“淮右布衣”来界定自己的身份,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游民与士人的界限。严格划分,朱家的雇农身份是乡村社会里的赤贫阶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