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天一:“粉身碎骨”的老顽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魏金玉  文章来源:青海新闻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4/19 10:32:34  文章录入:吴缘  责任编辑:吴缘
 
 4月18日,吴天一院士荣获青海省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走进他的办公室,一台电暖器很显眼。“在家工作老受干扰,办公室清静,而且查阅资料也方便。”吴院士说,很多个周末他都是在办公室度过的。

  吴天一院士是中国医科大学8年制学生,大学时他是班里最小的学生,因为上学时跳了很多级,大学毕业时他才21岁。他说:“现在我的同学都八九十岁了,就我还年轻,才七十多岁。”这位高原医学界的泰斗,此时亲切如“老顽童”。

  献身科研身上14处骨折;耳朵多次穿孔;一双眼睛犹似狼眼

  今年76岁的吴天一精神矍铄,言谈诙谐幽默,不时让人会心一笑。“我就是一个普通人。”说到自己,他笑着总结,“我的身体是"粉身碎骨"的,我的眼睛是"狼眼睛",我的耳朵多次穿孔。”

  “多年前,我的一个学生到北京开会,别人问起我时,他回答"吴院士粉身碎骨了"。”看到我们一脸惊奇的表情,吴院士笑着说:“我身上有14处骨折,其中多处是粉碎性骨折,可不就是"粉身碎骨"。”

  吴天一的“粉身碎骨”来自于他的科研工作。在五十多年的高原科研工作中,他大部分时间都是往返于农牧区,出了多次车祸事故,造成肩胛骨、髌骨、肋骨、腿骨等14处骨折。最严重的一次是四根肋骨骨折,其中一根肋骨差一点就戳入心脏。“人的骨头生长得还是很快的,你看我又站起来了。”说着,吴院士“顽皮”地站起来让大家看。吴院士戏称自己有一双“狼眼睛”。在高原遇到下雪是常事,雪后的高原一片白茫茫,时间长了眼睛就受不了。四十岁的时候,吴院士的两只眼睛都患了白内障,手术治疗时往眼睛里放入了人工晶体。一到晚上,两只眼睛就发蓝,看着犹似一双狼眼睛。

  多次穿孔的耳朵也是吴天一献身科研事业的见证。1992年,我省首个高压低压舱启动,在多次动物实验成功后,开始了人体实验。谁来做实验?“我自己设计建设的,当然得我去。”吴院士走进高压低压舱,实验中,由于操作时高压下降得太快,他的耳朵骨膜被打穿孔了。此后,耳朵多次穿孔,听力也就下降了。

  青海标准中国医学界的第一个国际标准

  “中国是高原大国,高原人口超过8000万人。高原适应问题、高原病防治问题,是必须要解决的。”在吴天一眼里,这是他倾尽一生都要做的事业,他说,“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到高原来旅游、建设、创业的人越来越多,作为一名院士,我觉得担子还是很重。”

  1958年来青海不久的吴天一开始了高原病方面的研究。高原就是他的大实验室,他跑遍了我国的高原。“如果你问我西宁的某条街道,我可能不知道。但你要问高原的某个乡某个村在哪儿,海拔多高,我都知道。”吴院士自信地说。1963年,吴天一在中国第一个报告了高原肺水肿;1965年他在中国第一个报告了成人高原心脏病;1979年他在中国第一个报告了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1997年,国际高山医学会要给急性高山病、慢性高原心脏病制定一个标准。每次召开国际会议时,各国专家的意见分歧极大,各国都想拿出标准。就在各国为此争议时,吴天一率先领导国内专家建立了我国中华医学会高原病的统一命名、分型和诊断标准。

  2004年,第六次高原医学会在悉尼举行,吴天一经反复验证后提出的量化诊断标准,得到一致赞同。在为标准命名时,会议工作人员建议,在悉尼开会,是否可以命名为“悉尼标准”。“我当时就说"不",要叫"青海标准"。”吴院士回忆说。这一国际标准,也成为中国医学界的第一个国际标准。

  高原奇迹让外国人竖起大拇指说佩服

  “国家决定建设青藏铁路时,我激动了很久。因为我知道,自己有了用武之地。”吴院士回忆。随后,他担任了铁道部青藏铁路一期建设的高原医学顾问和二期建设的高原生理研究组组长。

  青藏铁路建设中,11万名建设者无一人因急性高山病死亡,引起国际上的高度关注,认为是高原医学史上的奇迹。然而,创造奇迹并非易事,大到铁路沿线供氧站、高压氧舱的建设,小到员工起夜,吴院士都想到了,并做好了保障工作。他说:“别小看晚上起夜,很多人就倒在这"一泡尿"的事上。睡得热乎乎的,突然跑出去上厕所,一感冒就完了。所以,在我的建议下使用了带有暖气的卫生车,晚上供建设者上厕所。”

  青藏铁路建设中,吴院士先后五次到建设现场,但由于年纪大不能长时间滞留,他就在家里遥控指导。“很多时候都是晚上十一二点打来电话,说出现了什么样的病情,该怎么办。我依照病情,该进高压氧舱紧急抢救的赶紧抢救,该往下转移的就赶紧转移。一千多例高原肺水肿,没有一个人死亡。外国人都不敢相信,最后来青海实地看了以后,都竖起大拇指说佩服。”吴老骄傲地说。

  采访中,吴天一始终强调:自己就是一个普通人。他的普通在于兢兢业业地研究着关乎我们每个人的高原医学,他的普通在于默默地为科研奉献自己的一生。

  作者:魏金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