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建祠堂另辟蹊径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吴昭谦  文章来源:高甸吴氏宗谱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4/17 11:46:46  文章录入:吴缘  责任编辑:吴缘
 

文章作者吴昭谦简介




吴昭谦近期肖像

   吴昭谦 男,汉族,1932年6月出生,安徽枞阳人(桐城高甸吴氏荣华股族人)。1952年至1953年在南京大学地质系学习,1956年参加工作。曾任安徽省地质学会秘书长、副理事长,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高级工程师。
   先后在省内外40多家报刊发表长短文章1000余篇。专著有:《安徽科学技术史稿》(合著),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其它全国、省、市级作品奖二十多次。科普著作5本,主要有:《黄山》、《黄山探析、《皖山皖水话沧桑》等。退休后兼及文、史、哲写作,著有《天人合一新探》、《昭谦文存》等。1999年被聘任为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建议开展修家谱、修祖坟、兴建祠堂的调查

 省文史研究馆:
    近年来,民间兴起了一股修家谱、修祖坟、兴建祠堂之风,势不可挡。
传承中华民族敬贤思远、敬仰先人的美德,本无非议,但在新时代、新形势下,总不能老是沿袭古老的传统做法。现在修家谱、修祖坟、兴建祠堂耗费甚巨,都是老套路。特别是祠堂占地很多,又无实用价值。需知即使在“文革”前,也很少有人按时节去祭扫远祖坟墓和家祠。如今农民常年在外打工,城市人清明扫墓也只限于近亲,而且火葬已成定俗,今后更少有人回家乡祭扫拜谒。当以新的形式来兑观纪念追思,这也是一项移风易俗的巨大工程。虽然这是很艰巨的、长期的任务,但必须从现在开始调查研究入手,通过访问、调查、座谈搜集大量资料,征询多方意见,最后整合成文,上报省有关部门,并向社会、新闻媒体广泛深入宣传,以达到改进追思求源的文化习俗。
   为此,建议文史馆组织小型社会调查活动,在清明节前后,到典型地区实地调查。
以上建议妥否,请考虑批示。谢谢!


 

                                                                  馆员  吴昭谦

                                                                  2013年2月5日

附:兴建祠堂  另辟蹊径
 

 

 

 

   近年来,修家谱、修祖坟、兴建祠堂已是一股风,不径而传,相互呼应,势不可挡。日前获悉,仅我家乡新建的祠堂已有二三十座之多,每座祠堂耗资从几十万元到几百万元之多,我心为之怦然一动。
   试想你耗费大量人力资金,找地皮、兴土木,建起一座古老的祠堂,还能像往昔那样将列祖列宗的牌位一齐放进去吗?1947年我考进宗族办的中学,坐在布满牌位当教室的殿堂里,滋味是不好受的,尤其是到了夜晚,更是阴森恐怖。这个大祠堂建好后不过几十年,就改成学校,今后建成的祠堂又能保持多久?
   再说祭奠问题,我幼小时也不是每逢清明、冬至都有很多人去拜祭祖祠,如今市场经济时代,农民工常年在外,自家的祭扫活动尚不能经常去做,又怎能到遥远的山林中庙堂去三拜九叩首哩!
   但是现在兴建祠堂已成一种时尚,只能引导,无法遏止。听到老友汪振鹏先生介绍,他家乡绩溪县上庄镇余川村人文馆后,我不禁眼前为之一亮,受到启发后,我为家族高甸吴氏兴建祠堂,提出一个新的构想。
   在这种新型祠堂里当然要建一个较大的中心厅堂,堂中供奉列祖列宗的世系图表,以照片、绘画表示。绝不再用过去的牌位,但能收到比牌位更好地了解家世渊源、血脉相承的效果。
   我们传承家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必然要宣扬学习家族中先进人物的事迹与精神。比如,我们高甸吴族中近代著名历史人物吴汝纶,吴芝瑛等,就可以他们的名字建立一个小型陈列馆,在馆内陈列人物照片、传记、书牍、文物、纪念文章,供后人瞻仰观摩。
   还有历代乡贤,可专门建立一个乡贤祠,由各支房推荐有名望,为乡里乡外有裨益功德的祖先立遗容、名位。
   对于近代、当代烈士、英雄模范人物也应另辟专室陈列照片、生平介绍,以彰功德。
   有了这些专设的厅、堂,很自然地毋需再沿用祠堂之名,而可以称之为高甸吴氏人文馆,或高甸吴氏宗姓馆。
   总之,新型祠堂要除旧更新,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传承宗族文化,发扬先贤先烈的不朽精神,对后世子孙有教诲的功效。

                                                                

                                             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吴昭谦

     通讯地址: 安徽省地矿局4幢306室  邮编:230001
     电话:0551-64660727(O)  0551-64656547(H)
     电子邮箱:zhaoqian-w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