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旨在考证江南始祖宣公以上世系。 内容参照唐代《元和姓纂》,再加以相关内容以验证之。 宣公是江南的一大派系,因为其族大丁繁,遍及江南诸省,所以被奉称江南始祖。自宣公而上,一般认为追溯到唐太史兢公,这之间的七代人都属可信史,所以本文主要针对兢公以上的世系展开考证。 一、吳恢到吳兢之间世系。 据《元和姓纂》记载:隋代有—个名叫吳响的吳佑后裔。吳响生子叫吳臧,见于刘氏《行年记》。吳臧的曾孙便是著名史学家吴兢。 俗话说;尽信书不如无书。但倘若我能拿出证据来证明古书所载,是否又该另当别论呢? 据《新唐书》载,兢公乃汴州浚仪人,曾受封长垣县男(或称襄垣县男,此不深究)。而东汉吴恢家族就住在陈留郡长垣县,这仅仅是巧合吗? 当然不是,宋朝封爵之例,开国伯、开国子、开国男三等封县,开国公、开国侯两等封郡,常以郡望为封号,或相近的郡县。 所以兢公之所以受封长垣县男,就是由于他的郡望在陈留郡长垣县。也就是说,兢公就是陈留吳恢的后代。 这样的例证也多的是,濮阳吳氏吳令瑶被封为太子家令、濮阳郡公,吳澄官封驸马殿中监、濮阳县公。 河东郡公裴寂,封裴仁基为上柱国、河东郡公,如司马氏郡望为河内郡,所以司马光封河内郡开国侯、开国公。等等。 再者,汴州浚仪离长垣近的很,在战乱横生的南北朝以迄唐初,作为没落的陈留吴氏家族,短途的颠沛流离是很平常的。 至于恢公以下,恢幼子佑,《后汉书》有传,佑长子凤,官至乐浪太守,少子恺,新息令;凤子冯,鲖阳侯相。兢公而上,也只能追溯到曾祖吴响。至于吴冯到吴响之间的代系,就只能暂缺了。 二、吳季札到吳恢。 陈留吳氏,属季札一支的后裔。这是一致认为的。但我还是要考证一番,不过证据不是很足。《后汉书·吳佑传》记载,吳恢公在夸奖幼子吴佑时说过这一句:吴氏世不乏季子矣!从中国社会的习俗可知,汉人都喜欢拿先祖中有贤才者作榜样以激励子孙。所以凭这一句,可以基本认定吳恢是季札公后代。 至于吳季札到吴恢之间的各代人,又缺载了。待更多资料才能考证。
所以我的考证大致是:季札……吳恢-吳佑-吳凤-吳冯……吳响-吳臧-(某)-吳兢。 至于族谱中又出现的汉初芮公、东汉初汉公、晋猛公、隐之公、陈明彻公,我认为都是攀附。因为古史对于这些世系,一般正史都会提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