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普,三国魏医药学家,广陵郡人(今江苏淮阳)。字号及生卒年不详。吴普曾经跟随华佗学医,救活了很多人的性命。他擅长五禽戏,“年九十余,耳目聪明,齿牙完坚”。著有《吴普本草》六卷,又名《吴氏本草》,为《神农本草经》古辑注本之一。流行于世达数百年,后代有不少子书引述其内容,如南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唐代官修《艺文类聚》,《唐书·艺文志》还载有该书六卷书目。宋初所修《太平御览》,仍收载其较多条文。自此该书即散佚不存,清焦循有辑本。据辑佚可知,此书对本草药性的叙述较为详明,书中对某一类药常列述前代诸家关于药性的不同叙述,总汇魏晋以前药性研究之成果,又详载药物产地及其生态环境,略述药物形态及采造时月、加工方法等。但南朝齐、梁时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对其“草石不分,虫兽无辨”有所批评。
《吴普本草》在线阅读
http://zhongyibaodian.com/archives/9542.html
《吴普本草》是药学著作。六卷。魏·吴普撰。见隋书·经籍志》。《吴普本草》又称《吴氏本草》、《吴氏本草因》,6卷。《因原书已佚,药物数不确,清代焦循(1763~1820年)于乾隆五十八年癸丑(1793年)据《证类本草》中《吴氏本草》之引文,复以《太平御览》等类书,校正十余处,共得石药22种,草药98种,木药21种,禽兽药3种,虫鱼药15种,米谷药6种,果药3种,菜药4种,共172种。仅为《吴普本草》原书三分之一。孙星衍、孙冯翼辑《神农本草经》中附辑《吴氏本草》138条。尚志钧从《证类本草》和有关类书等辑成《吴普本草》,共得药物231种,其中玉石类33种,草木类143种,虫兽类28种,果类8种,菜类5种,米食类14种。
清·焦理堂有辑本,系从《证类本草》、《太平御览》等书中辑出。载药441种。每药论列正名、别名、药性、产地、药物形态、采集时间、加工炮制、功能主治、配伍宜忌等.对考察本草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讨论药性寒温五味良毒,最为详悉。兼述产地生境、药物形态及采造时月。各药大致以药名、别名、性味类集、产地生境、药物形态、采时、加工、功效主治、畏恶宜忌等为序,次第解说。
吴普,华佗弟子。七录著录:华陀弟子吴普本草六卷,旧唐志有“吕氏本草因六卷,吴普撰。”新唐志则作“吴氏本草因六卷,吴普。”可见“吕”字为“吴”字之误。後汉书卷一一二华陀传中有普之记事。蜀本草之陶序注曰:“普,广陵人也。华陀弟子,撰本草一卷。”嘉祐本草所引书传曰:“吴氏本草,魏广陵吴普撰。修神农本草,成四百四十一种。唐经籍志尚存六卷,今广内不復有,惟诸子书多见引录,其说药性寒温、五味,最为详悉。”本草纲目卷一:“吴氏本草,其书分记神农、黄帝、岐伯、桐君、雷公、扁鹊、华陀、弟子李氏,所说性味甚详,今亦失传。”
《吴普本草》大约著成于公元三世纪中叶,流行于世达数百年,后代有不少子书引述了它的内容,如南北朝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唐代官修《艺文类聚》,《唐书·艺文志》还载有该书六卷的书目。直到宋初太宗所修《太平御览》,仍收载较多的条文。自此该书即散佚不存,因而《宋史·艺文志》及《崇文总目》都已见不到本书的书目,可见宋代建国后不久,此书即佚。
药物知识的积累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本草专著的出现表明药学知识已经经过漫长的岁月,积累到了一定的阶段。最晚在汉代及魏晋之间,出现了一批早期本草著作,但这些著作大多早已失传,我们只能从现存的《吴普本草》中对其学术内容窥知一二。
药物数量较少、内容简单,是早期本草共同的、也是表面的特点。但在简单之中,又有不简单的成分。例如早期本草中的多数药物都有一个或几个别名,这些别名在早期寥寥数十字的药条中确实占了不小的比例。别名众多说明早期本草是综合各地药物知识而成的。例如《吴普本草》“署豫”(即山药)条载:“一名诸署,秦、楚名玉延,齐、越名山羊,郑、赵名山羊,一名玉延,一名修脆,一名儿草。”这一记载提示:众多的药物别名,来自战国时期不同的国家。早期本草之所以注重出示各种别名,就是为了方便各地用药者确定药物来源,交流药物知识。后世本草著作中,药物别名虽然也会不断地出现,但已经不是很显眼的内容。
与药物别名众多迥然不同的是,早期本草关于产地的记载却出奇的简略。从现存早期本草的佚文看来,似乎越是早期的本草,越难以记录药物在全国范围的分布。而越晚出的本草,产地的记载就越多。至三国时的《吴普本草》,具体地名就已经甚为多见了。本草产地记载趋于细致,说明随着国家的统一,人们对药物的分布、出产有了更多的了解。
理解早期本草著作是汇集各地散在药物知识而成,就更容易解释《吴普本草》中诸多托名(神农、黄帝、岐伯、医和、桐君、雷公、扁鹊等)的本草书在药物性、味、良毒方面的认识差异,甚至对药效认识的矛盾意见。例如《太平御览》在“桑”条引《本草经》云:“桑根旁行出土上者名伏蛇,治心痛。”
附,古代中国本草类书籍
《五十二病方》
《子仪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
《雷公药对》
《吴普本草》
《李当之药录》
《本草经集注》
《雷公炮炙论》
《唐本草》
《食疗本草》
《本草拾遗》
《石药尔雅》
《蜀本草》
《海药本草》
《食性本草》
《日华子本草》
《太平御览·药部》
《开宝本草》
《嘉祐本草》
《本草图经》
《证类本草》
《大观本草》
《政和本草》
《本草衍义》
《新编类要图注本草》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汤液本草》
《救荒本草》
《本草纲目》
《食物本草》
《本草崇原》
《本草备要》
《本草求真》
《法古录》
《本草纲目拾遗》
《新华本草纲要》
《肘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