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谱设置文化教育篇:OK 吴展明
——读广东《潮汕吴氏驹公史录》有感
从改革开放起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随着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姓氏文化和谱牒文化等研究蓬勃发展与深入,成果显著。这使得我族人越来越多的认识到:在姓氏文化和谱牒文化的长河中,吴文化或吴氏文化、至德文化等,源源流长,丰富多采,博大精深,它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
对于如何在族谱中做好吴氏文化这篇大文章,是当今族众,特别是谱牒界及其有关学者应着重考虑的一件大事。2002年底,笔者在《关于编纂〈统谱·文化卷〉的思考》一文中曾说过:“《统谱·文化卷》与吴文化研究(地域文化)有血肉联系的一面,是吴文化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吴氏文化的特点主要是血缘文化,它囊括神州大地和环宇的吴氏文化内容,远远超过了吴文化研究的范围。”正是出于上述这种认识,故近年来各地在族谱中设置文化教育篇的日益增多。如贵州三都《中华延陵吴氏迁黔谱》、海南《文昌吴氏宗谱》、浙江《苍南吴氏通志》、广东《潮汕吴氏驹公史录》等等。其中以《潮汕吴氏驹公史录》(以下称《史录》)文化教育篇的门目比较齐全,内容相当丰富,记述系统而能反映规律和特色,堪称当今族谱一篇“OK”之作。
一、设置文化篇,展示吴氏文化强项
潮阳位于潮州之南,面临南海,是祖国南疆一块美丽富饶的热土地。唐光启三年(887),吴驹自闽地晋江赴潮阳任县令,期满后落籍芦溪为开基祖,下传36世,至今有1100多年,子孙繁衍于粤东3市7县128个乡村,以及分迁其他地区和国外,约40多万人。其中,发祥地芦溪(包括今胪溪、胪岗、上厝三乡)现有3.6万多人,除上厝魏姓1500人外,其余均为吴姓。另外,迁居港、澳、台近3万人,还有泰国及世界各地近10万人,为著名的侨乡之一。这个“肇基芦溪为鼻祖,本支百世不迁宗”,为庞大吴氏家族发展史的特点,必然创建和留下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这是人类一笔宝贵的财富。
2003年3月,由吴氏驹公通书编委会编写与出版的《潮汕吴氏驹公史录》,以历史时间为经,以宗支播迁为纬,设源流、文化、教育、人物、海外5篇,还有序言集、名人题词、彩照穿插、后记,记述内容和表现方法独特,在503页的有限篇幅中约40万字,史料翔实,亮点闪耀,是一部难得的改革创新的好谱书。《史录》文化篇设家庙祖词、丘墓志、名胜古迹、历代名人诗文选四章。它虽然不是文化部类的全部内容,但它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文物古迹,底蕴丰厚 该篇共收录了文物古迹100处内容,少数为唐宋建筑或遗物,多数为明代建筑,以后多次修茸或重修。其中,有古亭、古庵、古庙、古寺、古园林等古迹18处,有唐、宋、元、明和清初古墓38座,有吴氏家庙祖祠44处。从姓氏和地域比较,潮阳吴氏各式各样的文物古迹之多,可能名列前茅。它既是吴氏先贤聪明才智和艰苦创业的结晶,是吴驹系1100多年悠久历史的见证,亦可供人凭吊、瞻仰,是联系与加强族谊活动的纽带,又是进行祖德教育的重要基地,以及开发旅游事业的重要景点。
其一、先谈谈“韩愈渡江亭” 谱载吴驹为了缅怀大文学家韩愈被贬为潮州而修建的。它几经沧桑,多次维修。1986年潮阳县长吴至锐题“后溪古渡”碑词,使渡江亭更为增辉。唐元和十四年(819),韩愈因谏迎佛骨一事触怒宪宗皇帝,被贬为潮州刺史。他离京时,以沉痛的心情写下了《左迁至蓝关示孙湘》诗①,最后两句是:“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弹指一挥间,一千余年过去了,当年被称为“瘴烟之区”的潮阳,如今已建成为欣欣向荣的城乡。如果韩愈在冥境得此佳音,那么他一定会邀友畅饮,举杯为新潮阳和渡江亭而赋诗高歌。
其二,从晚唐至1998年多次修建的“潮阳令尹吴公墓”,外管柱上刻着“让国亦称王,从此荆蛮沾德化;兴吴应作祖,顿教草昧起文明。”内管柱上刻着“一世祖风,三让美德,”还有明代墓道题碑等文物。其意义有二:一是传播吴文化,让泰伯的三让美德和开拓精神,世代传承于南疆;二是筑墓唐砖和墓道碑成了当今学者难得的考据实物。
其三,还有芦溪保生大帝紫霄宫,建于明洪武初年,为纪念道家真人吴本(读音韬)这位“医灵真君”而建。又有胪山古庙、胪溪天妃庙,为纪念泛舟救渔民而献出生命的林默娘(尊为天后圣母)姐妹而建,四时香火旺盛。包括祠宇在内的这些古建筑,都把屋脊建成船形。前者反映了吴氏族人受着道教的影响,后者反映了对海洋文化崇拜习俗。
第二、绚丽多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其一,由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演变而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也是丰富的。其中有北宋大观二年(1108)和隆兴二年(1164),由吴惠成、吴说父子出资修造的贵屿石桥,历900多年,至今完好。石桥建成后,方便民众,促进了贵屿街商贸发展,特别是文化繁荣。每年正月贵屿人在桥头搭设彩街,将民间书画创作汇集展销。四方八面民众涌至,海内外文人墨客慕名前来,人山人海,还有民间艺人登台表演,形成了全国闻名的文化彩街。举办这种彩街文化活动有些类似祖地无锡的四月惠山民俗文化庙会暨吴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活动,有数十支民俗文艺队伍游行演出,观众10余万人。
其二,在诗词和文选方面,《史录》收录了宋代“诗仙”白玉蟾(1194-1229)、大诗人杨万里(1127-1216)、明洪武进士周彦敬、江门学派名人吴响和海丰庠生吴子章等18位作者诗作21首(组)。其中修谱诗作有宋代陈经国《观吴氏先谱有感》3首,评价了吴驹“本支百世不迁宗”的家族史特色,赞扬了南宋进士吴慎重修族谱为“祖功宗德仙源庆, 赖有 先生始得传”的功绩。《芦溪歌》描述了吴驹肇基芦溪的生活环境,反映了人们当时的思想内涵。明正德时吴子章的《气慨参天》诗组②颂扬了吴应辰(?——1270)兄弟应宰相文天祥之号召,率族人誓死抗元,于五坡岭为国捐躯的英雄气慨。该诗组与南洋新寨应辰墓、浩潭应辰应桄、希大(造字:在‘大’字一横下面的左右各加一个‘百’)“神勇庙”一起,同为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此外,在文选方面收录南宋吴说、吴悦(举人),明代陈桄、陈江等古序10余篇,是研究驹公系族史和谱牒史的重要史料。还收录了吴响门生郑经哲、陈大器寄吴响的两封书信,对研究吴响其人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二、设置教育篇 突出施教为先
我们在族谱中所说的教育篇,主要是指由吴驹及其后裔捐资集资,以及贡献人力物力,或牵头兴办的教育事业。它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又是培植文化的工具,在任何地区、任何民族都不可缺。潮阳吴驹系,以及与潮阳吴驹系有关地区的吴氏教育,从唐代至今先后创办的有学宫、学馆、义学、社学、书院及近现代族人兴办的各类学校,共计20所,其中民国前11所,民国至今9所。从《中华吴氏大统宗谱》办公室归宗谱近800部来看,作为专门记述教育的并不多见。有的虽然设置了《教育篇》,但打开一看,内容非常单薄,看不出一个兴旺家族对当地教育事业的贡献,或者看不出该家族教育事业的发展脉络和特色。那么吴驹系兴办教育的特色是什么?
第一,以施教为先,舍得投资 北宋大理寺评事吴德昱卸职返乡,捐资和发动族人在长房祠堂旧址创办“追远堂”,培养了一代人才。南宋理宗时,吴椿(进士,河源主薄)禀承其父吴少颜晚年“扬祖德清廉为本,辅族里施教为先”的遗训,施田数百亩入石塔寺,置乡学,办社学,惠及族人和乡里。以后历朝历代办学不止。从上世纪改革开放以来,族人先后在海门、阿龙、河陇、洋美、洋溪、李者等地创办了可观的现代幼儿园、小学和中学6所。旅泰宗亲吴逸坚、吴成生捐资400多万元,兴建植秀、生成两所现代化的学校。更为突出的是上世纪90年代初,由胪溪村领导人员吴楚龙、吴联荣等牵头和带领族人及有关人士捐资集资2030万元,加上旅泰侨领吴宏丰(捐839万元)、吴娘锡(捐789万元)、其他吴氏侨胞共计捐2000万元,合计4030万元,兴建占地面积150亩,建筑面积4. 2万平方米 ,长 一公里 的芦溪教育村,由幼儿园、小学、中学三大部分组成的现代化学校,誉满神州。
第二,把支助学子入学当成族人应尽的光荣职责 宋代获“双郡马”之称的迪功郎吴少颜(1186-1250),晚年还乡,将朝廷赏赐的钱财,用于兴学和支助学子入学等公益事业,施田260亩入龙井渡亭桃花山接待庵,为学子往返接待及常住费用。其子吴大椿承父志,施田1360亩入石塔寺,置乡学,设社仓,以惠族里。如此大小事例,代代均有。民国期间,吴绍文、吴崇庸父子在禾皋上乡创办“四维学校”,除承担该校经费外,还长期免费给该乡吴、陈、高、曾四姓子弟入学。吴开利创办上厝小学,动用公蒸,免费给本堂适龄子女就读。改革开放后,民间助学奖学兴起,胪溪吴楚龙、吴联荣等集资230万元,侨领吴宏丰捐68万元,均作奖学奖教基金专款。
第三,敢于人先,站在教育改革创新前列 如果说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韩愈第一次在潮州兴办学校的话,那么隔了60年后,吴驹任潮阳县令时则在潮阳兴办学宫,开潮阳兴学之先河。从宋至明清几代,不管是办私熟、义学、社学,甚至开办书院,吴驹后裔均一路领先。清末戊戌变法和“五四”运动后,在“救亡图存”、“教育救国”等爱国口号的激励下,潮阳吴氏教育站在改革的前列,将所有的社学、书院等校名一律改为学校,改革传统僵化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开设符合时代潮流的课程,同时宣传革命道理,传播爱国主义思想,培养了一批批的实业人才、教育人才和爱国志士。特别是上世纪改革开放30年来,所创办的各类学校,率先走科教兴国和面向现代化大步前进之路,取得了举国瞩目的成就。以芦溪教育村为例,其中学拥有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和仪器室、语言室、电脑室、美术室、地理室、英文打字室、多媒体阶梯教育室、电教广播室、图书阅览室。据说,正在筹建名人和爱国主义教育室。体现了当代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教育事业的辉煌成就。
三、教书育人,著书立说,为繁荣岭南学术活动贡献力量
明初,程朱理学一统天下,后来导致理学日趋僵化、没落。面对这种现实,成化、弘治年间广东著名学者陈献章倡导“以自然为宗”和“学贵乎自得”的哲学思想,重视主体意识,开创了一代新风的江门学派。其弟子众多,其中有吴响。
吴响,字宗卿,号鲁庵,峡山都芦岗人,博览群书,学识渊博。于明成化年间(1465-1487)中举人,弃官为隐士,在潮阳田心镇创建“黄岗书屋”,又建东溪“月庭”,因此被尊称为“月庭(亭)先生”。吴响在钻研理学的基础上跳出理学,拜新惠“心学”大师陈献章(又称 白沙 先生)为师,他在讲学和著作中发展了陈氏的哲学思想,提出“学之所以贵在自强不息,而求日新”(见弟子陈大器《寄 吴月亭 先生书》),“初学贵在立志”,将倡导“博物笃志”和“切问而近思二者不可偏废”的主张(见弟子郑经哲《上 吴月亭 先生书》,激励了不少年轻之辈,至今仍有积极的意义。当时学者闻之,纷纷投其门下,钻研深造,高徒如春笋出现。万历廿二年(1594),吴从周创建海门“莲峰书院”,又称“忠贤祠”,一是奉祀文天祥、张奂、张鲁庵等忠义之士;二是授徒讲学,学子络驿而来,一些名士和官员也常来书院访问,题祠生辉;三是挑灯夜战,钻研《易经》等经史学问,在此完成了撰写《易经明训》、《六经会缟》、《海镜堂集》等三部著作。弘治年间,吴崇器(1456-1528)满腹经纶,才思敏捷,在其兄崇壁、崇麟、崇琰的支持下,创办桂屿“桂山学馆”,“受徒里中,师导尊严,训诲有方,率循规矩,得其学者,往往发迹巍科,若进士陈江、陈桄,皆其高弟”(据芦溪谱载)。
从以述可见,吴驹系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学术思想的活跃。特别是吴响、吴从周、吴崇器等学者利用他们创办的书院,传播其学术思想,培养了该地区一代又一代的精英。据《史录·人物篇》统计,从宋嘉定元年(1208)至清光绪年间,共有进士25人,其中18人是成化弘治年间以后的。从宋乾德四年(966)至雍正八年(1729)有举人19人,其中15人为明代以后中举的。潮阳文化在岭南文化中应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四、两点启示
通过阅读《史录》文化教育篇内容之后,感受颇多,不一一论之,这里仅谈两点启示。
第一点,三千多年前,泰伯把先进的中原文化(当然包括宗族文化)与当地荆蛮文化揉和起来,并吸收越、楚、齐等外来文化营养,从而创建了具有水乡特色的“吴地文化”,或叫吴文化,她像一颗璀璨的明珠,世代传承,光芒四射。从2006年4月以来,祖地无锡连续五年举办了“中国(无锡)吴文化节”,一届比一届办得成功,办得有特色。2009年围绕着“创新活动的吴文化节”和2010年以“展示吴文化当代生态”及“文化景观遗产保护”这一主题,举办多元文化活动,反映吴地文化特色,彰显江南文化底蕴,打造历史文化名城,建设文明无锡。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内20个省(区)市至德宗亲会代表、海外嘉宾、朋友,聚集鸿山吴文化广场,举行了隆重的祭祀开吴始祖秦伯公大典,充分显示了吴文化节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和凝聚力。
大尹公吴驹于唐后期开基潮阳芦溪,将吴文化、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融为一体。这一支繁衍生息一千余年的望族,顽强而持续地经营芦溪和潮阳地区,又不断吸取海洋文化的营养,创造了另一个具有水乡特色的潮阳文化,或叫潮阳吴文化。从岭南姓氏比较中,潮阳吴氏文物古迹之多,名列前茅。如果将这些文物古迹串联起来,进行开发建设,可以形成古建筑群、古祠宇家庙群、古墓群、古寺群等。笔者联想到,如果能利用这些文物古迹的优势,加上人文历史文化和民间多彩的习俗文化,可否由政府与民间相结合,举办比较大型的祭祀大尹公吴驹暨潮阳地区文化节活动,并开展多种主题不同的学术研讨会,如纪念驹公入潮1115年学术讨论会,纪念吴响×××周年学术讨论会等文化活动,以“包孕吴越”的宽大胸怀,把具有务实、开放、包容和创新的潮阳文化或潮阳吴文化特色的发展与繁荣,向前推进,大有好处。
第二,《中华吴氏大统宗谱》办公室有归宗谱几百部。其中有一部分是单一的世系吊线图,又叫线谱。世系是家谱的基本部分,也是衡量一部书是不是家谱的唯一标准。一部家谱,如果无世系,那就不叫家谱。但仅有这种单一的线谱是十分不够的。记得2005年3月间,福建原南平市副市长、《世界至德文化研究》编委副主任吴玉魁宗长在他的《浅谈编辑中华吴氏宗谱》一文中指出:“一个没有文化的家族,是一个落后的家族”。他接着又说:“一个没有文化篇的家谱,也是一般低档次的家谱”。笔者认为吴玉魁说的这番话有一定的道理。试想,如果一部族谱仅有单一的线谱(暂且不谈单一线谱存在的问题),而无序言、凡例、源流、里居简志、世系图录、吴氏教育③、文化④、人物、图照,附录⑤、后记等篇章,就像一棵大树仅有树干而无繁茂树叶和红花相配,岂能是生气盎然之树?!如果按照配套成龙的道理去拟定族谱篇目,那么今后编纂出来的绝大多数吴氏族谱就会一定能达到“竖看是一部吴氏历史,横读是一部吴氏百科全书”的编纂要求,这就是一部族谱的上乘之作。应该指出,编修这种门类比较齐全的族谱不能千篇一律,要从实际出发,看主客观条件是否具备。
最后,我们说《史录》设置了文化教育篇的作法是对头的,是“OK”之作,值得族人修谱借鉴与学习。但并不是说《史录》就编写得至善至美了。其实,这篇文化教育还存在着不少弱点,建议在今后修订中弥补不足,切实把《史录》编得更上一层楼。
让吴文化、吴氏文化、至德文化像一棵参天大树,枝繁叶茂,万古常青。
2010年4月写稿于无锡“中国(无锡)吴文化节”期间。
注释:
①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诗: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②吴子章《气慨参天》诗组:(一)都护气慨与天参,白发犹然困岭南;至死心甘无怨悔,临乱丧生尚羞惭;宝刀灿雪彰神勇,铁马嘶风忆战酣;千古美名应不泯,长随孤月照浩潭。(二)胸襟如混沌,天地总包罗;报国机谋远,勤王气慨多;声名垂竹帛,忠气贯山河;堪叹无阳寿,星沉于五坡。
③教育:内容包括兴建各类学校、家庭教育和社会(主要讲宗族)教育等内容。
④文化:内容包括文物古迹、谱牒编纂、著作概述、文学艺术、姓氏习俗等。
⑤附录:又叫综录、杂录、丛录等。它的容量很大,既可刊载族谱正文所需的珍贵文献资料,又可刊载那些无法归类的重要历史资料,还可设民间文化组织等门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