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军军长吴奇伟抗日史料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gohwu  文章来源:本站综合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2/15 23:49:06  文章录入:gohwu  责任编辑:gohwu
 

  吴奇伟,广东省大埔县人,保定军官学校第六期毕业,在同期毕业的广东同学有薛岳、黄琪翔、李汉魂、邓龙光等抗日名将。抗战八年吴奇伟驻守江防要塞五年,保卫“陪都”重庆。现摘录当时战地记者、特派员采访报道吴奇伟将军抗日战场的文章。

   上海政法学院教授王达夫-“血战淞沪的铁军”(1937年10月25日):铁军初到上海,正值日军陷我宝山后进迫江湾、刘行、庙朝行之时,敌势猖獗凶焰飞炽,故决予严厉打击,挫其锋芒,使其不敢轻易前进,当日寇籍海军之掩护挟其飞机、大炮、坦克车,以三个最精锐之师团以上的兵力猛犯我军阵地,我方摧毁其主力,乃用突击战术,猛冲猛杀,经三昼夜之肉搏血战,率将日敌击溃,并将其一部包围歼灭数千,使日军逡巡不敢前进。当时上海各报对于铁军冲锋陷阵猛勇克敌的记载及苏联大使馆陆军武官对我铁军冲锋陷阵骁勇善战的赞扬,我们将国内外对“铁军”赞佩的消息告诉军指挥官吴奇伟将军。

   我们为了要把那些可歌可泣惊天动地的抗战事迹真确反映到文化上,使全国同胞知而奋起,执戈卫国。于是我和郭沫若、谢冰莹及几位摄影记者到战地采访铁军首脑吴奇伟将军。

  广州日报特派战地记者司徒穗(1938年9月10日)-“吴奇伟将军在前线”:从前协助张发奎将军指挥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造成“铁军”之荣誉的吴奇伟将军,现在是第九集团军总司令统率“铁军”在抗日前线指挥,他在上海大场,刘行、安徽广德、宣城、河南陇海路、江西南浔路诸役,吴奇伟将军都参与指挥作战。每次都给敌人很大的打击,吴将军对日抗战的丰富经验,运用起来更加强了“铁军”主力不可破的信誉与作战必胜的坚强信念。在战地里,吴将军是用尽各种方法来动员民众,以配合军事动员的。吴将军任事吃苦耐劳的精神是为他一般的同事同学所公开钦佩的,在抗战形势紧张的现阶段中,我们相信他艰苦的奋斗,是必定能够取得抗战伟大的胜果。

  “沈钧儒谈南浔前线感想”-新华日报记者克寒(1938年9月):文化界代表沈钧儒、邹韬奋、王炳南先生等一行于“九一八夜出发南浔路前线慰劳”归来,特造坊沈老先生于其私邸,探访前线情况及慰劳经过,不待记者发问,沈先生却欣然盛赞前线将士之用命:他以“这一线将领之好,士气之旺,为抗战以来所罕见”,这样的警句来表示他对抗战前进之快感,接着他便畅举实例以证明其言论之真实。许多英勇战斗故事在人们嘴里相传播着,例如我们隘口守卫线的壮士抢夺敌人机关枪的壮举,某日乘敌人不备,相约由战壕跃出,突入敌人阵地孤军猛进,与敌进行肉搏,由敌寇手中强行夺得重机枪一挺,凯歌而归。这样的英勇行动,博得全军同志们热烈赞羡与上级特殊嘉奖。

  “吴奇伟将军谈南浔线战局”-东南日报记者孙家杰(1938年2月10日):在全国战局急剧转变过程中,南浔线独能支持了五月之久,这确实是一般人们心目中一个难解的谜。敌人从未敢轻进。为解此谜,记者特到前线去访问五个月来担负南浔前线最高军事指挥重任的第九集团军总司令吴奇伟将军,吴将军一个魁伟的体魄饱满精神,是一位极富威严的高级指挥将领。记者和吴将军见面致敬后,便谈到五个月来南浔战局,吴将军先述:由九江转进后,南浔形势及沙河战后,德星在西孤岭、瑞武路麒麟峰万家岭,以及德安城等战役胜利的经过情形,他详述胜利的因素,为一,地形优越;二,我官兵抱与阵地共存亡的决心;三,我采主动围攻;四,我士气旺盛,斗志坚强;五,民众奋起协助军队除奸。南浔线五个月来作战结果,统计敌人死伤总数为106松浦师团在沙河一带伤亡约1万5千人,万家岭一役伤亡约2万人,山下兵团和近卫师团在瑞武路各点共伤亡1万余人,德星线上101伊东师团伤亡1万余人,德安城里伤亡数千人,合计8万左右,约占长江战争中敌人死伤总数四分之一。大公报战地特派员秋江说:我们在瑞武路上完成了“台儿庄后之最伟大的胜利”。记瑞武路上之歼灭战,战地采访第九集团军总司令吴奇伟将军(1938年10月20日)。

   “鄂西大捷克复宜昌”:1941年日寇攻陷川鄂咽喉宜昌之后,大有溯江而上,窥湘鄂要道三斗坪之势。中央统帅都有见于此,乃将原江防司令部扩大为长江上游江防总司令部,将原江防司令郭忏调离,由六战区长官陈诚推举急调任第四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九集团军总司令的吴奇伟将军任第六战区副司令长官兼长江上游江防总司令。从四月下旬起,敌机对我江防阵地轮番轰炸,五月初,日敌发动了多点进攻宜都北洪家林子,敌用橡皮艇强渡被我军击退,虽有续犯,均未得逞,正面汉洋河之敌数千人分两路向我六十七师猛扑激战数日,我军伤亡甚重。宜昌正面之敌数千人渡江西犯遭我十三师击溃,旋后又在空军的掩护下猛扑,我长岭岗守军全部殉国。红花套渡江之敌向我沙套子要塞猛扑,我军奋力抵抗,激战数日,伤亡过大,而转移驻守战至中旬,敌我双方伤亡均大,我几处阵地相继陷落,敌曾一度窜入离总部仅数公里的黄陵庙附近,十三师伤亡惨重,师长曹金轮失去控制能力,向西溃退,当危急关头,吴将军率领总部人员急赴十三师驻地,隐住阵脚,亲临前沿指挥,当即调三十二军之第五师从江北岸调防到江南岸的落步岗、峡当口和高昌堰地区,作为江防保卫石牌要塞的决战部队,该师与十八军之十一师、十八师协同作战,调补十三师的建制以九十四军发动攻击战牵制敌人,另调第十集团军支援。
   激战到六月初,日寇遭我八十六军和其他守军誓死抵抗,伤亡惨重,在高昌堰、馒头咀和偏岩地区之敌,又遭我第五师、十一师和十八师有力的铁拳重击,死伤千余人,打得日寇无力再西犯;为置敌于死地,孙集团直捣宜昌进展神速,日寇深恐宜昌老巢有失,仓惶地率领残兵败将回窜宜昌城,那知老巢回不了,一场震憾神州大地,鏖战数月的鄂西会战,以我军大捷而告终,雄伟的石牌要塞三斗坪,在我战区官兵及江防军全体官兵浴血奋战下仍屹立在长江上游。
   鄂西会战克复了宜昌取得辉煌胜利,六战区长官部英明指挥、合力奋战之外,战区副司令长官兼江防总司令的吴奇伟将军运筹帷幄,驾驭战局,知己知彼,缜密部署,临危不惧和果断决策的指挥艺术,其功致伟,他的军事造诣,在当时的高级将领中,鲜有出其右者,鄂西会战胜利,吴奇伟将军获得了民国最高的青天白日勋章。(作者:吴天声当时任警卫营营长)

  2002年7月,湖北省作家黄世堂编写了历史纪实电视连续剧(18集)“石牌雄魂”记述驻守江防要塞“石牌”五年的六战区副司令长官兼长江上游江防总司令的吴奇伟,打破日寇西进入侵陪都重庆的史实。

参考资料  《武汉会战之万家岭大捷》



    黄琪翔是梅县将军(北伐强攻汀泗桥的四军,张发奎铁军中叶廷吴奇伟将星济济)
    在长江宜昌之战中,在强悍的日军攻击下,陪都重庆的大门最后才调四军吴奇伟 扭转战局。但在襄东追击战中,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率少数部队与敌发生遭遇战,壮烈殉国。是中国军人抗战中最高军衔的阵亡将军。
       黄琪翔所指挥的部队是杂牌军,第二十二集团军又是临时隶属,难以调遣。枣阳、襄阳、樊城相继失守后,黄曾愤慨地说:“若有当日第四军在手,我对抗战不至于毫无办法。”   
        枣宜会战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日本军队驻武汉的第11军对中国第五战区部队发动的一场作战,会战以日军占领宜昌而结束。再一次的,日军显示了他们的战力远胜当时的国府军,按第十一军的战报显示,该会战日军伤亡仅约7000人,与之相较,我军承认的战损为:阵亡36983人,失踪23000人,负伤50509人,如换算伤亡比率,日军投入56个大队,伤亡约占有效作战兵力的12.5%,可我军投入之兵力约54个师,概约38万人,伤亡高达总兵力29%,或是,有效作战兵力的45%!---毫无疑问,我军战败!经此一役,第五战区主力元气大伤,且重要性急速下降,直到抗战结束都没有恢复,换言之,日军的企图达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