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正月初九,吴文化的发源地,新区梅村,都要举行热闹非凡的“泰伯庙会”,弘扬泰伯三让天下的至德精神,纪念先祖开发江南的历史功勋。今年2月18日,又将迎来无锡首场乡村庙会。
泰伯庙会:
江南新年的第一个庙会
泰伯庙会是江南地区新年开春的第一个庙会,也是无锡诸多庙会中最具历史渊源和社会影响力的庙会之一。
相传,正月初九是泰伯的生日,而这一天也正是民间传说中玉皇大帝的生日;农历三月初三是泰伯祭日,也是玉皇大帝登仙日;民间又传说姜子牙当年是被泰伯收留,认作干儿子,随泰伯的妻子姓姜,后来姜子牙封神的时候,就是没敢封玉皇大帝。由此,民间后来就把泰伯认同为道教里地位很高的玉皇大帝,而民间也称正月初九这天为“天生日”,以天为尊的民间信仰也让泰伯庙会成了开春的第一个庙会。
或许这只是民间传说,但泰伯庙会起源于古代吴地先民的祭祀信仰,与历史典籍中一位有名有姓、有据可查的人——泰伯直接相关。3200多年前,商朝没落、周王兴替,周太王长子泰伯为避让周室王位,从陕西歧山一路南下,最后定居江南梅里(今梅村),将中原地区礼仪制度、农耕文明引入江南,开创了吴国五百多年的基业,源远流长的吴地文明由此发轫。泰伯“三以天下让”被孔子尊为“至德”,百姓尊其为“让王”,司马迁的《史记》将其列为“世家第一”。东汉桓帝为其建庙修墓。
为纪念泰伯的“三让”高风亮节和开发江南的丰功伟绩,每年正月初九,四乡百姓纷纷前来赶游泰伯庙,焚香参拜“让王爷”,世界至德宗亲十二姓氏之后裔纷纷前往梅村以各种形式归宗祭祖。每年有十万余人参加泰伯庙会,大街小巷被挤得水泄不通。
2007年12月,泰伯庙会被批准为第一批无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7月,又被列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泰伯庙会:从“文化搭台”到“为文化搭台”
2003年春节,梅村街道在新区管委会的支持下创新举办泰伯经贸文化节,以泰伯庙会为纽带,增加了经贸文化节开幕式、经贸洽谈会、高新产品成果展、经贸文化节文艺晚会、海外宗亲亲情联络等全新的内容,使传统的庙会风生水起、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