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市老屋畈吴藻溪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吴志刚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2/7 11:17:42  文章录入:吴志刚  责任编辑:gohwu
 

吴藻溪1904.4.23农历—1979.10)亦名涵、中村国雄,古市老屋畈人。父亲吴仙桂,是父亲第三个儿子。妻子王克诚,儿子吴维扬、吴念宁。民国12年(1923)起,吴先后就学于武昌楚材中学与省立国学馆,曾参加反帝大同盟,在楚材中学筹组同盟支部,任校学生自治会会长。民国16年(1927年)回崇阳,在青山铺、老屋畈、栎树铺等地组织农民协会、妇女协会。·一五事变后至开封,任冯玉祥军总部编辑股股长、宣传科干事。民国17 1928年)5月,日本帝国主义制造震惊中外的济南惨案,吴怀着满腔悲愤写了国仇何深?哀我官民无辜蒙大难;恶魔终自杀,看尔倭寇横行到几时!的对联,悬挂于开封追悼济南惨案死难军民大会主席台两侧。民国19年(1930年)冬,赴日本半工半读,入东京帝国大学、早稻田大学学习。同时参加日共青同盟、日青反帝同盟。民国22年(1933年)4月,被日本东京警署逮捕,囚三月,驱逐回国。后在北平设立世界科学社,发行《科学时报》,宣传抗日,宣传科学。·事变后南下,与共产党人张执一在武昌组织湖北战时乡村工作促进会。后再返崇阳,在家乡开办抗战学校,组织儿童抗敌服务团。民国271938年)年5月赴重庆参加编辑《新华日报》科学副刊,发起重庆自然科学座谈会,并以该会名义,在《新华日报》上多次发表致苏联、朝鲜以及英、美等自然科学家的函电,团结国际友人支持中国抗战。后又创办农村科学合作社函授学校,组织农村科学出版社,译印苏联书籍。皖南事变后,《新华日报》社被砸,吴带领青年慰问报社工作人员,参加周恩来召集的民主人士集会。西南学院在重庆南温泉建立,吴为该院董事之一,并兼任秘书。民国34年(1945年)129日,胡乔木、冯文彬、于刚、黄华、范文澜等代表延安各界青年,在纪念一二·运动10周年大会上向吴发出致敬信。信中说:先生十年来对青年爱国运动,曾作热情的指导与支援,今日中国青年又在为反对内战,要求和平,争取民主而进行艰苦的斗争,先生复以大无畏精神,仗义执言,伸张公理。远道闻之,实深感奋。民国36年(1947年)3月,蒋介石发出戡乱令。吴在中华学艺社年会上发言,反对内战、独裁,要求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同年8月,西南学院师生多人被捕,囚于渣滓洞集中营,吴向苏联《真理报》、英国《泰晤士报》及《联合国公报》投文揭露。布拉格国际人权保障组织曾邀请吴参加会议,因国民党政府扣发其出国护照,未能成行。

19499月,吴应邀出席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旋任政务院参事、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华东及沪郊土改委员会委员。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文化大革命中遣送崇阳原籍。1979年平反回上海,同年病故。吴是九三学社主要发起人之一,历任该社常务理事、上海分社组织委员会主任。在重庆曾参与发起中国民主宪政促进会,参加中国民主同盟,并任民盟总部设计委员。译著有《日本童话集》、《一年有半》、《续一年有半》、《苏联农村改造的理论与实践》、《合作论》、《近代合作思想史》等书。

吴逝世后,上海市统战部为他主持召开了追悼会,悼词对吴藻溪的一生作了很高的评价。吴藻溪少年时代参加革命,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为革命奋斗终身。他在创办西南学院时,将自己的全部存款和全部藏书捐给了学校。吴先生虽为学者、教授、哲学家,但更加热心从事爱国爱民的和平民主运动,是一位进步的社会活动家,常奔走于文化科技战线。他个性刚直,坚持真理,百折不挠;他博学多才,德高望重。处顺境而不骄,遇逆境而不馁;他坚定信仰,受冤受屈,遇苦遇难,矢志不移。当他被错划为右派,长时间监督劳动改造时,他说:我即使磨灭成灰,也是心向党中央,心向毛主席的。在极为困难的环境中,他仍不忘嘱咐子女,要坚决拥护党,拥护社会主义。他用他那支大笔,写下了无数篇掷地有声的文章,如投枪匕首直刺中外反动派;他以犀利的笔写下了对敌作战的檄文。他的光辉业绩,他的模范人生,他的战斗诗文,将在历史的篇章中闪烁着不可磨灭的光辉。

(《崇阳县志》1991年出版)(《走向世界的崇阳人》2005年 主编吴继光)

补记:今年吴先生逝世整整30周年,看到他历尽坎坷、艰辛的人生历程,不由热血沸腾。他的一生与我们伟大时代脉博紧紧相扣,他关心人民疾苦,祖国的存亡,并勇敢地投身其中,充当一名热血战士,是值得我们后人敬佩的民主志士。吴先生是我们吴氏族人的骄傲,他的作品长留人世,他的品德光照后人,我们吴氏子孙将永远铭记。吴藻溪宗亲,您该安息了!

吴志刚 于武汉名雅居

20096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