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三匾额 牵出两岸情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洪佳景  文章来源:泉州晚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2/3 15:31:00  文章录入:吴金全  责任编辑:gohwu
 

清朝三匾额  牵出两岸情

 

    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岁月洗礼与多方辗转,三块清朝匾额在德化县民间收藏爱好者的护送下,日前来到泉州市博物馆安家落户。这三件文物为:清同治槐香桂苑木匾额、清光绪熙朝逸叟木匾额、清光绪杖乡同赓木匾额。它们的发现,为印证台湾自古以来便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再添实物佐证。

    这可是三件不可多得的珍贵文物,具有较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泉州市博物馆馆长陈建中兴奋地对本报记者说,这是泉州市博物馆在今年的涉台文物征集活动中的可喜收获。

    据陈建中介绍,由于年代久远,三块匾额在民间收藏界中几易其主,近年由德化收藏爱好者许先生从江西省购回家中。在市博物馆的诸多努力之下,三匾额最终被征回馆中保藏。

    327,记者得以一睹三匾真容:它们静静地倚靠在白墙之上,面容苍老但神态安详。匾上那些或斑驳或清晰的字迹,似乎在诉说着曾有的厅堂显耀与名人风雅。经有关文史专家初步考证、判断后得知,匾额背后,牵扯出清朝政府渡台治台、开山抚番的历史人物和两岸往事。

开山抚番建古道

    1874(清同治13),日本以牡丹社原住民杀害琉球难民为借口,大举进犯屠杀牡丹社原住民,清廷立即派船政大臣沈葆桢以钦差身份来到台交涉并处理台湾防务,史称牡丹社事件

    事件平息后,沈葆桢力主开山安抚原住民,开始了开山抚番、教化原住民(时称生番”)的工作。清朝总兵吴光亮率队打通八通关古道,以竹山为起点经过鹿谷乡、信义乡,翻越八通关、秀姑峦山、最后到花莲的璞石阁,历时一年筑成,为指导山民开垦荒芜、耕田织布打通了交通要道。此后,吴光亮还用土著通俗语言编成《抚番书》,聘请教师,开办学塾,动员原住民学龄儿童学习文化,并率领军民抗击倭寇的侵扰。在沈葆桢、吴光亮等官员的努力下,土客籍居民矛盾日渐化解,原住民感德归化。

    从筚路蓝缕的开道历史回到现实中,吴光亮三字赫然出现在杖乡同赓木匾额的左侧,底下的同名印章亦清晰可见。在这块长2.18、宽0.65、厚0.02的木匾正中,阳刻楷书杖乡同赓四个大字基本被磨平,但依靠字形尚可辨识。所幸左、右两边阳刻竖行字较为清晰,左书钦命督办台湾后山开山抚番事务总理全台军务前令闽粤南澳总镇督都府镇守台澎等处地方挂印总镇记名提督加三级纪录十次诚勇巴鲁愚孙婿霁轩吴光亮,右书大德望刘府苼老尊内祖大人德配宋孺人六一同庆大清光绪八年岁次壬午仲冬月榖旦

杖乡指代六旬老人,语出《礼记·王制》:六十杖于乡。”“孺人原为古时妇人封号,也用于对妇人的尊称。中国闽台缘博物馆馆长杨彦杰告诉记者,这大概是吴光亮为其妻的祖母祝寿时的贺匾,匾中出现了吴光亮在台湾的官职,可为当年开山抚番的实证之一。据了解,八通关古道是全台所有清代步道中,唯一存留至今的一级古迹。在台湾,至今依然留有吴光亮万年亨衢的巨石题字一级其弟吴光忠具名献立的开山佑民佑我开山的匾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