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孔子曾盛赞吴氏先祖太伯为“至德也已矣”,从此,“至德堂”便成为吴氏的堂号,大济吴氏是太伯的后裔,因此,大济吴氏古民居的堂号也就含“德”字了,目的是要让“至德”家风世代相沿。
神秘古地道是大济先贤留给后人的千古之迷。古地道两壁下部分用鹅卵石墙基,上部分用平砖错缝纵间叠砌筑,顶部用若干块扇面形拱砖并列砌筑相互挤紧,形成高1.8米,宽.6米的拱圈。现发现七处古地道口,分布于大济村落约2万平方米的地下 ,从各地道口位置可推断出,古代道不止七处,但因历史的变迁,还有一部分地道口已被毁,被堆积层埋在地下,未能发现。据当地村民讲,前些年还出现因地道塌陷,猪掉入地道中的事。古地道有通往部分房屋内与通往村落边缘地带两种形式,地道的内部成网络状,相互沟通,构成巨大的地下村落,这在江南水网地带,确属罕见。据《吴氏宗谱 ·吴伸传》记载,部分古地道口亦建于明万历年间。现为庆元县重要历史文化保护单位,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意义和科学文化价值。
关于地道的作用,由于史料上并无记载,至今仍无从知晓。但民间的推测和传说却有不少,有说是富家怕劫而筑,有说是官家拒敌而筑,有说是妇女遮颜而筑,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猜测归猜测,我们将《吴氏宗谱》里仅有的一点蛛丝马迹介绍给读者,这与明假太子案有关。宗谱中有一篇“吴贞明为叔吴伸撰传”中述:叔伸于万历年间出任陕西苑马寺监政,因陕之源张村里有一民李尚迁,假称太子,暗中与奸僧陈应麟密谋,陈自称奉李太后密旨,寻访逃难太子……。被伸公识破,勘明正法,事后有涉嫌者诋毁伸公,伸公叹道:“功首难酬,谤语易兴”,逐挂冠而去,自号葆真子,取其园名叫“学圃”,开凿地道使“聿新堂”与“学圃”相连。但伸公筑地道究竟何用,宗谱中并无细述。
扁鹊卢医庙是大济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知道,扁鹊并非庆元人氏,而是战国时齐国人,这近乎“泊来”的东西为什么会在万里之外的大济立庙祭祀,与大济先祖有什么渊源?
原来,北宋仁宗皇帝关心民间疾苦,重视发展医学,首次追功封扁鹊为“神应侯”,并下令立庙祭祀。当时在朝中任“大理寺评事”的大济进士吴榖告老回乡后,创建了“扁鹊卢医庙”,纪念这位神医。但当时的原址并没有在这里。元惠宗至元辛巳年(1341年),又重新建筑了寺庙,就是现在这座寺庙。后几经修建,形成了现在的规模。
神坛上的扁鹊卢医木像,他手足一如常人,能屈能伸,如遇庙会大济村民便抬着卢医绕村游行,游行时卢医圣像不穿朝服,只穿青衣小帽,令人倍感亲切。后人因景仰这位神医,四时都有人前来拜祭,求医问药。在香案前还有一个处方号签筒,里面装有100支号码签。这100支签码,大部分都是用药处方,经专家、学者研究论证,确认这100多个处方用药分量适当、具有充分的医学道理。其中有6张无药处方,就是《史记》中记载的“六不治”症:骄恣不论于理,一不治也;轻身重财,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适,三不治也;阴阳并,脏气不定,四不治也;形羸不能服药,五不治也;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这岂是治病,而是“治人”,从另一层面反映了当时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
大济还有许多重要遗迹,如接官亭、迎旨门街、古井等,等待你去探索、去怀想;大济还有许多凄婉的传说,等待你去凭吊、去感悟。我唯恐自己文思不敏,不能把厚重的大济、凄美的大济、引人入胜的大济推荐给大家,只能用这些笨拙的文字向八方嘉客发出诚至的邀请:大济欢迎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