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修华陂碑铭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吴楚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1/1 22:32:59  文章录入:吴志刚  责任编辑:gohwu
 

 

译文:

重修华陂碑铭

进士文林郎崇阳县知县是南海人名士曾

进士文林郎浮梁县知县本地人叫龚叔贲

华陂在崇阳县城南面二十五里,圣人山前面史家垱一带。陂是横筑在河中用以挡水的小堤,它阻断流水的作用最大。然而当水患来临时,那些种田的农民搬沙石,垫柴木,上百人要辛苦十天才能完成。而一年之中一次、二次,有时多次修堤,有时刚刚修好,一会又决堤,甚至早上修堤,晚上河水就干了。一般农民都认为这样的事由来已久,无可奈何啊!(简介华陂工程屡修屡毁由来已久)

万历七年(1579年)我等来到华陂,看见河水被冲成三股,而每股分成几条沟渠,远远望去,流水把田地分成许多纵横交错小沟渠,而用以挡水的小堤则完全荒废了。父老乡亲们争先恐后地对我们讲:“不修防水堤的责任完全是我们自个儿造成的啊!而吴文学、吴楚才决意为民兴修水渠。”旧志曾介绍修好华陂可灌溉田地三千八百余亩。我们又命人重新丈量后,得知可灌溉田地七千九百四十亩多。由此规定每户分五十亩地,有能力的领导者每户可分五十三亩。落实到每条水渠有专人来管理,并且发布令命:各户应按期修水渠,违者坚决惩罚,各位责任人应秉公办事,违者翻倍惩罚。吴文学亲自带领农民拥护、执行并按期表彰。

后来我和郑尉再次来到这里,父老们又因祭祀之事请求说:“官方公共的地,祭祀应由政府承担,堤上可种树,以防被水冲垮,它们不作为学田来摊派,行吗?”以前曾报平上里称夜二字,标记有遗漏之地,因为郑尉在登记中忽略了。而我与郑尉通过审查后得到一十六亩五分七厘,一年可收租粟十石四斗九升,可赎回以前所交学田租粟十石四斗六升八合。上报督学派遗曹公郡守刘公,核实几次后,发文将以前的地归之华陂。并且还清理出本地隐藏的渔者、新迁来者,地二十五亩五厘四毫,一年可交粟一十五石四斗五升八合,田二亩,一年可交谷三石。后又得到平上里崑字,标记河沙沉积造成的地新淤地一十八亩二分六厘三毫,一年可交粟十石二斗三合,前后相加一年共得粟二十五石七斗一升,谷三石。办事人收入、支出清楚明白,到时候监督管理的差役杀猪宰羊并置酒来祭祀庆祝,详细账目有二本:一本在官府,一本在民间。有这样的成绩、功劳,并非从我开始。众人云:自唐尹温更改约定宋令,张公赞叹陈公仲微(陈仲微),明令李公,才得到现在的安宁。从古到今,代代都有这种作法,他们排除困难前进,直到现在才落实到有确定的户籍登记,这来之不易呀!(详细介绍治理水患,清理田亩的具体办法及功绩)

有好的办法,无需督促善良的人;真心为民办事,是因为不忘国家的兴衰。有了许多好的官员,国家的疆域才有保障。不能不考虑人民的各种生活的困难。把别人的粮食作为他们自己的粮食,而任由不良风气发展,对于这种无法管理的局面,我们能安心面对吗?父老乡亲们采集石块请求将修华陂一事记录下来,以求流传久远,开始我推辞。不曾想今年来尉要走,碑文已刻好,不能不立。我也念及与吴文学五年来经办此事一定要做到有始有终,以便弄清过去,考察将来。于是写下此文。(闸述重修华陂的意义)

郑尉山阴人校对  

典史来尉名芮岳池人立碑

举人吴楚才撰文        公元一五八三年五月     

(翻译:吴志刚 ;指导修改 :吴咳珠、周启志2010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