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氏家谱首次亮相其家族成为全国姓氏中一支旺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gohwu  文章来源: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4/12/10 22:59:23  文章录入:吴卫东  责任编辑:gohwu
 
[center]吴氏家谱首次亮相其家族成为全国姓氏中一支旺族 [/center]   中新苏州网11月22日电:(郑正恕)苏州泰伯111代世孙吴贤萍女士珍藏的吴氏家谱《至德志》,在苏州市规划重修泰伯庙前夕首次亮相公众。20余册家谱清晰展示了泰伯后裔3100多年的传承脉络,4000万吴氏家族的庞大传世家史可见一斑。   目前残存的苏州泰伯庙位于阊门内西中市下塘街250号。一千多年前,五代吴越王钱鎏在此选址建庙,至今未有更迁。吴贤萍女士家宅与泰伯庙仅一墙之隔,其父亲吴福盈曾任该庙宇主奉祀,后因香火寥寥而隐退。2000年,吴老去世前曾嘱告女儿,一套由他保存的吴氏家谱《至德志》秘藏于家中。今年,苏州申遗大会成功举办后,市政府决定规划重修泰伯庙,吴女士从木夹板中取出家谱,并将它们首次展示在苏州地方志办公室、苏州大学及当地媒体前。   专家指出,吴女士珍藏的《至德志》第一卷卷首,有康熙四十四年康熙皇帝南巡时,给泰伯庙御笔亲书的“至德无名”四个大字的拓片,还有乾隆十六年间乾隆皇帝巡视泰伯庙御笔亲书的“三让高踪”拓片。家谱的第九卷为吴氏世系图。据记载,始祖一世为泰伯和仲雍,在家谱上,可以看出泰伯无后,其后裔均为泰伯之弟仲雍一脉。建苏州城的吴王阖闾就属仲雍后裔。吴女士本人也是仲雍之孙叔达长子的嫡系后裔。她称,听长辈说这套祖传下来的家谱,可能是在清代统谱编纂时重新编的,将这套家谱公之于众,希望能为重修泰伯庙提供参考。   公元前560年,周王朝长子泰伯自中原来到江南,他束发纹身,率众历经奋斗,不但开创了博大精深的吴文化,而且通过代代繁衍和扩展,使吴氏家族成为全国姓氏中的一支旺族。   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