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滕秀才桥头提诗吴祥达得一知己
吴祥达在广东省任陆军提督期间,曾到家乡聘用过两个私人秘书,第一个秘书如前文所述,是他老家隔壁村,山南村的方来仪先生。第二个秘书叫滕品三,小名东海,字惟金,号发魁。生于清同治六年(1867),卒于民国四年(1915)。淳安进贤乡(今千岛湖镇)中坪村人。清末秀才。从小习五经,通诸史;诗文歌赋,一一新颖,工雅尽致。童试时名列前茅。生平耿直,慷慨起伧,无娇不矜。
滕曾在本县云溪乡(今宋村乡)担任过私塾教师。光绪三十一年(1905),因赌博输钱,无力偿还,年关催债,咄咄逼人,无奈之下,他写下了纯属乌有的“三无”产业文书契约。大意曰:产业士名,中坪村前,长蛇坂,波浪丘,计田一亩二分,今愿立杜契给云溪宋某,以抵赌债云云。第二年春,东窗事发,滕秀才觉得无脸见父母妻儿,瞒着家人,抛弃妻子,远走他乡。谁知这一去却成了不归之路。
滕品三育有六男一女,加上父母健在,靠其一人教书薪金,确难维持家计。吴祥达将军回家探亲时,曾经口头邀请滕到广东军府做事。滕也早有打算到广东投靠老乡吴祥达将军门下,混个一官半职,以养家糊口,只是一时找不到机会。此事一发,恰好成全他下决心,抛下诸念奔赴广东。
滕离家时,衣袋里仅存三个铜板,五个铜钱,一个文弱书生,走遂安(今淳安),开化、经衢州、过江山,翻越仙霞岭,进入了大山横亘,交通闭塞,人烟稀少,山高林密的福建省。一路上攀缘崇山峻岭。越急流险滩;在绵延几千里的山路上,栉风沐雨,在荒山野岭间跋涉,前不着店,后不见村,乞讨无门,饿上几天是常有的事。几经风沙雨露、饱受暴晒寒冰,饥寒交织、病魔缠身,惊吓屈辱。经过整整一年的苦难,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广东潮州府。
滕品三到了潮州,住进一个破败不堪的大庙里,由于三百多个日日夜夜,他晚上害怕月黑风高;白天害怕人憧憧;说不尽的孤寂、恐惧和迷茫……长途跋涉,成年累月的乞讨生活,感到筋疲力尽,全身酸痛,不吃不喝,倒头就睡,一睡就是三天三夜。一觉醒来,睁眼一看,这个破庙的规模颇大。从庙堂的种种旧痕劣迹看来,这个庙大概建造于宋代,可以想象当年香火极旺,杞典也极为隆重。庙名叫天后宫,也称天妃宫。神为女性。为护海之神。大殿内正座为天妃,北有“眼光娘娘”,南有“子孙娘娘”,西有“百子娘娘”。另供有南海大士,大殿的凤尾殿内供有“兼管乳食宫官”、“救急施药仙官”、“散行天花仙女”、“按司大人”。中殿内供有王灵宫,还有“加恶”、“加善”、”千里眼”、“顺风耳”、天宫的四侍从,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余外,还有灶君殿,关帝殿、火帝殿、财神殿。天后宫内还供有五大家牌位,五大家为“狐、黄、白、柳、灰”,即狐狸、黄融、刺猬、长虫、老鼠。到庙里进香祭拜的香客特别多。
天后为护海之神。传说海潮来时,福建莆田县循州地方有一个叫林默的女子,生前多次于海上救人,死时年不到三十,由于当地居民多靠出海打渔为生,时舟船简陋,常遇不测风涛,便把林默敬为神明,称为神女、龙女,祈求有灵,能化险为夷。于是,林默在民间便成为海上保护之神了。元代晋封林女为“护国明著灵惠协正善庆显济天妃”。故我国沿海地区,都均建有称为“天妃宫”的大殿。清康熙三年(1664),又晋封天妃为“护国庇民昭灵显应仁慈天后”。天妃宫,民间也称“娘娘宫”。
滕品三虽然到了潮州,但不知吴祥达军营的具体地址。滕在潮州城内沿街乞讨,辗转街巷尾多日,由于语言障碍,人生地不熟,连续十几天,毫无结果。一天,他乞讨回庙休息,路过庙旁的水塘边,他无意倾身向水塘中张望,看到自己水中的倒影,发现自己衣着褴褛,蓬头垢脸,体瘦如柴。自己已成了一个地道的乞丐形象。这样的乞丐,怎是有人知道吴将军的军营地址,也不敢或不会告诉他。于是,他决定必须改变自己的乞丐形象,恢复旧日的穷教书匠的面貌。
第二天滕品三拿着他十几天沿街乞讨来的铜钱,角子、到旧货摊上买了一套最便宜青布长衫和一双旧布鞋,乘早春中午暖烘烘的太阳,到破庙旁边的水塘中认真地洗了一个澡,脱掉那褴褛不堪的破衣服,换上了刚买来的旧青布长衫,穿上了旧布鞋。到理发店里理了头发,梳洗了发辫。基本恢复了昔日乡村穷教师的模样。尔后,又到潮州街上转了好几天,还是没有打听到吴祥达将军的驻地。
一天,滕秀才来到潮州府城东的广济桥。桥是东西向的,拱桥的两端各有三个骑在桥身上的四柱八角凉亭。凉亭里有卖茶水的、有卖瓜果糕点的,还有卖字画的。此时滕秀才灵机一动,心想,或许从卖字画的老先生嘴里能打听到吴将军的消息。于是他走进凉亭,先是看了看墙上的字画,然后走到老先生的身旁,同老先生相互寒暄之后,便同老先生聊起了字画的事儿。老先生听了滕秀才一些有字画的知识之后,感觉此人乃是字画行家。两人越聊越觉得投机,有点故友重逢之感。于是老先生拿出纸笔,要求滕秀才留个墨宝手迹,滕也觉得这是显示才华的极好机会,拿起笔来在摆好的宣纸上写上:“学而优则士”,五个行书。老先生一看连声叫好:“清秀端庄,风骨有劲!”。
此时,老先生转过身来,主动问起了滕秀才的身世,滕秀才也觉得机会来了。就把这次他来潮州寻亲会友的原因和目的如同竹筒倒豆一般地说了出来,并请求老先生帮助打听吴祥达将军的住处。
老先生说:“此事不难,再过几天,就是清明节,此地有举行庙会的习俗,相信吴大将军或家人定会路过此桥,出现在人群之中。那时滕先生只要写张字条挂在桥头的醒目处,定会有好消息。”
清明节的前一天,滕秀才早早就来到了广济桥桥头的凉亭里,同卖字画的老先生两人站在桥上仔细观察桥头周围环境,寻找最醒目、最容易让人发现的题字地方。确认桥头凉亭的侧面最能引起桥上行人的注意,是桥上行人最醒目的地方。到傍晚时分,滕秀才就在凉亭侧面墙上题写上:“千里乞讨到潮州,高山流水觅知音。”十四个碗大的字。落款为:浙江严州府淳安县滕东海。
第二天,即清明日上午,吴祥达夫人平氏坐着轿子,随带丫头路过广济桥,只见桥头上站满了许多人,轿子过不去,只好下轿步行,走到桥的北端,抬头看见桥亭侧面的墙壁上,提有两句诗,下面落款是浙江严州府淳安滕东海。平氏看后默默地记在心中。
下午,平氏回到军营官邸,第一件事就是告诉丈夫说:“老爷,今天我在广济桥头凉亭小憩时,看见墙壁上有个淳安老乡题写的两句诗,‘千里乞讨到潮州,高山流水觅知音。’这诗写得好,通俗易懂,而且书法出众。”
吴祥达听了夫人话,高兴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说:“是中坪滕秀才,滕东海来了。”吴将军连官服也来不及穿,马上吩咐马夫备马,带上亲兵快马加鞭,真奔广济桥头。吴祥达到了广济桥头,三步并作两步走进桥头凉亭,用淳安土话大声高喊:“滕秀才!滕秀才!”滕品三连忙站起来,跑到吴将军面前,紧紧握住吴祥达的手,激动得留下了热泪,连声地说:“总算找到您了!总算找到您了!”
原来三年前的秋天,吴祥达因大哥时新病故回老家吊丧,到进贤村看望姑妈。滕品三也去丈母娘问候。两人曾会过面,拉过家常。谈论国事,很是投机。最是吴祥达喜欢的是滕品三有个绰号叫东海龙王,家乡人都不知其名,只称其绰号,而吴祥达在广东的主要军事工作是驻守海防,吴祥达迷信思想较重,他认为滕品三不仅学问好,赞同孙中山的民主思想,而且其绰号东海龙王,这对他驻守海防颇为吉利。曾经口头高薪聘请滕品三到广东军营为其办事。滕品三也因家庭子女多,吃口重而打算到广东赴聘,以济家计,又因家中父母年事已高,一时不能成行。
从此,滕品三就成为吴祥达将军的幕僚兼任私人秘书。月薪纹银五十两(清末绿营士兵月饷四两银)。军中一切文告书信、文稿均出自滕品三之手,专为吴将军镇守南海出谋划策。滕品三早就接受了孙中山先生的民主革命思想,他到潮州之后,为吴祥达就爱国联军利用广东陆军提督之身份,暗中支持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活动增添了更大的思想、精神力量。
民国三年甲寅(1914),淳安大旱,七个月未下点滴雨水,农田龟裂,禾苗枯焦,籽粒无收,民不聊生。农历十一月,滕秀才收到妻子方静女写来的家书,方惊知家乡遭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父母双亡。他心急如焚,茶饭不思,一病不起。从小读圣贤书,受孔孟思想熏陶的滕品三,在病中常常念道:“父母在,不远游。父母在,不远游。”是年十二月初三日,客死于广东汕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