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故园情结深又长 祥达衣锦还家乡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相思河边…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11/23 11:11:56  文章录入:w8884876  责任编辑:w8884876
 

 

二十一、故园情结深又长  祥达衣锦还家乡
       
吴祥达从一个讨饭、放牛的穷小孩,后来高升为将军,并荣任广东全省陆军总督。其发迹的原因,在他的家乡流传着两种说法:
       
一种说,吴祥达在广西清军中当火头兵(炊事员)时,一天他送饭到军队前线阵地,在回来的路上,遇上了一个被清军打散的绿林土匪头子,被吴祥达抓住了。那土匪头子肚子饿得荒,向吴祥达讨吃的,吴祥达因小时讨饭出身,知道肚饿的难受,就把挑在肩上的饭桶。菜盆放在路旁的地上,让他吃那留下的剩饭剩菜。那汉说:讨来的饭,比自己家烧的好吃。我小的时候讨过饭,那讨来的可香,一碗饭三下五除二,一下子就吃光了。又说他原来是太平天国军中的一个小头头,吴祥达一听他在太平军当过兵,兴趣来了,因为吴祥达虽然现在在清军中当兵,但对太平军还是很有感情,很同情太平军的失败。就同土匪头子多说了几句。最后,那土匪头子请求吴祥达放了他。吴祥达出于对太平天国军人的同情,也同情眼前这位小时候同自己一样讨过饭的绿林好汉。也就放走了他。后来,只要清兵打着字进剿的旗号,这土匪头子就不向清军开抢,躲得远远的。吴祥达也因此有功,步步高升当上将军。
       
另一种说法是,吴祥达在平海盗时,放走了海盗头子金勾大哥。后来,金勾大哥为报答不杀之恩,只要看见吴字号帅旗,就逃避躲开,让吴祥达不废一枪一弹,取胜回师。种种传说,无不有一定的道理,但事起有因,而查无实据,应以本文前面叙述为准。
       
就吴祥达这次剿海盗来说,突然在夜深人静的发起进攻,双方在荒岛上开火,打得轰轰烈烈;但双方无一人伤亡,而缴获的战斗胜利品又如此丰富。不得不使人认为这事从中定有蹊跷。也正是通过这次战斗,吴祥达被清政府:诰授荣禄大夫,广东全省陆路提督。同时荣授精勇巴图鲁。并誉封为振威将军。
       
光绪十一年(1885)春,吴祥达回到了阔别二十六年,日夜思念的家乡浙江严州府淳安县桥西田中村,时年吴祥达三十六岁。
       
他带着随从亲兵(卫兵)一百余人,到了淳安县城,将随从亲兵安定在驿站。他脱下了将军服,换上了便衣裤,只带一个贴身的亲兵,前往田中村,田中村离县城二十五华里。
       
吴祥达到了田中村,见整个村容村貌,已非他儿时记忆中的那样。但山还是那样的山,田还是那样的田,村中的路还是那样坑洼狭小。村里的住房低矮破旧,景象萧条,荒莫冷落,毫无生气。乾隆年间建筑的高大有天井的楼房延老屋,几乎不存在了,三开间的小民房却增加了许多,这村容村貌是变好了,还是变坏了呢?吴祥达自己也一时回答不上来。他凭着儿时的记忆,去寻找自家的老屋,全村走了两个圈,没有找到,他心中有些着急了。最后,他安定一下自己的情绪。沿着记忆中的进村老路,终于确定了自家老屋的位置。
       
老屋已变成一堆瓦砾,上面长满着杂草,堆放着柴木杂物和稻草。稻草堆上,有两只小花猫,在暖烘烘的太阳底下,懒洋洋、甜蜜蜜地睡大觉。旁边的枯杂草中,一只大公鸡咯嗒咯嗒地带着四五只母鸡在啄食。眼前的一切,使他茫然不知如何是好。
       
他决定找村中的长辈,打听一下大哥时新的下落。吴祥达在村中东走西找。突然看见,在一小茅屋前的稻草堆边,坐着一个老头儿在晒太阳,那老人低着头,闭着眼睛在打盹。吴祥达谦卑地走到老人跟前,用他那二十多年没有说过,生硬的家乡土话对老人说:老人家,这个村里有一个叫吴时新的人住在哪儿?那老人睁开眼睛,看了一看眼前这个个头高大的年轻人,是一个不认识的外地人。然后回答说:不知道,我们村里没有听说过有个叫吴时新的人。其实,这个老头就是吴祥达要找的大哥吴时新,因为在旧中国的农村,平时交往大都不叫大号正名,只叫小名或奶名或绰号,所以连吴祥达的大哥也不知道自己的正名叫时新,而此时的吴祥达,因二十余年没有见过大哥了,也未能认出这个老头就是自己二十多年来,日夜思念的大哥吴时新。
       
吴祥达离茅屋,一边走路,一边在想:用直接找吴时新的方法可能行不通。因为时隔二十余年,我与大哥彼此外貌大有改变,我不认识大哥,大哥也不认识我;我幼儿时就离开家乡,父母去世时虽然到过自己的家,那只有几天的时间,村里人根本不认识我。我父亲为长毛所杀,此事家喻户晓,如果我用自我介绍的方法,说出自己就是当年被长毛杀掉的某人的小儿子。也许就能很快地找到大哥。
       
于是吴祥达改变了原来的方法,来到一户有天井的老屋前,举手扣大门,出来开门的是一位白发苍苍,手柱拐杖的老人。老人先开口问:客官,你找谁?吴祥达马上回答说:老公公,您老是否还记得二十多年前,本村有一个被长毛杀死的吴汉贵(吴若传小名)的事?
       
老翁仔细地打量了一下吴祥达,然后说:知道啊!吴汉贵是我的堂兄,你打听这个事干么?

       
这时吴祥达高兴地说:原来是堂叔,我是汉贵的小儿子祥连,十岁时为长毛掳去,现在在广东当兵,今天特来认亲。

       
老翁听了吴祥达的话,当时惊呆了,好一会儿说不出话来。然后,挺了一挺神,激动地说:原来是本家后生,快进屋说话,快进屋说话。老翁连忙喊儿媳妇倒茶送水,安定吴祥达坐下。

       
老翁名叫若淮,已是古稀之人,在兵荒马乱的年代里能活下来,十分不容易,吴祥达的父辈之中,也只有吴若淮活到今天。若淮老人问吴祥达说:传说你已被长毛掳去杀掉了,现在能活着回家,这是吴氏家族祖宗的阴德,是天不灭根啊。说着,哽咽而泪下。此时,吴祥达的情绪也很激动,流着眼泪,一一回答了老伯的提问。
       
叔侄两人谈话气氛正浓的时候,儿媳妇来喊吃中饭,老伯提出到餐厅吃饭,边吃边谈。于是吴祥达站起来,扶着老伯到餐厅,回过头来对贴身亲兵说:一起到餐厅吃中饭吧。
       
三人步入餐厅,刚坐定,老伯问吴祥达说:随你身边的这位先生是谁?吴祥达的亲兵突然站起来施礼,并对老伯说:奴才是吴督军的贴身亲兵,我的任务是保证吴大将军的安全。

       
吴若淮老人听了这话,又一次被惊呆了,站起身来,手举酒杯,呆若木鸡地站着,不说话。吴祥达连忙走过去,同亲兵一起,左手扶住老人的背,右手在其胸前轻轻地按摩拍打,若过了半分钟,老人才慢慢地缓回气来,说:我不是做梦吧?吴祥达对老伯说:是真的,不是做梦。

       
接着,老大伯喊儿媳过来,吩咐儿媳赶快通知全村姓吴的人,说我们吴家出了大官了,吴祥达是振威将军,是广东督军。特别要告诉吴祥达哥哥新新,叫他赶快来见亲弟弟。不一会儿,祥达的哥哥时新来了,两兄弟一见面,都同时说:我们已经见过面了。

       
这时,正是中午时分,下地干农活的都纷纷回家吃中饭,一听说是吴祥达在广东当了大官,回家探亲,大家连家也不回了,先来吴若淮老人家中看看吴祥达其人。不到几分钟的时间,吴若淮老人家门口的晒坦上站满了乡亲们,大家都延伸着脖子,抬起了脚跟,寻找吴祥达的容颜大貌。吴若淮老人高兴地端来了一条四脚方凳,叫吴祥达站在凳上,说几句话,吴祥达不好意思推委。站在方登上对乡新说:亲人们,大家中午好!见到你们,我非常高兴!我小的时候叫祥连,现在改名祥达,今天我从千里之外的广东,特来看望大家。我离开大家,已经二十六年之久了,在这二十六年之中,我天天想念家乡,想念乡亲们,连夜里做梦也想念着。

       
乡亲们渐渐散去之后,吴祥达随着大哥来到这小小茅屋,即时新的家中,大哥至今还是独自一人,没有结婚成家。两兄弟在家交谈了一个多时辰之后,兄弟两人商定,后天到父母坟上祭拜,吴祥达一看天色不早,就告别哥哥,回县城白塔桥下驿站休息去了。

       
当天晚上,吴祥达的堂伯吴若淮老人召开了吴氏家族长者会议,提出后天要隆重举行祭祖仪式暨迎接吴祥达将军回乡探亲事宜。
       
吴若淮老人说:吴祥达十岁被太平军掳去当兵,吃了不少苦,这苦命孩子今天能活着回家,是我们祖宗的阴德所至,而吴祥达又在广东当上了将军,荣任广东省陆军提督,俗话说:文到尚书,武到督,当上了最高的武官,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也是济峰吴氏家族历史上一件了不起的大事,这是我们吴氏家族的光荣。是一件光宗耀祖的大事。所以我们全村大家出钱,来一个锣鼓喧天,爆竹齐鸣,隆重而热闹的祭祖和迎接吴祥达将军回故里的活动。与会者都表示同意。吴时新插话说:祭祖活动要隆重一些,要用全猪、全羊、全鸡作祭品。大家生活都不富裕,钱不用大家出,吴祥达会掏腰包的。
       
第三天,吴祥达穿上了将军服,腰佩将军宝刀,乘坐八抬大轿,一百多名亲兵全副武装,前呼后拥地来到了田中村,全村百姓早已等候在村前的大路两旁。一时锣鼓,爆竹齐鸣,热闹非凡。祭祖仪式在长岭上吴氏宗祠中举行。晚上,吴祥达在祠堂大厅中举行了宴请全体村民的宴会。宴会结束时,吴祥达按吴氏嫡亲、旁系、他姓三个等级分发大洋,吴祥达嫡亲本家每人三块大洋,旁系每人二块大洋,他姓每人一块大洋,不分男女老少,人人统统都有一份。借此机会,还重重地感谢长岭上当年杀了自己唯一的一只老母鸡,用鸡皮给他大哥治枪伤的吴大妈,给了吴大妈十块大洋。

       
接着,吴祥达同大哥商量,修父母的坟墓和祖父母的坟茔。要求在当年清明节期间树好碑石。还初步商定:建筑官厅一幢、四面朝堂的住房一幢,田中村口石拱桥一座,修筑三十华里的茶园石板大路,即以田中村为中心,上通桥西镇(五华里)下达县城(二十五华里)用五年的时间完成。经费全由吴祥达一人拿出。并商定了置买田产百亩以上的计划。
       
过了几天,吴祥达开始追忆他童年讨饭,放牛到过的地方,带着四名贴身亲兵,从田中村出发,沿着他当年走过的讨饭谋生路,漫游了湖山天乐观、奎星桥观音阁、临岐山范村灵祐庙、千亩田大明寺等。还特地到十八都枫桥坞,他放牛的东家拜访胡大亨的后人,并到胡大亨坟上烧香祭拜。这些举动,都说明了吴祥达讲义气,重感情,不忘记他流浪时曾经帮助过他的大小恩人。
       
顺着出访的路,还走访了亲戚朋友家。航头茂合外婆娘舅家;哥哥吴时新的第一个放牛的东家王万载老人家,枫桥坞吴老伯家;甘田村姐姐家。此外,还专程到过歙县山角里村芳大爷家;到过宁国笕竹坑老大娘家等等;总之,凡在他讨饭流浪时给予他帮助的人,他都一一不忘记。他对身边的新兵们常常讲韩信不忘漂母食的故事。
       
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最忌讳别人说及讨饭、流浪的事;吴将军却喜欢给他的部下讲自己儿时的讨饭、流浪的经历。他常对部下的战士们说:
       
讨饭,是生活所逼,是迫不得已而为之,但讨饭对人的成长,成熟有好处。在讨饭的路途中,有人投来了同情的目光;也有人投来了蔑视的白眼。这让人体味到人间的炎凉,社会的不公,人情的厚薄。教育人如何待人接物,学会做人的道理;
       
讨饭可以磨练人的筋骨意志,白天风吹雨打日头晒,晚上饥寒衣单饥蚊子咬,尝尽人间酸甜苦辣,使人学会在逆境中如何生存自救。
       
讨饭是一种艰苦跋涉的旅行,它既危险又艰苦它走村问俗,访镇寻风。讨饭是最廉价的旅行活动。
       
讨饭还可以让人学到政治、社会、经济、历史、地理、民族、民俗、心理、建筑、园林、风景、地质、美学、文学、艺术等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让人很快地成熟起来,这就是所谓的穷人的孩子早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