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曼青:出席十八大的吴姓代表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杨玉华、…  文章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11/6 11:58:04  文章录入:gohwu  责任编辑:gohwu
 

创新动力源自国家使命——访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38研究所所长吴曼青院士

 

    新华网合肥5月3日电(记者杨玉华、余晓洁)“我们是国防科技工业的国家队,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肩负的使命!”这是吴曼青院士最常说的一句话。

    31岁获“申仲义雷达奖”,32岁获“中国青年科技奖”,44岁就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曼青目光炯炯,思维活跃,谈吐风趣。一说起工作,整个人立即激情四溢,斗志昂扬!

    作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38研究所所长,国家一类骨干雷达研究所的负责人,近年来,吴曼青和他的团队在我国重大装备研制和新型雷达系统研究中,取得一系列重大技术突破,打破了我国重大装备发展长期受制于人的局面。

    我军某重大装备的研制,在技术引进上一度遭受重重阻挠。“我们一定要争口气,突破关键技术,弄出自己的东西来。”吴曼青铿锵有力地对自己、也对团队说。

    2002年,吴曼青团队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关,成功研制了中国第一部该型装备。然而,他们并没有就此停步。2005年,吴曼青又率先提出采用全新体制发展该型装备的新思路,并部署团队进行关键技术攻关;2008年,吴曼青亲自担任总设计师,团结协作、集智攻关,仅用三年时间就完成了研制工作,实现了从芯片到系统的全面创新,标志着我国该项雷达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发展该型装备的主动权,被牢牢掌握在了中国人自己手中。

    军队领导和业内专家一致认为,这一项目取得了丰富的自主知识产权成果,在雷达发展史上罕有先例,十分难得,是我军武器装备创新发展的范例。它为我军立足国产平台、发展先进装备,闯出了一条自主创新的路子,必将对我军信息化武器装备的发展起到积极的带动和先导作用。

    “只有将归宿定位到国家需求上,技术创新才能迸发出最大的活力,获得奔腾不息的生命源泉。”吴曼青团队始终将中国在雷达技术方面的空白点、制高点作为创新研发和产业布局的方向,力争“思想上领先一步,方法上率先一步,实践上抢先一步”。

    早在2001年,吴曼青根据经济社会和现代军事发展的需求,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技术作为38所重要的技术发展方向,组织精兵强将开展研究,并很快取得进展。事实证明,正是这一前瞻性研究,为我国在雷达成像技术上迈入国际先进行列奠定了基础。

    2008年,我国试图引进雷达测图系统,遭到拒绝。吴曼青主动请缨,仅用一年多时间,就成功研制了我国首套机载雷达测图系统。系统投入使用后,首次获取中国西部横断山脉11万平方公里雷达影像,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雷达测绘技术的国家之一。

    2008年汶川大地震期间,搜寻失事直升机组一度陷入困境。西方国家断定:“中国人的技术手段是不可能找到失事机组的。”危急时刻,吴曼青毫不犹豫地接受了搜寻任务。他带领团队,一连几个昼夜高强度工作,利用雷达技术成像5700平方公里,确定了疑似点,指挥部据此找到失事直升机。

    在大力推进具体技术创新的同时,吴曼青的思维并不拘泥于传统的雷达技术发展,而是延伸到更为广阔的领域。

    “雷达技术的发展,不能仅仅局限于雷达技术突破本身,而要为雷达寻找更为丰富的平台,发挥雷达更大的功用。”吴曼青说。

    于是,他将目光瞄准了浮空平台。一个传统的雷达研究所研究浮空器(依靠较轻气体产生的浮力升空的飞行器),这在很多人眼里显得不可理解。吴曼青不仅做了,而且支持这支浮空器研发团队先后研发了包括国内第一个定型浮空器产品在内的系列产品,使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成功研发大型浮空平台的国家。部分产品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期间出色完成重点安保任务。

    多年来,吴曼青和他的团队成功实现多项雷达技术从体制到关键技术、从部件到系统的自主创新,迈进世界先进水平行列。38所自筹资金研制的某型雷达,在试验期间成功观测到“天宫-神八”对接和分离,探测距离1800公里,连续跟踪1300公里。他们还成功研制了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魂芯一号”,打破国外高端数字信号处理芯片对我国高性能计算领域的垄断……

    这是一支骁勇善战的国家队。2001年以来,吴曼青和他的团队先后取得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内的部省级以上科技成果105项,获得专利72项。在编国际标准5项,编制国家标准35项,国家军用标准25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