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上旬,一批石人石兽先后在无棣县韩家村出土。经无棣文物专家鉴定,此石人石兽系无棣县“海丰吴氏”祖茔石像生。据当地群众反映,解放前,韩家村附近的数座吴氏大墓旁,石人、石马、石狗、石狮、石羊、石龟等石刻保存得较为完整。解放后,吴氏祖茔逐渐被毁,特别是在“文革”期间,墓前安设的众多石像生或被毁或被埋。
什么是石像生?石像生(又称“翁仲”)是帝王陵墓前安设的石人、石兽,其主要作用是显示墓主人的身份、等级、地位,也有驱邪、镇墓的含义,是皇权仪卫的缩影。墓前安设石像生,开始于秦汉时期,此后历代帝王、重臣沿用不衰,只是数量和取象不尽相同。在清朝,二、三品以上的官员可立石马、石虎、石羊各一对。那么,“海丰吴氏”家族墓地怎么会有如此众多的石像生呢?据《吴氏族谱》载:“十世吴永孕、十一世吴自肃、十二世吴象默、十三世吴绍诗葬韩家村附近”。又据《无棣县志》、《吴氏世德录》载:“吴永孕、吴自肃、吴绍诗均贵为一品大员,吴象默二品”其实,“海丰吴氏”家族不仅出了这四个大官。自清顺治至宣统,历十朝,计260余年间,“海丰吴氏”出了一品官6人、二品官9人、三品官2人、四品官5人、五品官18人、六品以下62人,以及翰林3名,进士9名,被称为“贤官世家”、“进士门第”、“儒林翰院”。
“海丰吴氏”在无棣落户生息
明朝永乐二年(1404),“海丰吴氏”始祖吴士安携妻张氏、带子吴高治从直隶省永平府迁安县(今河北省迁安市)南门里千里迢迢来到山东省济南府海丰县(今滨州市无棣县)东南关村,盖起了几间草房,开垦了几亩薄田,从此定居下来,子孙繁衍。
俗话说得好:故土难离。那么,吴士安为什么要背井离乡跑到人生地疏的海丰来过日子呢?
原来,吴士安是东汉大司马、广成侯吴汉(?—44年)的后裔。元朝元统三年(1335),吴士安的祖父吴传从安徽省休宁县璜源村迁居元朝大都(今北京),任翰林院宣使。后来,吴传官至户部员外郎。明朝洪武元年(1368),明朝开国军事统帅徐达攻克大都城,元朝灭亡。吴传脱去元朝官服,换上百姓衣服,携带着吴士安的父亲吴汪社和吴士安兄弟六人逃到迁安南门里,过起了隐姓埋名的日子。
明朝建文二年(1400),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燕王”朱棣对皇太孙朱允文继承皇位不满,便以“诛奸臣,清君侧”为借口,发动了“靖难之变”,也就是民间俗称的“燕王扫北”。“靖难之变”使河北、河南、山东等地的百姓惨遭杀掠,逃亡殆尽。北方大地,人烟荒芜,十室九空。于是,明成祖朱棣在明朝永乐二年(1404)下旨移民,补充畿南地区(今海河以南、沿南运河两岸的河北省东南部,以及山东省德州市东部地区)人口。当时,吴汪社一家也在移民范围之内。圣旨如山。除了吴汪社的四子吴士义被允许留在迁安南门里原籍以外,吴汪社的长子吴士安、三子吴士爱、五子吴士智和正在文安(今隶属河北省廊坊市)建筑城池的次子吴士豹先后奉旨举家迁往山东海丰,六子吴士旺南迁河北盐山。从此,吴氏五兄弟分散齐燕之界、渤海之滨,各自立村。再以后,留在迁安南门里原籍的吴士义之子吴高崇和吴高仁在吴士义亡故后,又迁入盐山立村,形成了“海丰吴氏”及其以外的六大支脉。因长门吴士安居海丰县东南关村,历史上就将吴士安这一支俗称“海丰吴氏”。
岁月如流,白驹过隙。六百多年过去了,自从“海丰吴氏”始祖吴士安在海丰扎根落户后,世代以耕读为业,凭孝悌传家,已下传了二十五世,人口约八万人,涌现出吴永孕、吴自肃、吴象默、吴绍诗、吴垣、吴坛、吴式芬、吴重憙等科贡仕官达百人之多,以“一方望族”著称齐鲁。
“海丰吴氏”发迹奠基者吴永孕
吴永孕(1609-1694),十世,字绳甫,号耐翁,明代痒生(秀才),一生救困扶危,仗义疏财,热心地方公益事业,做了大量积德行善之事。85岁高龄的吴永孕去世时,乡邻百姓无不悲伤地说,善人亡矣!
吴永孕虽学识渊博,然屡次科举都名落孙山。心灰意懒的他放弃科举仕进念头,在故里海丰一边耕作一边敦促子孙习儒读经。当时,吴永孕家业贫薄,常无隔夜米。可是,这丝毫也阻挡不住他对两个儿子以科举入仕的渴望,并将重振科场的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他常对夫人杨氏说,就是砸锅卖铁也要让孩子们上私塾求学读书。
吴永孕长子吴自肃“生而颖异,就塾日记数千言甫能文,下笔辄擎长老”。15岁那年,他以《成人不自在》为题写了一篇文章,轰动十里八乡。漫卷诗书喜若狂的吴永孕用他那布满老茧的手抚摩着吴自肃的头,欣慰地说:“肃儿,为父虽饱读诗书,可屡试不中。我们‘海丰吴氏’要光宗耀祖,就靠你了!”于是,吴永孕在劳作之余更加忘我地检查指导吴自肃的功课,讲字义、文义、经义,练“对课”,习写“八股文”,并取出先辈时贤文章不厌其烦地向吴自肃讲解。同时,四处访求名师硕儒,精心教诲。吴自肃曾经深有感触地说:“不孝之滥厕儒林,得力于庭训者实多。”后来,吴自肃不辜负他父亲的一片苦心,17岁即补博士弟子员,24岁在学宫月科“三试皆冠军”,25岁以第56名中举人,35岁中进士第21名,殿试二甲第35名,以自己骄人的学习成绩,振兴了吴氏家族。
父因子贵。吴永孕教子崇儒重文的心血非但没有付诸东流,而且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凭吴自肃被朝廷封为奉政大夫、云南提学佥事,并以嫡曾孙吴绍诗赠荣禄大夫、刑部尚书,贵为一品,彰显于世。
“海丰吴氏”崛起第一人吴自肃
吴自肃(1630-1712),十一世,字克庵,号在公,吴自肃长子,清顺治十一年(1654)中举人,康熙三年(1664)科进士,授职江西万载知县,官至山西河东道布政使司参议加一级、诰封朝议大夫,以嫡孙吴绍诗官晋赠荣禄大夫、刑部尚书。
吴自肃步入仕途后,能征善战。康熙十二年(1673),江西“三藩之乱”期间,大小数十战,时任万载知县的吴自肃每战必亲临指挥,战功卓越。他还常常指挥士兵练习行阵,颇有成效,使贼寇不敢凯觑,报得觊觎一方安宁。康熙三十六年(1697),山西发生了中条山张化金之变。吴自肃单骑深入反民山寨,讲解“顺者昌,逆者亡”的道理,许多反民请求宽大处理,事件得以圆满解决。康熙皇帝曾赞扬吴自肃说:“真乃忠臣良将也!”吴自肃忠贞善政,蒲州发生涝灾时,吴自肃连夜勘察水势,组织民众修建蓄水排水设施,使数千顷灾涝之地恢复为良田。而后,隰州、灵石等地发生灾情,他昼夜查看,捐俸煮粥3个月,救活百姓上千人。
作为“海丰吴氏”第一位进士出身的官员,吴自肃非常重视文化教育。他在江西万载任知县五年,重兴教育,恢复学堂,亲自给诸学子讲授扶国爱民的道理。吴自肃升职离任时,万载县的百姓为其捐建讲堂,匾额曰:“南棠岘石”。万载县的百姓还为他建名宦祠,颂其功德。吴自肃以云南提督学政职在云南主持乡试期间,侧重选拔寒门学子,大开读书之风气,“以齐鲁文章,抗颜倡导,更拔其士之尤者,出资饩俾主讲席,率其子齿诸俊秀肆业焉。”吴自肃回山东海丰时,当地百姓夹道挽留,并为其建生祠,供奉在云南河东名宦祠中,刻石以歌颂其德。吴自肃补任山西分守河东道时,捐俸银倡修蒲州文庙,又捐俸银六百两增建郡城书院,亲自为生员考课。“萁学宫共成说礼敦诗之美,拓讲堂而殿课兢进贤书”(《崇祀河东名宦录》)吴自肃病逝后,被列入山西河东名宦,以示奖励。
吴自肃继承了其父“崇儒重文”的优良品德,在朝为官时不但非常重视对自己所辖子民的文化教育而且也非常注重吴氏家族的科举试艺,他亲自作《作文家法》指导吴氏子孙试艺:“尽题之相,穷文之形,巨细综该,条理贯彻,如彼大匠引绳切墨,莫不方圆合度,长短协宜,虽有智巧,罔或逾越。”
自从吴自肃成为“海丰吴氏”第一个进士后,极大地鼓舞了吴氏家族“以文教兴家、以科举入仕”的热情,吴氏子孙纷纷以吴自肃为榜样,刺股悬梁,奋发读书,以期科举取仕为官,家族兴旺发达。如此,吴氏家族渐渐地步入科场崛起之路,随吴自肃之后,又先后出了吴象宽、吴坛、吴熙曾、吴侍曾、吴式敏、吴式群、吴式芬、吴峋等8名进士,享有“祖孙父子兄弟叔侄进士之家”美誉。
“海丰吴氏”重心人物吴绍诗
吴绍诗(1699-1776),十三世,吴自肃嫡孙、吴象默(吴自肃四子,以子吴绍诗官,敕封文林郎、晋赠资政大夫、刑部右侍郎;以孙吴垣官,累赠资政大夫、兵部侍郎、广西巡抚,续调湖北巡抚;赠司寇,二品)长子,字二南,号蚁园,诸生,官至江西巡抚、吏部侍郎加尚书衔,位极一品,诰授荣禄大夫,谥恭定、谕祭葬。
吴绍诗与他的两个儿子吴垣、吴坛是吴氏家族振兴的重要人物,不但出任封疆大吏,身居显位,更以多年在刑部供职的经验和精通法律,备受乾隆皇帝的器重和恩宠,入载《清史稿》。
“雍正二年,世宗命京官主事以上、外官知县以上,举品行才猷备任使,即亲戚子弟不必引避。时绍诗世父象宽官湖北黄梅知县,遂以绍诗应诏,引见,分刑部学习。”(《清史稿》)吴绍诗在刑部浙江司学习三年后,“以办事明练”留部继任,办理湖广司事,并“以执法明允,受上知遇”。(《无棣县志》)在刑部,为人谨慎机敏的吴绍诗对自己提出了严格要求,“刑名动关民命,事无大小,必悉心讲求,有所见必商之同官,先进折衷既定而后呈堂。”吴绍诗在刑部期间,专心致志地学习、钻研法律,逐渐成为一名熟知法律条文、通晓量刑断案的法律专家,并精通刑名之学,特善奏议,许多重案和紧要章奏皆出自他之手。他在刑部累计任职近30年,先后任过刑部主事、郎中、侍郎、尚书等职。在任《大清律例》纂修官时,首创律例《名例》两卷,为《大清律例》奠定了基本框架。吴绍诗为官忠君爱民,多有创举,特别是因在法律方面的造诣和杰出的法学才华受到乾隆帝的赏识而成为其肱股大臣。乾隆四十一年(1776)秋,吴绍诗病逝于海丰,终年78岁。乾隆帝钦敕碑文,并于吴绍诗忌日命山东分守济东泰武通省驿传道李燕论祭奉其灵,赏赐祭品羊五只、酒席十桌、烧纸二万八千张,题赠“恭定”。
吴垣(官至二品,诰授资政大夫,祭葬)自幼勤奋好学,年少时跟随着父亲吴绍诗学习吏治。吴绍诗在刑部编纂律书《名例》,他因精通刑名之学担任了《名例》的编校。吴绍诗任刑部郎中时,按规定父子亲属要回避,不得在同一衙门内任职,但吴垣却被乾隆皇帝特批准在刑部内任职,不用回避。吴绍诗被提升为刑部侍郎时,吴垣的胞弟吴坛正在刑部任右侍郎。这时,乾隆皇帝又特别下诏,吴垣本来就是特调在刑部任职的,因而也不必因其父为侍郎、其弟为右侍郎而调出。一年后,吴绍诗调任吏部侍郎,吴坛继其父任刑部侍郎,吴垣才为了回避胞弟被调入吏部任职,但仍在其父手下做事,这在清代都是少有的现象,可见皇帝对这个法律世家的恩宠。乾隆五十年(1785),时任广西巡抚的吴垣进京参加“千叟宴”,乾隆帝赐酒,称赞道:“汝父当日清正,汝与汝弟皆能办事。”并赐御制诗刻杖、如意朝珠朝衣等物共28种,极尽荣宠。不久,吴垣调任湖北巡抚,因日夜操劳,积劳成疾,于乾隆五十一年(1786)二月殁于赈灾任所。朝廷为了表彰他实心治灾赈,下诏曰:“湖北巡抚吴垣,自简任封疆大吏以来,操守谨饬,办事奋勉,上年查办赈灾事宜,实心经理,茈闻溘逝,深为轸恻,所有应得恤典该部查例具奏,赐祭葬如例。”
吴坛(官至一品,诰授光禄大夫)继承家学,曾经先后在刑部任职20多年,有着丰富的法律知识和实践经验。吴绍诗第一次被提升为刑部侍郎,按照朝廷父子亲属的回避制度,时任刑部郎中的吴坛本应改任其他衙门的职务,但是乾隆皇帝认为吴坛办事明白敏捷,特别下令吴坛不必回避,继续留在刑部任职。当吴绍诗第二次任刑部侍郎调任吏部侍郎后,吴坛继任其父任刑部侍郎之职。吴坛继承家学父业,对刑名法律颇有研究,著有《大清律例通考》三十九卷,为清朝法制史“扛鼎”之作。吴坛勤政爱民,鞠躬尽瘁,且断案公正无私,明察秋毫,审理过许多大案、奇案、冤案。其中,他奉旨在金坛查办文华殿大学士、首席军机大臣于敏中家产一案时表现出了卓越的才华。乾隆四十五年(1780)八月,因操劳过重,吴坛病逝于江苏巡抚署衙,年仅57岁。境内百姓恸哭:“我吴民无福而丧我慈父母也。”朝臣惋惜,并高度评价其一生:“折狱唯良,仰符天理,俯切人情,性刚真而心乎仁者,紫庭诚不可及也。”
“海丰吴氏”文化宗师吴式芬
吴式芬(1796-1856),十七世,吴坛嫡孙,字子苾,号诵孙,道光乙末年(1835)“两榜进士”,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浙江学政加三级,诰授光禄大夫,一品衔,赏戴花翎,国史有传,是清代著名的金石学家、考古学家以及我国封泥的最早发现者和研究者。
道光十八年(1838)五月,吴式芬奉旨召见,及七月八日,遂有补授江西南昌府遗缺知府之命。吴式芬在谢恩时,道光帝说:“汝并无一人保举,看汝尚可学习,是以命汝出外任,学习办事断不可染外官习气。”是年十月,吴式芬到江西补南安府知府。从此后,吴式芬辗转河南、直隶、贵州、陕西、浙江等地为官。官非显达,然宦迹遍及大半个中国。吴式芬为官二十余载,忠君爱民,清正廉明,有“贤官”之称。鸦片战争爆发后,吴式芬临危受命,坐镇南安筹措粮草。他从容不迫,措置裕如,为清廷取得暂时的抗英斗争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大扬了国威。“南安为入粤孔道,时夷船犯,顺驶入广东内河。上命靖逆将军奕山帅师往剿,以南安为后路,粮台巡抚钱宝琛檄布政使赵炳言与式芬总其事。式芬布置井井,军需得以无误。”(《无棣县志》)吴式芬任南安知府时,南安风俗或惑于风水或务为厚葬或苦无葬地,境内多停柩。吴式芬恺切晓谕,更捐廉置义山,期之以时月,使各营葬事。于是,积年停柩一旦得安土者盖千数百家。吴式芬擢升河南按察使时,豫省旱灾,抵省接印视事时,奉上谕拨帑银三十万两,赈恤灾黎;在贵州布政使任上,楚匪李沅发扰及粤西毗连黔境要隘,于是亟筹防剿,而支度维艰。黔省藩库向无存项,吴式芬细加核稽,不得不移缓济急。虽为暂时权宜之计,而毫无滥用黎民安堵;任陕西布政使时,以倡捐军饷,赏戴花翎。兼署按察使时,陕省“贼”焰愈炽,剿“匪”所需饷银俱预为筹备,又潼关等处各隘口添兵练勇,以及派委员弁巡察奸细,其口粮之费、薪水之资,皆斟酌付给,不使或缺。又屡次奉旨设法筹饷,以济外省军需,凡出入簿书无虑百数十万,必亲手钩稽,巨细无遗。盖陕省库款本足支销,而至此亦万分支绌矣。这时,吴式芬目睹时艰,忧愤莫释,以致肝病复发,肢体无力,延医服药,时止时发。咸丰四年(1854)59岁的吴式芬“有旨来京引见”,奉旨以四品京堂候补,补授鸿胪寺卿,旋授浙江学政。咸丰五年正月,吴式芬在杭州接印,复奉旨补授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充乡试监临官。同年十一月,积劳成疾的吴式芬因病陈请开缺,得旨俞允。时因浙省劝捐米石,嗣以捐助京仓海运粳米,加三级并赏给祖父母、父母及本身妻室正一品封典。咸丰六年二月,吴式芬买舟北归,四月抵海丰。八月初九,被授光禄大夫。诰称:“奉天承运 皇帝制曰:吴式芬,艺苑鸿才,禁林硕望。早登华贯,久推玉尺之英。副领容台,雅称冰衡之美。淑民风于清逊,彰国教于休明。特焕殊荣,以昭新渥。”十月初八,吴式芬病逝,享年61岁。临终前,他告诫子孙:“我无所系恋,故此心常处于泰然,尔辈但读书守分,志存忠厚而已。”
半生做官一生做学问的吴式芬,做官有“贤官”之称;做学问,“艺苑鸿才、禁林硕望”,有“硕学通儒”之誉。吴式芬“幼年即酷好金石文字”。嘉庆十三年(1808),13岁的吴式芬就读黄州时得父乙爵拓本。从此,他与金石结下了不解之缘。吴式芬一生著述颇多,有《金石汇目分编》、《陶嘉书屋钟鼎彝器款识》、《双虞壶斋日记八种》、《海丰吴氏双虞壶斋印存》、《<寰宇访碑录>校本》、《昭代名人尺牍》、《唐宋元明人摘句》、《缀锦集》、《陶嘉书屋诗赋》等等。其中,二十卷的《捃古录》按照州县编制目录,共录自商周至元代金石文18128种;三卷九册的《捃古录金文》共考释商周至元代有铭文的钟鼎彝器1329件。此两部金石学名著,对金石文著录之多和诠释之精均超过前人,为清末以来的金石学家所推崇和引证。《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如此评价《捃古录》:“凡吴氏以前,各家金石并录之目,从未有如此目详且备者。”清光绪刊本的《捃古录金文》卷首载王懿荣《国朝儒臣撰集古金文成书奏呈》:“御览仰祈圣鉴事:窃臣籍隶山东省海丰县人,前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臣吴式芬所集《捃古录金文》一书专集成周以来钟鼎彝器款识,多据原器精拓本及相传旧摩本收入……盖自宋明以来,诸家谱录集摹古文之多,无逾于此者……”吴式芬不但是著名的金石学家还是著名的封泥学家,他凭借对古代历史和古文字的深邃造诣,断定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印范”的铃有印章的土块就是秦汉魏晋时期的封泥,并对其进行收藏和考释。后与他的儿女亲家陈介祺合撰了我国研究封泥最早的一部专著——《封泥考略》,该书共十卷,收录秦汉官私封泥849枚,并逐枚考释,对研究秦汉官制、地理以及秦汉篆刻艺术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海丰吴氏”最后的辉煌吴重憙
吴重憙(1838—1918),十八世,吴式芬次子,字仲饴,号石莲,举人,历任河南陈州知府、开封知府,福建按察使,江宁、直隶布政使,护理直隶总督北洋大臣,钦差驻沪电政大臣仓场侍郎,江西巡抚,邮传部侍郎,河南巡抚等要职,赏戴花翎,诰授光禄大夫。
吴重憙虽说是举人出身,可是他自幼就受父辈嘉言懿行的影响,遍读家藏诗书,年纪轻轻便立下光耀门楣的宏大志向,最终铸就了“海丰吴氏”最后的辉煌。吴重憙仕途通达,做过江西巡抚和河南巡抚,兴慈善、开自治,创实业、办西学,特别是始终保持一腔爱国热情,坚决抵制外来坚决侵略,曾以钦差会办电政大臣的身份在上海收回、理顺、改良中国电报总局,赎回京汉铁路管理权和参与中国红十字会的创办等诸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好事,成为一代名士。
1911年,辛亥革命一声炮响,宣告了清王朝的灭亡和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的结束。随着宣统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退位,吴重憙和众多满清遗老遗少们一样退隐津门,住在英租界十四号路(即今烟台道56-58号),闭门谢客。吴重憙深受他父亲吴式芬严谨治学态度的熏陶,酷爱诗词、金石、藏书、写书、编书、刻书,他因为吴式芬校正《捃古录》等遗稿,成为晚清著名的金石学家。吴重憙还拿出大部分精力系统地整理、编辑、修订、印刷了吴氏家族明清两朝数百年间的文章、诗词、奏本等遗书。其中,就有被世人称为吴氏“小四库全书”的《吴氏文存》、《吴氏诗存》、《吴氏世德录》和《吴氏试艺》等名典,以及具有很高学术价值和史料价值的《石莲庵藏书目》和《海丰吴氏藏书目录》等著作。另外,吴重憙辑刻的其他典籍也为数不少,其中《石莲庵刻山左人词》和《石莲庵汇刊九金人集》两部巨作校勘精严,版式字体在当时堪称佼佼者。
1918年7月29日,吴重憙病逝于烟台道56-58号的小洋楼里,终年81岁。“(吴重憙)历官四十余年,不赫赫为名,竭诚秉公,政简而事治,故以谨慎受知遇,典任封疆,官守其法,民安其志。”(《无棣县志》)
激励子孙读书仕进,是海丰吴氏家族成为“名门望族”、“科举望族”,乃至“官宦世家”独有的法宝。吴氏家族以文教兴家、道德传世、科举入仕,吴重憙继承并发扬了吴氏家族“崇孺重文,耕读而仕”的传统,其子孙们也牢记先人之教诲、秉承发扬优良的家风传统,引领着吴氏家族一步一步走向了最后的辉煌。
吴重憙一生育有四子,各个都有出息,并有三个儿子和他一样赏戴花翎。吴重憙的父亲吴式芬和吴重憙的五孙吴保铎也曾赏戴花翎,祖孙四代就有6人赏戴花翎,那是何等的荣耀。吴重憙的二儿子吴崶,监生出身,官至三品,他任职江南江安道台期间,面对外国人垄断鸡公山,肆意出售中国土地谋取暴利时,大义凛然地说:“官守有责,尺地寸土何敢轻弃”成为忠君爱国楷模。
从海丰吴氏家族第二十一世以后,随着中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变,以“读书仕进”的海丰吴氏开始走向衰落与转型,吴氏族人逐渐淡出了政治舞台……
“三部作品”续写“海丰吴氏”辉煌
无棣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化灿烂。就是这样一方文化沃土,在清代孕育了一个了不起的鸿儒世家——“海丰吴氏”家族。“海丰吴氏”在长期做人、做文以及从政的生涯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即:“忠君爱民,清廉俭朴;诚信公正,勤勉谨慎;兴文宣教,以德化民。”这种家族风格即使在今天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无棣县委、县政府从“加强文化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高度出发,作出了“挖掘宣传吴式芬,促进无棣大繁荣”的决策部署,自2010年11月份始,实施了吴氏文化“三个一”工程,即用三年的时间创作出三部作品:一部故事集、一部评书和一部电视连续剧。目前,以吴式芬及其家族文化为主的108篇、40万字的《吴式芬家族故事集》已于2011年7月由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发行;由无棣县文化宣传指挥部、刘兰芳评书创作团队合作创作的78集吴氏家族文化评书——《红顶清风》已于今年5月11日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首播,并陆续在200余家省市人民广播电台播出。同时,吴氏家族文化电视剧剧本将于明年5月份完成创作,随后开机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