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曼青,男,安徽省安庆市桐城人,1965年8月生,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所长,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合肥华耀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合肥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院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兼职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雷达探测技术专家组专家,信息产业部电子信息科技专著出版资金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特聘教授、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委员、安徽省第九届、第十届人大代表。
吴曼青为雷达探测技术专家。1990年国防科技大学通信与电子系统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200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院士。主要致力于我国雷达探测科技事业的发展与创新,是我国新体制、新概念综合电子信息系统的积极探索者。他率先提出了“发射数字波束形成技术”的新概念,完成的试验系统在世界上率先成功地进行了对实际目标的探测,填补了国内全数字化相控阵技术的空白。先后主持了十多项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的研究开发工作,并在雷达科技理论和工程实践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特别是对我国双(多)基地雷达、合成孔径成像雷达、机载预警雷达、数字波束形成雷达、新一代数字化相控阵雷达的技术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使我国在这些领域的研究步入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4项。
1983年毕业于安徽省桐城中学;1987年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电广技术系;1990年在国防科技大学获硕士学位;
他31岁获得中国雷达学会最高奖“申仲义雷达奖”、32岁获得“中国青年科技奖”、36岁担任国家一类骨干雷达研究所所长、44岁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世纪90年代初期,刚刚踏出校门的吴曼青就成功主持了“双基地雷达试验系统”研究工作,将中国双基地雷达研究推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20世纪末90年代中期,在成功试验的基础上,吴曼青率先提出“数字阵列雷达”概念,并带领团队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个数字T/R组件及首个数字阵列雷达试验系统;2003年,吴曼青团队研发出一种新的三坐标雷达体制,研制成功的机动式三坐标雷达被誉为中国地面情报雷达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里程碑式产品。
解放军某重大装备的研制,在技术引进上遭受重重阻挠。2002年,吴曼青团队攻克一系列技术难关,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部该型装备,改变了中国在该型装备发展上长期受制于人的局面。2005年,吴曼青又率先提出采用全新体制的新思路,并亲自担任该项目总设计师,部署团队进行关键技术攻关,仅用3年时间就完成研制工作,实现从芯片到系统的全面创新,标志着中国该项雷达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军方和业内专家评价称,该项目取得丰富的自主知识产权成果,在雷达发展史上罕有先例,是解放军武器装备创新发展的范例,为解放军立足国产平台、发展先进装备,闯出一条自主创新的路子,必将对解放军信息化武器装备的发展起到积极的带动和先导作用。
吴曼青及其团队始终坚持将中国在雷达技术方面的空白点、薄弱点作为中国电科38所的科技创新布局方向。2001年前后,他根据经济社会和现代军事发展需求,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技术领域布局为该所重要发展方向,并在成立初期担任雷达成像研究中心主任,该项技术研发很快获得新的进展,目前,中国该技术研究已迈入国际先进行列。
由于技术手段匮乏,中国西部大部分地区长期处于无高精度地图的状况,社会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2008年,中国试图引进雷达测图系统,却遭到拒绝。吴曼青率团队主动请缨,仅用1年多时间,就成功研制出中国首套机载雷达测图系统,该系统投入使用后,先后获取中国西部横断山脉11万平方公里雷达影像,填补了该地区地图空白,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雷达测绘技术的国家之一。
在大力推进具体技术创新的同时,吴曼青并不拘泥于传统的雷达技术发展思维,而是延伸到更广阔的领域。他认为雷达技术的发展,已经不能仅仅局限于雷达技术突破本身,而是要为雷达寻找更为丰富的平台,以发挥雷达更大的功用。于是,吴曼青将目光瞄准了浮空平台。一个传统的雷达研究所研究浮空器,这在很多人眼里显得不可理解。但吴曼青做了,而且是不同于一般的做法——2003年,中国电科38所从市场上整体引进了一个成熟的浮空器研发团队,吴曼青为这个团队给出了非常明确的愿景——成为世界领先的浮空器研究团队,同时,给了他们高度自由的发展空间、更灵活的机制以及充足的经费支持。
很快,这支团队就成长为中国领先、国际先进的浮空器研究团队,先后研发出包括中国第一个定型浮空器产品在内的系列产品,填补了中国相关领域的空白,部分产品先后在北京奥运、上海世博和广州亚运期间出色完成重点安保任务。
2011年,吴曼青及其团队成功实现某重大雷达技术从体制到关键技术、从部件到系统的多项自主创新,整体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基于该项技术研制的演示验证系统主要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他们自筹资金研制的某型雷达,在试验期间成功观测到“天宫”、“神八”对接和分离,探测距离1800公里,连续跟踪1300公里,这是他们从防空预警向空间目标监视的跨越。
吴曼青团队还成功研制出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魂芯一号”,打破了国外高端数字信号处理芯片对中国高性能计算领域的垄断,其性能达到国际主流厂商主力产品性能的6倍以上;他们研发的两型重要装备,一型装备使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成功研发大型浮空平台的国家,另一型则率先实现中国对空情报雷达从第三代向第四代的跨越。
“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科技创新的春天已然来临,在这个季节里,我们要培育土壤、播下种子,这样,在秋天,我们才有更好的收获。”雷达专家吴曼青院士表示,当今世界正处在创新最为活跃的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与新一轮全球产业分工调整双重机遇叠加,在“关口前移”和“版图东移”的进程中,中国应该做好承接世界科技中心转移的任务。虽是理工科的雷达技术专家,但出生于安徽桐城的吴曼青院士,言谈举止中不经意间就流露出浓郁的“桐城派”人文气息,诗词歌赋信手拈来。他用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人生三重境界来形象地比喻科技创新的过程:科技创新肯定会遇到困难,最艰难的时候,就好比“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但是科技人员的创新信念不能丢,一定要“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最终,科技人员通过创新一定能够豁然开朗,“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结合金融危机带来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吴曼青在中国电科38所前瞻布局了智能传感、微系统、视频感知、极限粒子源、微波光子学等一批前沿技术,谋求产业与技术的深度融合、相互促进。“都说‘得来全不费工夫',可前面还有一句‘踏破铁鞋无觅处'。把前面99%的工作都做好了,最后才会得到好的结果。”他说。
“我在研究领域取得的成就,一方面靠组织培养,一方面也是一路遇到好人。如果说我有什么特别的经验,那就是珍惜每一次机会,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情。”1965年,吴曼青出生于安徽桐城的一个农民家庭。1983年,他参加高考前一周,父亲因病离开了人世,没能看父亲最后一眼成了他终生的遗憾。当年,吴曼青考入国防科技大学。研究生毕业时,他进入三十八所从事雷达研究工作。吴曼青回忆说:“过去经历的事无所谓好与不好,我们不知道哪些事情会改变自己的命运,所以要尽可能认真做好现在的每一件事。”
2011年11月29日,吴曼青给三十八所入所不满3年的新员工、团员干部和青年骨干代表等讲课。他说:“大家每天是以什么样的方式醒来的?如果是被闹钟闹醒的,肯定是命苦的;但如果是被伟大的梦想惊醒的,那你一定是最幸福的。”吴曼青说:“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日益加剧,我们已经很难想象别人具备的能力,现实告诉我们,很多时候只是‘我们想不到,不是别人没做到’。”
吴曼青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布局了智能传感、微系统、视频感知、极限粒子源成像、微波光子学等一批前沿技术,谋求产业与技术的深度融合与促进。“我认为企业有三重境界,养家糊口、赚钱和做事业,三十八所应该是做事业的。”他说。
吴曼青和他的团队从事的研究,许多工作和成果不仅不为外人所知,而且还要严格保密。他对他的团队说:“我们可能当不了官,也发不了财,但是我们的工作有可能被写进共和国的历史。”
2001年前后,吴曼青根据经济社会和现代军事发展的需求,在三十八所布局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技术领域,将之作为三十八所的重要发展方向,并在成立初期亲自担任雷达成像研究中心主任。2004年,吴曼青和他的团队主动无偿利用这项技术,为淮河抗洪救灾提供了大量第一手资料。
2008年汶川地震期间,搜寻邱光华失事直升机组一度陷入困境,吴曼青带领团队,利用雷达技术成像5700平方公里,确定了3个疑似点,经相互印证确定了一个高度疑似点,指挥部据此成功找到失事直升机,打破了西方国家断定中国人利用技术手段找不到失事直升机组的论断。
由于技术手段匮乏,中国西部大部分地区长期处于无高精度地图的状况。2008年,中国试图引进雷达测图系统,但遭到拒绝。吴曼青和他的团队仅用一年多时间,就成功研制了中国首套机载雷达测图系统,这套系统投入使用后,先后获取中国西南横断山脉11万平方公里雷达影像,填补了这些地区无高精度地图的空白。2010年玉树地震后,三十八所参与任务,获取了重灾区结古镇及其周边地区近10000平方公里全极化高分辨率SAR图像,为抗震救灾提供了及时准确的信息。
吴曼青试图为雷达找到更丰富的平台,他把目光投向了浮空器(利用较轻气体产生的浮力而升空的飞行器)。三十八所原本没有研究浮空器的人员,2003年,吴曼青引进了一个成熟的浮空器研发团队,为他们提供了充足的经费。很快,研究就取得了突破,中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二个拥有大型浮空器技术的国家。他们的浮空器产品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期间完成了重点安保任务。这让吴曼青至今感到自豪:“大家看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时候,都记住了天空中的‘大脚印’,其实,当时我们的设备也在天上!”
吴曼青回忆,他刚到三十八所参加工作,领导就交给他一个研究项目。他不仅在较短时间内取得了成果,还获了奖。现在,成了三十八所所长的吴曼青认识到:“我们最大的资源就是人,要善待、呵护年轻人。”2010年起,三十八所开始规划实施“111”人才工程,计划在“十二五”期间招收1000名博士、引进100名海归高层次人才并在所内遴选100名优秀年轻骨干出国深造。2011年,三十八所共组织了29场校园招聘会,在新加坡、德国、日本国家成立6个海外招聘服务站,全年签约196名博士、22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吴曼青非常重视人才招聘,应聘的博士,简历“一个一个看”,并和每一位有意进入三十八所的海归人才亲自面谈,了解他们的研究意向和需求。“我见100个‘海归’,如果其中有10个人很优秀,能够进入三十八所工作,我就赚了。”吴曼青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