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氏血源:国史与家史不同的讨论信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吴清友  文章来源: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4/4 8:55:14  文章录入:吴清友  责任编辑:gohwu
 
尊敬的吴老: 多少年来,你倡导修吴氏统谱,作了若干设想,写了百万文字,功不可没.遇到不少难题,有海外吴天赐等宗亲的物质支持,有国内吴学良等常委的精神协调,开一代先河的、记载100多世全部世系的血缘、文化谱将要问世. 在排列世系中,出乎预料,发现有的世次家史与国史记载不相同,不好进行操作.几大论点是: 一.经过10多次续编的锡谱是代表地方谱还是代表统谱? 本人统计后认为:吴氏谱书上千册,都是各支系记各支系的,错乱多,合起来整理才是统谱,但没有上谱的支系还多得很.锡谱记载上古世次比较全面,有参考价值.但此次修统谱,需参看各地谱书,锡谱只能代表地方谱,不能代表统谱. 二. 世次排列是"诸说并存"好,还是"求同存异"好? 如果是理论性的文章,可以"诸说并存",实践后,看谁说的对.如果是没有文字记载的上古历史,一是传闻、二是假设、 三是推理的结果,结果不会相同,可以"诸说并存"。有文字记载的血缘世次,只有一种事实存在,不可能有两种事实并存.对血缘世次采用"诸说并存",就是一种血缘有两种血缘记载的说法.不合逻辑定律.如果让下代子孙去考察认定.说明我们这次修谱"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留有"悬案"."诸说并存,无所适从".后代子孙只可能沿作统谱续新谱,不可能拿得出老资料来修正统谱.其它人也会说:"吴家搞统谱,祖系搞不清,留与子孙搞,永远搞不清".所以,不宜采用"诸说并存",只能采用"求同存异"的规则为好. 三 是采用"家史"还是采用"国史"? 1 年代久远,家史是抄写续编翻印,国史是不断将原板翻印,家史误笔多,国史误笔少.如国史记吴旦是"瞿阳候"无误,家史记吴旦是"灌阳候",次次续谱误笔.所以应当采用国史. 2 如胜谱是手写一册40多世系卷,难以保存下来.肯定找不到40多世系的原件.国史说得清楚,修谱的吴如胜就是吴胜.锡谱划线,有吴胜,又有吴如胜,吴旦无子就变成有子了.有人所吴如胜不会记错他爸爸的名字,但他爸爸的官名为什么错去几个省呢?总而言之,是后人续编误笔.很多网站,很多图书都是采用国史的说法,国史的说法没有遭到族人质疑.相反在家史中对照出几处误笔.纠正了,该大欢喜.就应该求同(国史)存异(家史)为好. 3 此次修谱,吴锡权威人讲,历史材料多采用文字谱,挂线谱要多方校对.事实上,文字谱,误笔少.线谱,因多次传抄、翻印,线条一画不准,张冠李戴,在所难免;或者80多世的编者续编如胜线谱时,单方面考虑"嫡"与"庶",没有看国史,作了调整,也未可知;吴旦没有庶子.长房无子,次房可继承修谱,世袭官位祭祠,国史记载行得通.用家史去修正国史,证据不足.用国史修正家史,多少有点说服力.求同(国史)存异(家史),全体吴姓少有非议,无锡祖地顺应大局,高瞻远瞩,好处多多. 三 祖地在什么地方?  目前又出现苏州有泰伯墓等个别材料,总之,只有一个吴泰伯.各地树碑立传纪念泰伯,说明泰伯精神可嘉,无锡照常纪念.泰伯到过的地方多,各认定各的,考古是国家的事,不动摇修谱的大事. 四 要以家史为主,各地族人不完全赞同;要以国史为主,无锡感到,祖地要服从全国全世界.到底怎么办? 现在到了"不能以我为中心,不能在一棵树上同时吊死"的时候了.建议请吴天赐族贤主持会议,请各地的编委常委坐下论证协商,吴老伟勋根据少数人服从多数人的意见,坚持"求同存异"原则,搞好文字调整,划好线谱,早日出书,实现你的伟大宏图.    泰伯105世孙 贵州大方 吴清友 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