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至27日,全国首届贵州·岑巩陈圆圆吴三桂史迹研讨会先后在岑巩县和凯里市召开。来自全国10余省市的30余位权威清史专家学者在发言中认定马家寨陈圆圆墓可信,吴三桂墓证据充分,马家寨吴姓后人系吴三桂遗脉确信无疑。
25日,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科院、云南大学、北京三联书店等全国10余省市30余位权威清史专家学者,再次对岑巩县马家寨墓群碑文、墓地排列、民居建筑、民俗民风的实地考察和走访当地群众,听取陈圆圆墓第一发现人、人称“思州通”的原岑巩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黄透松讲述当年发现过程,听取马家寨吴姓第11代秘传人吴永鹏、吴仕璠后人现居瓮安县吴昭意各自口述的家史。
26日,研讨会本着“务实、求真、包容”的严谨治学精神开展分组讨论,与会专家就上述问题各抒己见,深入交换了意见并最后形成共识:一是马家寨吴氏族人为吴三桂后裔确信无疑。吴应麒并非吴三桂侄子,而是吴三桂与杨氏所生之子。吴应麒在吴三桂兵败之时,护送陈圆圆等人躲避到云贵交界地带,战败之后决议不回昆明,而是悄悄来到岑巩县就此安身隐蔽。为保密起见,吴应麒改名为“启华”。二是陈圆圆并非不知所终,亦非投湖自尽,而是隐姓埋名逃亡到岑巩县马家寨。她不仅成功地保护了自己,也保护了吴三桂的余脉并得以繁衍至今。陈圆圆墓碑碑文“故先妣吴门聂氏之墓位席”经深入解读,吴门聂氏指的就是陈圆圆这一说法也得到了确定。三是吴三桂大将马宝将吴三桂的遗体秘密运到黔东南州,最后将其埋葬在马家寨。通过对吴三桂墓碑碑文的详细考察分析,确认其碑文为“受皇恩颐养一次八十五岁吴公号硕甫墓”。据专家考释,其中“受皇恩颐养”指的是“受皇天之恩眷顾,颐养天年”;“一次”指的是创业之主——大周太祖高皇帝,即吴三桂,因为康熙十七年吴三桂之孙吴世璠在云南昆明继位时追认吴三桂为大周太祖高皇帝;“八十五岁”指的是吴三桂卒年康熙十七年八月十五;“硕甫”为吴三桂的字。
27日,在举行的闭幕式上,本次研讨会所取得的成果向应邀媒体发布。至此,300多年来一直笼罩在中国清史专家学者们心中的谜团终于解开。
据悉,陈圆圆自从康熙二十年(1681)十月十八日,昆明城陷落后,以云南总督范承勋为代表的清朝政府,对陈圆圆等吴氏家族成员(所谓“逆 属”)进行大搜捕,而陈圆圆却不见踪影。陈圆圆到底哪里去了?三百年来,陈圆圆的归宿成为了清史研究之谜。直至1983年,岑巩县文化工作者黄透松、晏晓明在马家寨发现了陈圆圆墓后,给清史研究者提出了新线索。2010年7月,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导,明清研究中心主任徐凯;中国社科院民族研究所研究员,对吴三桂有独到研究的滕绍箴;中国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博导,对清代云南、贵州之土司有深入研究的李世愉;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教授,博导,《清史研究》前主编王政尧以及国家清史编委会研究员、传记组副组长、吉林省社科院教授李治五位权威清史学者考察后成为了热议焦点。2011年1月,李治亭、藤绍箴再考马家寨,仅用了一年多时间,二人并写成了专著《陈圆圆后传》轰动学术界。
为了还历史本来面目,填补中国清史的空白,本次研讨会由北京大学明清史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中国社科院历史所清史研究室参与发起,黔东南州人民政府、贵州省社科院主办,中共黔东南州委宣传部、岑巩县人民政府承办。研讨会引起了全国各大媒体的高度关注,应邀而来的新华社、新华文摘、光明日报、香港大公报、三联书店、岳麓书社和贵州省内等媒体在研讨会期间进行了跟踪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