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名将吴介璋故居遭“遗漏式”拆除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6/14 11:02:44  文章录入:OK  责任编辑:OK
 


信源:现代快报

辛亥革命后第一任江西都督吴介璋故居近日遭到江苏无锡阳山镇政府“遗漏式”拆除。该处故居从清末至今历经多次战火依然保存完好,里面还存放着吴介璋夫人吴钱氏的棺椁。文保人士原本计划2012年下半年将吴介璋墓和故居一起打包,建议相关部门申报市级文保单位。可没想到一周前,吴介璋的故居竟被人拆了,这让不少文保人士痛心不已。

目前,在无锡惠山区阳山镇新渎村新西自然村,吴介璋故居几乎成为废墟。曾经四径三天井的中西合璧式老宅,如今只剩下满地砖块和残破的墙垣,最靠外的一间厨房被暂时保留了下来。

“要不是因为吴老妇人的棺椁在里面,估计连这一小间房子都保不住。”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的老师贾扬是一位历史爱好者,他曾考证过吴介璋的生平,并多次前往吴介璋故居研究。

贾扬说,吴介璋故居建于清末民初,至今有100多年历史,采用中西合璧式建造风格,面积在400平方米左右,共有四径三天井。

贾扬认为,老宅子有保留价值,一方面是因为这是辛亥革命著名将领吴介璋的故居,屡次充当粮仓、临时居住点等,从清末至今历经多次战火依然保存完好。此外,老宅中还保留着吴介璋夫人吴钱氏的棺椁,据说棺椁是用楠木做成的,这种将先人葬在家中的葬式在整个江南地区都十分罕见。

“本打算申报文保”

“故居大约一周前被拆的。”贾扬回忆说,吴介璋故居在阳山镇新西自然村并不出名,但村里部分老人知道这栋老房子的主人颇有来头。

2010年,无锡市滨湖区钱姚路一侧莲花山山麓的水塘里,一名工人施工时意外发现了吴介璋的棺木。“吴介璋是辛亥革命时的著名将领,难得他的棺椁和故居都保存完好。”于是,贾扬和其他一批文保人士在1个月前特意向惠山区文广新局和无锡市文广新局反映了此事。无锡市文广新局局长高燕建议他们可以将吴介璋的棺椁和故居一起打包申请无锡市文保单位。不过,由于之前的一批市级文保单位已经申请完毕,吴介璋的棺椁和故居必须等到2012年下半年。

“可我们还没来得及申报市级文保单位,故居竟被人拆了。”贾扬痛心地说。

文化站:普查时没发现

阳山镇政府负责拆迁的阳山镇一位领导13日称,阳山镇新渎村被拆迁地块,包括吴介璋故居在内共涉及到70余户,将来有可能规划成休闲养生区。吴介璋后人同意拆迁,2011年3月签了拆迁协议。

据了解,早在2008年,惠山区政府就曾经对辖区内进行普查,一共发现了120余处有价值的文保点,但未包括吴介璋故居。吴介璋的孙子吴其斌也证实,2011年他们就接到了当地政府的拆迁通知,他们经过思想斗争还是同意拆迁,但从内心深处来说,他们还是希望故居能被保留。

吴介璋故居为何未列入这120余处文保点呢?当初负责此事的阳山镇文化站站长臧光伟坦言,他们没发现吴介璋的故居,等普查结束后,他们才知道当地有吴介璋的故居,但觉得过于破烂,再加上普查期已经结束,就并未上报。
 
无锡市惠山区文化遗产局一位负责人表示,他们也是在十几天前才从热心市民处得知在阳山镇有吴介璋故居。因为故居并未上报,也并未列入国家文物局资料库,按照规定拆除只需要获得家属同意。
吴介璋故居是否能列入市级文保单位还有待专家考证,但肯定存在一定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阳山镇文化站发现后理应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工作人员的工作存在瑕疵。

当地老建筑还有不少

其实,有一定历史文化研究价值,未列入国家文物局资料库,却即将面临拆迁的老建筑,在无锡阳山镇新渎村不止一处。

贾扬说,桥西村23号是一处建于清末的老宅。老宅子的女主人姓吴,也收到过拆迁通知书。宅子之所以有价值,一方面是因为其年代久远保存完好,另一方面是因为做工十分精细,屋檐采用斜坡设计,雨水都只在屋内滴落,有财不外流的寓意,在江南并不多见。

桥西村23号附近的吕家园,还有一堵有近百年历史的围墙,上面长满了一种被当地人叫做“鬼馒头”的植物。

“ 如果吴介璋故居已经无法挽回,我希望当地政府部门能将这些还未遭到破坏的其他老建筑保留下来。”贾扬说。
 

-----------------------------------------------------------

 

吴介璋  (1875-1926) 字德裕,号复初,江苏省无锡市阳山镇新渎村人。1875年12月26日出生。

从小聪颖好学,16岁被人聘任塾师。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甲午战争,遂弃文从戎,考入江南陆师学堂。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毕业,留校助办教务。同年,陕西巡抚魏光焘到江南物色训练新军人才,被邀去主持文案及营务处帮办等,不久升任武威新军统带,为陕西训练了一批新军人才。嗣后清政府下令各省成立督练公所,吴受江苏巡抚署邀请,归籍任督练公所提调兼征兵处提调。吴主张重新招收年龄较轻的有志青年,并改“募”为“征”,听从自愿报名。并先在常州设立征兵处,征招府属各县的乡民子弟进行训练。为改变百姓中“好男不当兵”的狭隘观念,亲赴各县演讲,用“国不强,焉能安”的道理,激励青年报效祖国。府县乡民受其精诚感召,报名者多达千余人。后吴到江西任江西武备学堂总教习及江西陆军测绘学堂总办,为江西训练了一大批新军人才,如李烈钧、熊式辉、刘峙等均出于他的门下。   

1904年冬,江西武备学堂总教官吴介璋奉北京练兵处令,饬选四人赴日留学,在学生中挑出李烈钧、欧阳武、胡谦、余鹤松。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吴升任江西督练公所总办。次年清政府在全国各省筹建新军、统一编号,将驻扎在江西的清军编为暂编27混成协,任吴为协统。   

清宣统3年(1911年)武昌起义后,辛亥革命爆发后,江西同盟会积极响应, 11月1日成立江西军政府,由于他在江西军界声望较高,被推举为第一任江西都督。负责赣省光复后的军政事宜,裁撤府、道、州等旧建制。

由于吴介璋重用原清军中头面人物,发动南昌新军起义的同盟会员在江西省军政府大权旁落。吴介璋过于敦厚,不能用铁腕,驾驭不住局面,以致人心浮动,城内形势极为混乱,更不用说九江、萍乡、赣州等地的军分府

当时武昌革命军战事吃紧,鄂军军政府都督黎元洪和总司令黄兴多次发来电报,请江西速派增援部队,可是吴介璋迟迟不发兵。骑兵营管带的邹恩灏下了倒吴的决心。邹恩灏以从武昌来的同盟会特使的名义,向吴介璋递交了一份由黄兴任命彭程万为江西都督的“委任状”,使江西首任都督吴介璋上任几天后即被迫离职。被迫离开南昌回到常州隐居。吴介璋任江西都督仅12日。

吴介璋离职后,邹恩灏与五十五标标统冯嗣鸿、上饶巡防营统领刘懋政等拥戴革命党人彭程万为江西都督。彭程万继任都督后,立即应武昌、南京前线的请求,将五十五标改编为江西混成协,派协统冯翤鸿率部援鄂;并将上饶巡防营改编为江西第2协,派协统刘懋政率军支援南京。在汉口和汉阳失守,武昌岌岌可危时,江西援鄂军首先赶到,在阳逻及黄陂县一带与清兵展开血战,保卫了武昌,为南方各省的独立赢得了时间。

因为任命彭程万为江西都督的“委任状”是邹恩灏出于一时义愤而伪造的,彭程万就任都督时莫名其妙,说是暂时代替几天,等找到原江西都督吴介璋后再让位。邹恩灏欲赶赴武昌,恳请黄兴总司令正式任命彭程万为江西都督,来个弄假成真。途径九江时,九江军政府都督马毓宝(吴介璋的部下,原五十五标标统)如临大敌,以伪造“印信”“令状”为借口,将邹恩灏逮捕,未经审判就将邹恩灏立即处决。彭程万也因此辞去江西省军政府都督之职,由马毓宝继任江西都督。

民国5年(1916年)吴介璋出任北洋政府多伦授勋使,前往蒙古考察边防。事毕撰有《蒙古边防计划书》,建议国家集中人力财力开垦蒙古边防,收复被沙俄侵吞的外蒙古边防。可当时的北京政府根本无意顾及“蒙边计划”,吴非常失望。   

1916年4月孙中山到广州成立护法军政府,吴任军事参赞。不久被李烈钧聘任参谋部总参议,1917年奉命入川,集师北伐时,任兵站总监。1919年7月7日吴介璋被授陆军中将。   

1923年,孙中山在上海重新改组国民党党部,成立13人军事委员会,当时这13人中有蒋介石、吴介璋。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后,张宗昌南下常州,将商团负责治安的枪械全部缴收。吴受里人之托,与恽禹九等出面交涉,使地方财产免受损失。   

1926年11月1日(农历九月二十六日)吴外出活动,在上海南京路不慎被英美电车公司的汽车撞死,终年51岁,次年被南京国民政府追认为陆军上将。
  
1926年吴介璋遭遇车祸而殁,时年51岁,以陆军上将身份安葬于无锡市滨湖区莲花山下。当时是他的三个儿子一同立的碑。吴介璋的小儿子吴有荣是西安交大教授,解放后还曾来这里扫过墓,后来渐渐没人来了。因修建公路取土需要在莲花山挖了个大水塘。吴的墓沈入塘底,墓碑被抛在塘边。   

2005年,无锡市考古爱好者贾扬偶然间在水塘边,发现了吴介璋的墓碑,碑面刻有“公元一八七五年十月二十六日生,一九二六年十一月一日卒,吴公介璋之墓,男有炎、有楠、有荣敬立。”的字样。   

2010年01月,水塘抽干水捕鱼,结果淤泥里露出半截棺木。经考察,系吴介璋之棺木。受市文管会委托,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专门组织人手,将滑落水库底部的棺木拖上岸,并按照当地习俗重新安葬。封土后立上原先的旧碑。   

2011年3月,长孙吴其斌和兄弟姐妹共四人联名给无锡市统战部写信,请求无锡市政府部门帮助重修吴介璋墓。

次子吴有炎1968年去世了。独生女儿史美秋(随母亲姓),61岁,在上海工作   

三子吴有荣是上世纪三十年代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的留学生,后任西安交大教授,文革时曾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1992年81岁时去世。

长女吴婷婷是西安著名的钢琴家,已经去世了。

次女吴妽妽是太原钢铁厂高级工程师。   

2011年4月18日,吴妽妽、史美秋来扫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