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贤哉仲雍 PK 至德无名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吴金全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4/27 9:21:32  文章录入:吴金全  责任编辑:吴金全
 

三。贤哉仲雍 PK 至德无名

 

孔子在《论语·泰伯》赞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孔子说:泰伯,他可以说是达到道德的最高境界了!多次将王位让给弟弟,老百姓简直不知道如何称颂他了。

我觉得,孔子在赞泰伯的时候,是否有点偏心?因为,他明明知道,“三以天下让”的,不只是泰伯一人,还有泰伯的好兄弟仲雍,那一“让”少了他?但历史现实总是这样,直到现在,还是那样,当赞扬一个国家、一个党的时候,总是把功劳都归功于以某某“为首”或以某某“为代表”的人,因此,在赞扬泰伯的同时,也就顾不上仲雍了。

 

庆幸的是,孔子真的知错了?他在《论语·微子十八》中作了补充,说:逸民: 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 其中“虞仲”,就是“仲雍”的别名,孔子把“仲雍”归入“逸民”之列。

 

“逸民”何解?何晏集 解:逸民者,节行超逸也。 颜师古 注:逸民,谓有德而隐处者。 也就是说,孔子对仲雍的赞词,把仲雍提高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他赞扬仲雍是一个节操品行高超的人、是一个不同凡俗的人,是一个有至德精神而又避世隐居的人。

当我们谈论“至德”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泰伯,却往往忽视了泰伯背后的、默默无闻的逸民仲雍。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清圣祖南巡,曾御书《至德无名》,我觉得《至德无名》匾额,如给于仲雍,可谓实至名归。

 

贤哉仲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