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贤哉仲雍 PK 不相伯仲
古公有三个儿子:按《汉书古今人物摘录》 载:
1. 长子:大伯。大,译文音泰,所以,又称泰伯;[论语]大王适子(即古公嫡子);后武王追封为“吴伯(爵)”。所以,“伯”字综合了长子(老大)、伯爵于一身的称谓;
2. 次子:中雍,又称“仲”雍。孔子,字,“仲”尼,这个“仲”字,表示中间或第二的意思。所以,文革时,贬称孔子为孔老二。
3. 三子:季历。本来“叔”是第三,“季”是最后的一个,古公只有三个儿子,所以,三子就是季历了。在吴氏远祖世系中,六世“叔望”,其中的“叔”字,也许就是三子或更小,反正不是最小。
不知道司马迁编《史记》前,就已有泰伯、仲雍、季历的名字,还是按古代表示兄弟排次的说法:老大称伯;老二称仲;老三则称季,在原有名字前面,加上伯、仲、季上去的?
“伯仲”也比喻“兄弟”, 不相伯仲,意思是:兄弟之间,不相上下,势均力敌,平分秋色。所以,用“不相伯仲”来比喻太伯三兄弟,是再好不过的了。他们三兄弟,都具有王者风范,可谓:“不相上下,势均力敌,”怪不得古公在选择接班人问题上,犹豫不决,最后,古公选择了一个折中办法,把希望寄托在刚出世的孙子“姬昌”身上,也许,当时太伯和仲雍还没有儿子,“姬昌”虽不是嫡孙,他俩也无话可说。
古代,在处理家庭伦理问题时,是遵循“父子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教条的。说的是:“做儿子要尊敬父亲,不忘父母养育之恩;做妻子的,对丈夫要三从四德;做哥哥的要友爱弟弟;做弟弟的要恭敬哥哥。”所以,当古公有意无意的说出意在“姬昌”的时候,做儿子的,是不能有异议的,更不要说皇帝开金口,一诺千金了。
如何正确处理接班人和兄弟之间的问题,最难做的,要算是中间人,因为他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兄”又是“弟”,真是左右为难。而 “仲雍”真的做到了:他尊重父王古公的抉择;他对长兄太伯恭敬不如从命,言听计从,随他远走他乡;他对弟弟季历关爱有加,三以让“天下”,避让常熟,与民同耕。
贤哉仲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