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少微及其子孙生年之辨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吴成瑜  文章来源:吴成瑜的空间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3/13 0:21:13  文章录入:gohwu  责任编辑:gohwu
 
关于少微及其子孙生年之辨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吴成瑜

     一年多来,总觉少微、巩、泉的生年是个问题:少微14岁生巩,年龄小了一点,尤其是巩

22岁(时699年)即添长孙。这确实让人难以接受。对此,如找不到正确答案,将被人误解为

非正常生育,玷污我们的祖宗。在为此而寝食不安中,我反复、仔细阅读了统谱办给复印的1950年版《吴氏大统宗谱》(即《锡谱》)、吴健琴主编的《中国吴氏通书》(以下简称《通书》)等资料,觉得《通书》所载谷倚为少微撰写的墓志铭,虽然有一些错讹,但还是具有一定谱学价值的。

     现就少微、巩、泉的生年问题,谈谈本人的肤浅之见,以与大统谱编委们及全体宗亲交流、研讨,诚望这篇拙作能抛砖引玉。

     因《锡谱》所载少微生卒年及享寿均与墓志铭不一样,故先看巩及其子泉的生年情况。

   (1)巩的生年有误。

    《锡谱》记载:巩“生仪凤二年丁丑”(677),“卒天宝三年甲申”(744),“享年八

十有七。不难看出,谱载生卒年与享寿之间有矛盾:按生卒年计,享寿只有68岁(虚)。到底

错在哪里?无非四种情况

     第一.生年(677)、享寿(87)无误,卒年(744)有误;

     第二,生年(677)、卒年(744) 无误,享寿(87)有误;

     第三,卒年(744)、享寿(87)无误,生年(677) 有误;

     第四,生年、卒年、享寿全错。

     第一、第二两种情况都是生年无误,即都是22岁添长孙,但这是不可能的,因违反了人

类的生育规律。

     再看第三种情况:生年(677)是错的。应是哪一年呢?应该是(744—87=)657年。考虑

到古人惯用虚岁,计算时,应将享寿87调为86,这样,生年就是658年。

     此生年与其长孙生年是否适配呢?从《锡谱》中可知生于699年(唐圣历己亥),祖孙之间平均父子龄差为20.5岁,符合生育规律。因此,第四种情况就不存在了。

综上所述,巩的生年应该是658年,即唐高宗显庆戊午年。

  (2)泉的生年又该是哪一年呢?

     按平均龄差20.5年计,泉的生年当在(658+20.5≈)679年前后。在《锡谱》泉的简历正文中,未载其生年,但在按语中说:“歙谱载公生唐仪凤戊寅。” 仪凤戊寅即678年,与平均龄差计算的结果基本一致。因此,可以断定,按语中的生年仪凤戊寅678)是对的。此时,其父巩20岁,换言之,巩20岁生泉,泉21岁生长子,很正常。在此,我从内心非常感谢1950年第15次纂修《锡谱》的编委们,在发现巩、泉的龄差存在明显矛盾时,没有轻易地放弃正确的答案(即泉生仪凤戊寅),而是将它保留了下来,否则泉的生年就成了悬案。

  (3)下面再看少微的生年问题。

     《锡谱》载少微生于“唐龙朔三年癸亥”(663年),卒年为“天宝八载己丑”(749年),“享寿八十有七”(沧州《左台吴氏大宗谱》亦如此记载)。而墓志铭的记载是:“公卧病,闻嘉谟死,恸哭赋诗,寻亦卒,享年八十有五。”铭文落款时间是“开元二十八年庚辰”(740)。“寻”是不久之意,即少微悉知好友之噩耗,悲恸不已,不久自己也去世了,此处应指当年。可见少微卒于“开元庚辰”(740),“享年八十有五”,据此,可推算出生年为(740—85=)655年,考虑古人惯用虚岁,将85调为84,生年就是656年。两书所载生卒年是否有误呢?

     铭文载少微“第总章戊辰进士,为晋阳尉,时李勣、薛仁贵等击高丽,公尝献策大破之。” 总章戊辰即668年。墓志铭所载历史事件属实,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在其《中国史纲要》中说:“总章元年(668),唐将薛仁贵攻下扶馀城(今吉林怀德一带),李勣打下高丽的都城平壤。唐在平壤设安东都护府”。

     如少微生于663年,668年才5岁,能考中进士吗?;如生于656年,668年12岁,如是12岁考中进士,那就是“少举进士”,但新旧唐书的记载都是“举进士”,可见少微不是少年举进士。李、薛打高丽也是668年,5岁或12岁的儿童能为军国大事献策吗?可以断定,上述两种生年都有误。

     其卒年又如何呢?假如《锡谱》所载少微卒年(749)无误,那怎么会在死前9年就请人撰

写墓志铭呢?这有悖情理;铭文中不但应有其玄孙淑溱(721年生),还应有其来孙矩,因矩生

于743年,已经6岁。但都没有。说明这一卒年有误。假如墓志铭所载卒年(740)无误,那么其

玄孙淑溱就应出现在铭文中,因此时他已19岁,但文中也没有,说明墓志铭的卒年也是错的。用计算平均龄差的方法,看少微的生年应是哪一年。56世诚 (473 年生)至70世道隆(785年生),平均龄差为:785-473)/14=22.3≈22岁。既定巩生于658年,那么少微应生于(658—22=)636年。这样,少微与其父义方的龄差为18岁,也很正常。

     综上所述,应将少微的生年定为636年,即贞观丙申年。到总章戊辰年(668)举进士时

33岁(虚),已过而立之年当有一定的阅历,为李、薛征东出谋划策也就有可能了。

为了更加直观,又便于理解,特制作《少微及其父祖、子孙生年考证前后一览表》(附后),敬请详察。表中可见,从诚至道隆,父子龄差都很正常。仅义方18岁生次子少微,稍微小一点,但就人的生育年龄而言,完全是可能的。

     为什么依据少微墓志铭,并结合《锡谱》进行分析、比较、推理,而能得出少微及其子孙

的生年呢?难道是巧合吗?我想,答案应该是否定的。

                       少微及其父祖、子孙生年考证前后一览表    2004年8月10日

                 名 字    考证前生年    考证前与父龄差    考证后生年   考证后与父龄差

                   诚            473                                同左

                   均            500                  27            同左              同左27

                   钦            530                  30            同左              同左30

                   授            552                  22            同左              同左22

                  文蔚           575                  23            同左              同左23

                   良            597                  22            同左              同左22

                  义方           618                  21            同左              同左21

                  少微           663                  45        贞观丙申636          18

                   巩            677                  14        显庆戊午658          22

                   泉            678(歙谱)       平均11           678              20

                               699                平均11          同左              同左21

                  淑溱           721                  22             同左              同左22

                   矩            743                  22             同左              同左22

                   明            763                  20             同左              同左20

                  道隆           785                  22            同左              同左22

 

               注:此文原稿刊登于《中华吴氏大统宗谱》编委会2004年11月《工作简报》(第21期),

                   原稿考证的顺序是先少微,后巩,再泉,当初计算时没考虑古人惯用虚岁的因素,

                   定少微生于635年、巩生于657年,但将这一因素考虑进去时,则少微生于636年,

                   巩生于 658年,与这篇修订稿中考证的结果完全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