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佩孚家世新证
提要:史学界对吴佩孚家世、家族有关问题的研究,始终存在不同的观点、不同的看法,尚未取得一致性结论。本文依据新近发现的《登州吴氏族谱》,从谱牒入手,参照有关档案史料、地方史志等,纠正了长期以来关于吴佩孚家庭成员姓氏、生卒等问题的错讹,阐述其家世及家族成员的真实情况。 主题词:吴佩孚;登州;吴氏族谱;家世考证
吴佩孚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其事迹世人皆知,自上世纪20年代起,即受到中外史学界的关注。吴逝世后,更成为民国人物研究领域中的热点,九十年来,海内外对吴氏的研究始终不衰,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愈来愈深入。对他的历史评价虽然尚存分歧和争议,但其评介标准已日趋公允。不过,学术界对吴佩孚的家世、家族以及早期生活的研究仍嫌不足。如他的家庭出身、家族成员情况等,不仅考证未尽其详,且诸说并存,真伪难辨,使不少误说进入信史,以至于迄今未取得一致性结论。这种状况,与北洋系段祺瑞、冯国璋、徐世昌、徐树铮等著名人物的家世研究形成鲜明对照,不能不说是吴佩孚研究的一大缺憾。这些基本的问题若不能解决,不仅影响人们对吴佩孚早年生平的了解,还会使错讹继续流传,成为历史错案。对此,笔者多年索绕于心,难以释怀。
2009年12月,笔者在山东蓬莱参加第四届吴佩孚学术研讨会时,得见由吴氏后人珍藏的《登州吴氏族谱(八修)》,遂使一些悬而未决的谜团得以廓清。这部编修于民国12年(1923年)的谱牒,共8卷14分册,详尽记录了登州吴氏上自洪武17年下迄民国12年,计五百余年的家族历史,可谓弥足珍贵。其中,有关吴佩孚家世、家族的信息也详记无遗。该谱牒所提供的第一手史料,为解决史学界长期以来存在的歧见误说,提供了重要实证。
一、吴佩孚早年身世与家庭
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台湾印行的《吴佩孚先生集》收有赵恒惕等编撰的吴佩孚年谱,年谱记:吴佩孚“1874年阴历三月初七辰时诞生于山东蓬莱县城区县学后街之安香店,父可成业商,母张氏,兄道孚早故,弟文孚,先生行二,生时父梦明乡贤戚继光至其家,继光字佩玉,因以佩为其名,以玉字之。”又记:“1888年纳聘王氏。1891年元聘王氏未婚病殁,归葬吴氏祖茔。”(1)该书问世后,年谱中所述的吴佩孚早年家庭情况,遂成了当时比较流行的一种意见。南开大学历史教授郭剑林先生,进一步考证了吴佩孚早年家世,在近年出版的《吴佩孚传》中说:“吴佩孚的曾祖吴恂伊,祖父吴陛宰,父亲吴若天。”对吴父之名,郭先生认为“一般论著均误为吴大成或吴可成。”又说:“吴佩孚的童年,家境十分贫困。但其父母望子成龙。六岁时将其送入私塾,念四书五经。其兄观孚(一般论著误为道孚),字子瞻,因吸食鸦片而早夭。弟文孚年幼,佩孚行二,实成为长子。光绪十三年(1897),13岁的吴佩孚丧父。文孚只九岁。……吴母张氏堪称克勤克俭的慈母,她颇能见到远处。‘贤而慧’,‘虽衣不充体,食不果腹’,‘饥寒堪虞’,仍以‘纺绩所得’,‘贴补家用’,坚持让吴佩孚‘攻书求学’。”(2)。
上述两种观点,各有异同。却不难看出,就郭著对吴佩孚家世的诸种观点虽有所依凭,但毕竟新的考据将其研究推进了一步,纠正了吴佩孚父亲和长兄的姓名之误。仍未提供详尽的家世家庭情况,吴母及元配的姓氏也沿用了旧说。那么,上述所涉人物,在《登州吴氏族谱》中是如何的记载的呢?
吴佩孚的曾祖吴恂伊(为登州吴氏第十四世),族谱记:
“恂伊公,字莘授。生乾隆四十六年辛丑六月二十九日子时,卒道光七年丁亥四月二十六日亥时,享年四十有九,葬秦家沟疃东南新茔,是为新茔始祖。妣李氏生乾隆四十九年甲辰三月初二日午时,卒同治四年乙丑十月十三日酉时,享年八十有二,葬同穴。子陛宰(武生)、陛先。”(3)
吴佩孚的祖父吴陛宰(为登州吴氏第十五世),族谱记:
“陛宰公,字殿柱,武生。庠名鹏搏,字振九。行一,生嘉庆十年乙丑七月十七日卯时,卒同治六年丁卯十月初一戌时。享年五十有三,葬秦家沟,祖茔左侧第一陇。妣陶氏,庠生令公三女,生嘉庆八年癸亥九月二十四日子时,卒道光十年庚辰三月十八日戌时,得年二十有八。再刘氏,例授登仕郎金荣公女,生嘉庆十五年庚午三月二十日戌时,卒咸丰五年乙卯九月十二日戌时,得年四十有六,俱合藏。子若天(来绍)。”(4)
吴佩孚的父亲吴若天(为登州吴氏第十六世),族谱记:
“若天公,字焕然,行一。以子贵,例封光禄大夫。生道光十六年丙申十月初十日申时,卒光绪十五年巳丑六月初三日戌时,享年五十有四,葬秦家沟祖茔左侧第二陇寅山申向。妣周氏例封一品夫人,生道光十八年戊戌十二月十二日未时,卒宣统三年辛亥十二月十九日丑时,享寿七十有五合葬。子官孚(原名观孚)、佩孚、文孚。”(5)
吴佩孚个人情况,族谱记:
“佩孚,字子玉,行二。邑庠生。武备学堂毕业,嵩武后军营务处优先都司补用游击,直隶陆军第三镇第一标第一营营长,直隶陆军第三镇第一旅旅长,第三师师长,陆军上将,勋一位,孚威将军,一等文虎章、一等嘉禾章、一等大绶宝光嘉禾章、七狮头军刀。直鲁豫巡阅副使,两湖巡阅使,生同治十三年甲戌三月初七日卯时。娶宋氏例封一等勋爵夫人(生卒年不详)葬五里桥秦家沟祖茔。再李氏孝先公次女,例封一等勋爵夫人,生光绪十一年乙丑七月十九日午时,卒民国十年辛酉十月初八日戌时,得年三十有七,葬同。侧室张氏生光绪十二年丙戌六月初五日申时。子道时(来绍)。”(6)
吴佩孚之兄吴官孚,谱记:
“官孚原名观,字子瞻,行一。生咸丰十一年辛酉十二月二十四日午时,卒光绪二十六年庚子八月二十日辰时,得年四十岁。葬秦家沟祖茔右第一陇。”(7)
吴佩孚之弟吴文孚,谱记:
“文孚,字子斌,行三。总统府咨议,陆军少将,步军统领署顾问。生光绪三年丁丑六月初三日丑时。娶陈氏生光绪十三年丁亥十一月二十二日卯时。子道时(出继),道成。”(8)
从族谱记载中,可以发现如下问题:佩孚之父逝于光绪十五年(1889)六月,并非光绪十三年(1887),是年,吴佩孚15岁;佩孚之母姓氏为周,并非张姓;佩孚元配姓氏为宋,并非王姓;佩孚之兄逝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月,并非为笼统所说的早夭,当在佩孚从军之后的两年,且年长佩孚13岁;佩孚出生之时辰与台版《吴佩孚先生集》“年谱说”稍有出入;该谱修成之日,佩孚的夫人张佩兰尚未扶正,故记为侧室。吴母的姓氏,另有吴佩孚之子在其父逝后所发的《吴道时祭孚威上将军吴公哀启》佐证,文中有“辛亥鼎迁移师井陉白石岭,克娘子关,适遭先王母周太夫人之丧”语。(9)
《登州吴氏族谱》的记载与以往的史著史论相较,孰为可靠呢?笔者的看法是肯定家谱而疑史论之说。基于的理由有二:一是以往有关吴佩孚家世故事,均系自称知情者转述而来,缺乏真凭实据。吴本人虽有多种著作传世,但未留下自己早年家庭情况的叙述,他的家事内幕,也仅是来自乡人、同学及显达之后亲近幕僚的口述回忆。可信度似可成疑,这也是造成吴佩孚早年家庭情况诸说并存的一个原因。二是族谱是澄清吴佩孚身世的有力实证。在中国的宗族社会中,族谱是维系宗族的根本,无不把修谱当成本族内之大事,而又以记录族人的生平事迹为要,倘若不详或不确则不记。第八修《登州吴氏族谱》的编篡,历时数年,几度审核,可信度高。另外,《登州吴氏族谱》的八修,其经费赞助,主要由当时已声名显赫的吴佩孚担承,后将述及。主持其事的吴亮孚为吴佩孚族兄,很难想象族谱对涉及吴佩孚家世的部分会草率从事。甚至可以推断,该谱所记吴佩孚及先人事迹,须得到吴本人或家人的审定与认可。
那么,原本世系清晰、脉络明了的吴佩孚家世,为何后来在史学家那里变得扑朔迷离、众说纷纭,乃至于以讹传讹;甚至上世纪20年代刊行《吴佩孚正传》,竟有吴佩孚自幼双亲俱亡,靠其兄嫂养育成人之说呢?(10)究其缘由,吴佩孚对其家世甚少谈及,讳莫如深,与其出身、早年境遇和个性特点有关。如郭剑林先生所说:“吴的自信介于自信与自卑之间……发迹后仍流露出自卑与其出身寒微有关。而出身寒微又受过封建等级教育和影响,自然不可能不产生自卑心理。这也正是他千方百计地考证其祖系高贵的由来。”(11)我们可以在吴的部属幕僚回忆与他本人的演讲辞中,找到他多次谈及其远祖先源的记载,他曾说:“吾宗为吴太伯之后,始祖出自江苏延陵郡。”“按吴氏原泰伯之后,泰伯乃太王之子。太王有三子:长即泰伯,次仲雍,次王季。三子各传支派,惟王季之子为文王,名姬昌。生而灵异,天资卓迈,驾乎诸兄弟上。因太王爱其姬昌,欲令其继承基业。既欲文王承统,必先传之王季,而季又非长子。太王虽有此意,而未出诸口。时泰伯、仲雍,均仰体意旨。不仅太王爱其孙,即泰伯、仲雍之爱侄,较自爱其子犹切。及太王患病,泰伯仲雍借采药至吴国。及入吴籍,断发文身。及太王去世,国人无能为继者,长子次子久已去国。国人公议,推王季为君。泰伯、仲雍,闻父死丧回国。治丧毕,王季不肯擅君位,送印绶与泰伯,泰伯不肯受。二送仍不受,三送终却之。故《论语》曰:泰伯其可为至德已。”(12)但是,吴对其家庭及近世先人事迹却甚少提及,目前尚未发现有关这方面的记载。
再来细观吴佩孚之兄的族谱资料,比对史料,似可说明以上观点。吴官孚的卒年,是在吴佩孚从军之后,死时得年四十,何言早夭?官孚作为长子,在恪守传统伦理观念的家庭内,竞无妻室子女,壮年而不娶,与“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相悖,实在不是一件合乎常理的事。郭剑林先生说官孚“因吸食鸦片而早夭”,除“早夭说”似应商榷外,“吸食鸦片”之事不伪。笔者综合有关史料记载与访问蓬莱吴氏后裔,大抵可知官孚的生平行谊,在当时的乡间社会与宗族内,算不上一个光宗耀祖的人物,甚至在族人眼里为不肖,乃至卒后归于族谱,只好一笔带过。按吴氏族规和修撰族谱的通例,修谱时对族人记其善而不记其过,但有违宗法族规者,谱书皆削其名或销其中字,只记吴某,使后人知其善恶褒贬,颇有“春秋笔法”的意味。官孚之事,或为尊者讳,或因过失不大,仍按族谱常例待之。但吴佩孚一生最恨鸦片,有人说是因为其兄毁身家性命于此,应属可信。
可作结论,从《登州吴氏族谱》中所载吴佩孚的家世情况,脉络清晰,详实有据,史料可信,足以订正以往史家之误。
二、吴佩孚的登州吴氏先人
从《登州吴氏族谱》中可知,吴氏先人自明初迁来登州,数百年来,薪火相传,创造了不可磨灭的家族荣光。《登州吴氏族谱》卷一《吴氏先源》载:“吾吴氏者,直隶扬州府泰州人也,始祖辛二公于我国定鼎三年,庚戌蒙左丞相张选充天策卫小旗,从征沙漠师旋。越二年,壬子调定远卫,乙卯调龙骧卫,皆以小旗役也。嗣后征进云南等洞,又征乌撒东川莾部,壬戌又听调于庐州及十有六年。癸亥仗国威灵征进有功,缘是擢升总旗。越一年,调于登州遂家,是为吾吴氏世脉之始。”此篇序文,系登州吴氏第六世、明代进士、监察御史吴昶所撰。由这段记述可知,吴辛二以军功授总旗,于明洪武十七年(公元1834年)调至登州隶籍,为登州吴氏始祖。
按明代兵制,全国要地设立卫所,军丁世代相继,给养仰赖屯田。在地方,设都指挥使司,置指挥使,为地方统兵长官。都司之下,在冲要地区的府、县置卫或设所。卫设指挥使,辖5个千户所,计5600人;千户所设千户,辖10个百户所,计1120人,百户所设百户,辖2个总旗,计112人;总旗辖5个小旗,计50人;小旗10人。吴氏始祖的官职为下级军官,事功亦非显赫,然而自吴氏一族迁居登州以降,繁衍生息,逐渐成为登州望族,故八修族谱首篇序文中说:“吾邑僻在海澨,层峦叠嶂,盘踞西南,而其北则溟渤之所宅也。荡云沃日,藏宝怀珍,故其间气所钟,不乏簪缨巨阀崛起于其间,求其科名甲第,继继相承,绵瓜瓞于无穷,绍箕裘于弗坠,唯吴氏为尤著。”又说:登州吴氏“自始祖辛二公,以征进功,于前明洪武间调登遂隶籍,厥后由甲乙榜及明经辟举,登仕途者难更仆数。若晋庵公之历官侍御,济轩公之出守名封,尤其彰彰者。而灌先先生《易象图说》一书,更独阐义文之秘,厕周劭之席,卓然为理学宗。呜呼,可谓盛矣。”(13)这篇序文是清乾隆进士、蓬莱人宁云鹏所撰,序中所记,并非虚誉,登州吴氏一族代有才人,声名最著者:明朝嘉靖甲辰科(1544)赐进士出身吴昶(六世)、明朝嘉靖丁未科(1547)赐进士第吴国相(七世)、明朝隆庆辛未(1571)赐进士出身吴之美(七世),(14)《蓬莱县志》人物志载:“吴御史名昶,蓬莱人。明嘉靖甲辰进士,授河南推官,多所平反,擢御史,执法不避权贵,巡屯山西,荐贤斥墨,风纪肃然,军屯以清,以母老挂冠终养,前后十三征不起,朝野重之。著有《石洞主人稿》。子,之美进士,任礼科给事中,蹇谔有父风。祭祀忠孝祠、乡贤祠。”吴国相则官授南京户部主事,亦有盛名。吴脉鬯即著《易象图说》的灌先先生,为吴之美曾孙。《蓬莱县志》人物志孝义篇说他“幼孤家贫,事母笃孝,凡事秉命,敦励义行博学工文。崇祯丙子副贡,甲申南航,授参军,寻题武材推官,以亲老不就,旋里,放情诗酒,经史糜不殚究,尤精于理数。时谓其气节文章,得之家传。郡邑名士,多负笈受业焉。著有《四书拈笑》、《易经图说》,与修府志,祀忠孝祠。”明崇祯庚午举人吴缵姬,在《蓬莱县志》中也有记载:“倜傥有奇才,能文章,犹精临池。辛未冬,知郡将有变,携家南下,寓泰州。庚辰公车下第,遂隐居不仕。著述自娱,世服卓识焉。”到清一朝,吴氏清公一支,又有吴道生(榜名吴钺),考中道光己丑科(1829)武进士钦点头名状元,授花翎侍卫山西北楼营参将。(15)登州吴氏一族的杰出人物之盛,由此概见。
《登州吴氏族谱》立谱,由六世吴昶(晋庵)于明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所创,为一修。族谱载“盖吾一世二世皆一人,三世二人,四世八人,五世十三人。”自五世分为十三支:清公支、淮公支、滽公支、深公支、濠公支、溣公支、润公支、海公支、江公支、浩公支、河公支、汉公支、洪公支。后淮公支、润公支无传,故登州吴氏为十一支。吴佩孚为洪公一支,其世系是:吴辛二——吴通——吴□——吴桂——吴洪——吴锐——吴国选——吴应鹗——吴时隆——吴脉绣——吴一瑶——吴肇枚——吴黄暹——吴恂伊——吴陛宰——吴若天——吴佩孚。
吴佩孚为登州吴氏第十七世,在吴佩孚的直系先人中,亦不乏光耀门庭者:六世祖吴锐,族谱记:“锐公,字进夫,号柳庵。寿官。”(16)寿官是明代养老制度中赐予老人冠带的头衔。明英宗天顺二年(1458)始创,由地方乡人推举,逢恩诏颁布,在整个明朝仅颁19次,获得者则荣耀乡里。七世祖吴国选,族谱记:“国选公,行二,号高峰。附监生,任直隶行唐县主簿。”(17)八世祖吴应鹗,族谱记:“应鹗公,号春腾,庠生。体丰性和,无疾言厉色,以鱼鸟花卉自娱。晚习养生导引之术。”(18)九世祖吴时隆,族谱记:“时隆公,号企圣,行四。敦厚浑朴,勤俭立家,少年博览经史,晚来好善乐施,积德行仁。邑主高公,表其门曰善,擅一乡生。”(19)十一世祖吴一瑶,族谱记:“一瑶公,行二,排九,字玉之,号介公。秉性朴直,持家勤俭,若关失怙,事孀母至孝,抚幼弟以友。析居后以所置沃田十余亩膳给之,颇有亿中才,以居极致饶裕焉。……享寿八十有四,葬团山新茔,亥山巳向,是为团山茔始祖。(20)十二世祖吴肇枚,族谱记:“肇枚公,行三,字茂林。身虽经商,好录有益书以教子孙,演易数以定趋避,演说阴骘故事以勉人为善。(21)
及至吴佩孚之父执家时,不仅未能光大祖风,反而生活愈艰,家道日衰。尽管如此,吴若天仍是一位具有浓厚民族情结的人,望子之心尤切,可惜天不假年,吴公生前竟未能亲睹其子的彪炳功业。我们毫不怀疑,一个人的家世传统、早期家教与地缘文化,对他成长及其品格塑造有重大影响。观吴佩孚一生,其秉赋性格有明显的家族烙印,特别是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怀,一生恪守不移,与其家乡先贤交相辉映。他常以自己是“三让天下”而称“至德”的吴泰伯后裔而津津乐道,引以为荣,并以之作为一生的行动准则,其“四不”主张便是最好的注脚。就连他平生好谈易理,似乎也是有其家族渊源的。
三、吴佩孚与《登州吴氏族谱》
前文叙及《登州吴氏族谱》创立于明正德年间,那时登州吴氏支脉未繁,故修谱简单易行。至二修族谱,已时隔110年,生齿愈繁,迁徙愈众,故修谱之事已非易事。登州吴氏第十世脉鬯先生为蓬莱名士、易学大家,长期居乡不仕,由他主持并在明崇祯四年(1631)完成了再修。三修则在20年之后的顺治八年(1651),明清鼎革,登州吴氏已是大清的子民。三修距二修20年,是八修之中相距年代最短的,个中原因不仅是吴氏宗族自身发展的需要,恐怕与改朝换代也有莫大之关联。另外,在二修祖谱的次年,也就是崇祯五年(1632),登州发生了历史上灾难性的“登莱兵变”,又称“壬申之乱”。明朝叛军攻陷登州,莱州被围,死三巡抚、一知府,阵亡将士万余,生民涂炭。“兵变杀掠至数十万。当是时,城堙川谷,流血积骸。”(22)吴氏一族,举家罹难、离乡逃生者甚多。后清朝开国,天下初定,在此情形下,中国乡间社会的各个宗族修订族谱,亦是顺理成章的事。三修仍由吴脉鬯主持其事,在三修中,吴脉鬯与明崇祯庚午举人吴缵姬分别从江浙一带寻回了吴氏迁居登州之前的先世谱系,并对始祖迁登始末详加考据。以往吴氏族人,只知始祖源自泰州吴氏,如今又知泰州吴氏又源于浙江吴田吴氏,吴田宗族的第十四世祖吴潮,是从吴田迁往泰州(今江苏泰州市)的始祖。这样,登州吴氏又将直系的先源前溯了十余代。其后,《登州吴氏族谱》四修于康熙三十九年(1700)、五修于乾隆六年(1741)、六修于乾隆五十一年(1786)、七修于道光十六年(1836)。使这部族谱成为洋洋大观、体例完备的一部宗族谱谍。
《登州吴氏族谱》的八修由吴亮孚任总理,吴锦孚协理,直接参与其事者有52人,概可想见工程浩大,从1919年倡修到1923年完峻,历时四年有余。事竣后,吴亮孚作序文有如是说:“吴氏族谱自清道光十六年七修后,迄今八十余年矣,生齿日繁,居处涣散,猝议修辑非易事也。光绪中叶,笃庵族叔率族侄道修,爰就城乡中按户采访,钞而录之。族侄道兴乃于登州属内暨辽东各处,亲为调查,私心窃冀以为详而采之,庶可编成巨帙,以上绍前烈,诓知事极繁巨,且绌于财力,均未克,偾事以殁。距今又二十年矣。……吾族人以为难,故几无敢过而问者。”接着,他又叙述了八修族谱的缘起:民国八年,吴佩孚为族中堂婶李氏请旌节,由民国大总统徐世昌亲书“节励松筠”匾额一方,在悬额之日,族人前来称庆祝贺,十八世吴道诚重新提议修谱之事,虽然阖族赞成,但仍不胜财力。亮孚去找时任陆军第三师师长的吴佩孚商议此事,佩孚慨然应允说:“修谱费先由族中募之,欠绌多寡,由佩孚一人任之”。至此,修谱事才算定了下来,族中人公推吴亮孚为首事。谱成后,吴亮孚曾请族弟佩孚作序冠于谱首,但吴以军务繁忙推托了,由此也可见他的谦谦君子之风。
在此稍稍介绍一下吴亮孚。一般论者,说他为一生为商,此说不确。吴亮孚出身军人,字敬斋,生于同治八年,长吴佩孚五岁。族谱记载他:“五品衔赏蓝翎优先把总,直隶提标,三屯路属喜峰路松棚路经制,外委例授武德骑尉。”(23)吴佩孚早年离乡赴京,生活潦倒,衣食无着,时在京师警察局办差的吴亮孚多有资助,并由他荐举,这才投入军中。待吴佩孚发迹,吴亮孚约在1920年后退役,返回蓬莱故里养老并为吴佩孚料理家产。《登州吴氏族谱》(八修)卷尾还附有一份《吴氏八修族谱捐资花费数目》,吴氏宗族内各支各家捐资数额、族产所出以及各项花费均有详明记录。此次修谱共募集5640余吊,其中吴佩孚捐4000吊整,共花费5040余吊。这份史料对研究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很具有参考价值。
总之,这部存世极少且由吴氏后裔珍藏的谱牒,不仅为吴佩孚研究提供了真实可信的文献证据,也为研究胶东历史、文化、地理、社会、民俗等提供了重要参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