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百家姓中,李王张刘陈杨赵黄周吴被列为前十大姓,吴姓居第十,约3000多万人。据考评剧,国内外很多吴姓系东汉开轩元勋、二十八宿之一南阳吴汉的后裔。
吴姓的先祖,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的吴氏族。据《路史·国名纪》记载,黄帝的母亲名叫吴枢,可见吴人与黄帝族系关系之密切。火神祝融的名叫吴回,死后人们尊奉他为“朱天菩萨”。上古五帝之一高辛氏帝喾的元配妻子姜嫄,姜嫄生弃,被舜任命为掌管农事的稷官,史称“后稷”,支世后被中华民族尊为农神。弃生子不窋,继续做夏朝的农官。太康时政治腐败,废农官,不窋逃亡到西北戌狄部落,其孙公刘执掌该族后,注重农耕,公刘子庆节继承父权,以豳地时常遭受戌狄的骚扰和侵犯,古公亶父带族人迁徙到岐山麓下的周原居信,建立的国家称周王国,三公称周太一。在吴族谱中,尊古为近祖。
古公亶父生子三,长子泰伯,为姬姓吴氏的开氏始祖;次子仲雍,为姬姓吴氏的传代始祖;少子季历,是周文一姬昌的父亲。泰伯和仲雍三让王位与季历,在今无锡梅里建立了勾吴国。来商后,周武王焉式分封仲雍的后代周章为吴国国君。历13君400余年,于周简夷元年(前585年),仲雍的第十九代孙寿梦继承代亲吴去齐的君位,并正式称王。
寿梦去世后,吴国又出现了第二次让位风波。寿梦的第四子季札不按照“兄终弟及”的继位旧法,有意将王位传给侄儿,结果引发了吴王室一场兄弟相残的内乱。专诸剌吴五僚,阖庐当上吴王,以伍子胥和孙武为军师,国力逐渐强盛,威震天下。后在对越的战斗中,越人灵姑浮用戈击伤吴王阖庐脚趾,吴王伤发而溘然长逝。传位其子夫差,后因中范蠡之计,吴国灭亡。
到夫差的六世孙吴芮时,因助刘邦西进破秦有功,被封为长沙王,至第六代孙吴行秋时被免除封爵,自今湖南迁居蒲坂(在今山西)。其孙吴全的一支又自山西迁到毫(在今安徽)。吴全生吴隆,吴隆的长子吴复兴自毫迁居南阳,死后葬在宛县吴老庄(在今卧龙区潦河坡乡)。吴复兴的儿子吴章,是西汉末年的著名学者,《尚书》学教授,为人刚直不阿,不幸被王莽害死,也葬在宛。吴章生育了四个儿子,长子吴尉,次子吴汉,三子吴翕,四子吴演。传到吴汉这一代,家族因吴汉的功业而昌盛。吴汉,字子颜.早年拜名师学艺,练就了一身好武功。新莽末年,父亲吴章被王莽杀害,吴汉逃难到渔阳.初以贩马为生,结识了一批地方豪杰。更始帝时,吴汉被任命为安乐令。刘秀起兵.吴汉慕名投奔,被封为偏将军。邯郸破王郎,吴汉建立奇功,加封建策侯。东汉王朝建立后.吴汉被任命为大司马,受封舞阳侯(今河南舞阳县),次年.改封广平(在今河北)侯,食邑广平、斥漳、曲周、广年等4县。后又在破蜀等战役中屡立战功,被誉为“常胜将军”。吴汉极为忠孝,带兵过宛时.上奏回家扫墓,以尽孝道。建武二十年(44年)五月,吴汉去世,享年88岁.葬在宛县吴老庄,诏赐谥号“忠侯”,因此史书称为“广平忠侯”。下葬时.光武帝发北军五校、轻车(兵车)、介士(甲士)送葬,葬礼规格之高,与前汉大将军霍光相同,可谓荣宠至极.
吴汉的哥哥昊尉.也是光武帝刘秀的一员猛将,跟随刘秀打天下时战死,其于吴彤被封为安阳侯(今河南正阳县西南)。吴汉的弟弟吴翕,因哥哥的功荫被封为褒亲侯,子吴安国,亦封侯,迁居江东。吴汉四弟吴演,封大将军,生子吴丹,吴丹绝传。
吴汉有二子,长子吴成,嗣封广平侯。吴成死后其子吴旦为濯阳侯(今河南遂平),以奉吴汉之祀;旦弟吴吁为筑阳侯(今湖北谷城)。吴汉次子吴国为新蔡侯(今河南新蔡)。成子吴旦娶高密侯邓禹的孙女为妻,生子吴如胜、吴如晴。至此,南阳吴汉家族一门封侯十余人。永兴二年(15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