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家百年史:吴清源与他的兄弟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12/16 7:58:12  文章录入:OK  责任编辑:OK
 

吴家百年史:吴清源与他的兄弟
作者:桐山桂一

 


目录
吴景略随感……………………………………………………………1
  序………………………………………………………………………3
  第一章 春宵一刻……………………………………………………7
  第二章 烈日炎炎 …………………………………………………34
  第三章 疾风怒涛 …………………………………………………61
  第四章 冬去春来 …………………………………………………98
  结语…………………………………………………………………127
  后记…………………………………………………………………129
  

书之随感
今年5月间收到桐山桂一先生自东京寄来他所撰写的《吴清源与他的兄弟》一书。我虽在病中,也打起精神,匆匆忙忙把它读完。
  为了写这本书,桐山先生大概花费了五年时间到各处采访,搜集资料,终于在今年4、5月间脱稿成书。并且由日本著名的出版社岩波书店出版问世。现正在北京语言大学任教的计丽屏女士将它译成了中文。
  桐山先生是以史学家的态度写这本传记的。每一事实、每一个细节他都千方百计核对准确和翔实。前年出版的《吴清源自传》(《中的精神》)是由他执笔,自然对吴清源本人的事迹极为清楚。为了写兄弟三人中已故大哥的情况,他不辞辛苦,飞往美国,访问大哥的子嗣德州农工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吴新一。他也曾飞往台湾,访问我的三个妹妹中仅存的一位。吴氏家族在福州,祖坟在那里,旧居也在那里,他也设法前去亲眼一见。三年前,吴清源应著名导演田壮壮的邀请,来北京商诀拍摄吴清源事迹影片的事宜,住在钓鱼台大酒店,我前往与吴清源会晤。桐山先生也随吴清源前来。当时桐山先生即约我相谈半日。去年又特意来津,到我家继续访谈。今年年初又来津,到医院病房与我核对不大了解之处。他对写作是认真的,严肃的。
  十几年前,大约是1983年,天津有一位通俗小说作家,仅凭两次简单对我探访,和我提供的一些简单资料,以及吴清源所写的《以文会友》那本自传,即洋洋洒洒写出一本《无冕棋王》。他对我说:“当前正刮吴清源风,我先写出,别人就不能写了”。他是抢滩夺利,轻率欺世。与桐山先生写作的作风就不可同日而语了。爱因斯坦、梵高等名人传记,都有好几种版本,岂是一个人能垄断得了的。
  吴清源的事迹,在日本有许多人写过,但是都不如桐山先生这一本全面和系统。他不仅将吴清源的身世从小时起直至现在,而且把吴清源的家人也都一一叙述。他认为一个名人的成长需要一定的周边环境。
  桐山先生以中日战争为背景,把一家兄弟的悲欢离合放在这烽火连天的混乱世界中叙述。每个人都受到外界影响和内在的倾向各自奔向前途,情况是复杂的,人的感情也是错综微妙的,这就是中日战争中人们关系的特色。
  桐山先生对我的事迹,在这本书中着墨很多,约占几乎二分之一的篇幅。他感兴趣的是:我为什么在这种家庭中,会走上抗日与参加共产党的道路?是呀,弟弟是日本国籍,哥哥是伪满官员,妹妹日语讲得比国语好,为什么我与家人背道而驰?早就有日本人问过,为什么留英留美的学生,回国后都亲英亲美,为什么留日的学生,回国以后大多反日抗日?这答案应由日本人自己来回答。他们自“九·一八”侵占我东北三省以后,14年中在中国作恶多端,真是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倾东海之波流恶难尽。他们硬说,他们出兵中国,是为了把中国从英美帝国主义中解救出来。从很明显的两件事就可以把这无赖的话驳回去。自从东北被日本人强占之后,东北三省人民就不许吃大米,只能吃高粱米,吃大米就是犯罪。在华北,配给人民的粮食是混杂砂子糠皮的混合面。这是明显无可抵赖的事实吧。这叫作解救中国人民吗?
  日本的中国通,像板垣征四郎、土肥原贤二、东条英机等,只看到中国人丑恶的一面,认为中国人落后、愚昧、自私,只要威胁利诱,立刻拜倒在他们的脚下。他们不了解中国人是有人格的,有尊严的。毛泽东同志讲过,帝国主义者以为中国人都怕他们,有些人就不怕他们。日本人把中国人估计错了。他们犯了大错误。这些不怕帝国主义的中国人,生死相随,起来抵抗侵略。日本随即陷入泥沼,终于失败了。
  这些人的勇气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来自高昂的爱国情绪,强烈的自尊心,以及对正义与真理的坚定信念。桐山先生说我是爱国主义者,对这一点我当仁不让。我确实对我们正在改造、正在进步的国家有深厚的感情。
  桐山先生在书中从思维上、从感情上对我的描述,也就是对中国人特别是大多数知识分子的描述。希望日本读者读完这本书后,也能和桐山先生一样从思维上、从感情上了解中国人。
  吴景略
  2005年6月30日


序言(1)

  父亲又吐血了。
  一家人在沉闷的气氛中迎来了1924年的农历正月。
  吴家宅院坐落在北京西城大酱坊胡同。玻璃窗户外,不时地传来鞭炮声和孩子们的欢笑声。然而,这一切却只能使吴家的人心情更加郁闷。此时的吴家完全没有一点要过新年的景象。
  家里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出声。孩子和佣人们都屏声静气地侧着耳朵,关注着病人的动静。像是要诅咒这种静寂似的,吴炎的耳朵里又传来了父亲急促的咳嗽声。那种从嗓子眼里挤出的、痛苦的声音,似乎要把人的耳膜震破。吴炎感觉胸口堵得慌,手里拿着的书也显得格外地沉重。
  父亲得的是结核病。
  吴炎此时虚岁也只有13岁,但他已经明白,父亲不仅生了病,而且病得还不轻。父亲失去工作已经是很早以前的事情了,而父亲生病躺倒在床上一病不起的日子也已经过了两个多月。原本就很瘦小的父亲,此时就像被抽干了水分的枯草一样,丝毫没有了元气。
  西城的大酱坊胡同位于天安门的西北,距离天安门大约有两、三公里的路程。所谓的胡同是连接老百姓住宅的通道,而吴家居住的四合院就在大酱坊胡同内一个叫广兴里的地方。
  四合院说不上大却也不小。正中间是一个院子,四周建有四排平房,是一座标准的“口”字形院子。
  这是一个最常见不过的、中产阶级所居住的房子。
  院墙用砖头砌成,高约三米,外面就是胡同。大门朝北开,门口外两侧有两座镇宅避邪的石像。
  这段时间里,医生频繁地出入于这扇大门,就好像门口的两座石像在不断地盛情邀请他。然而每次医生又都是带着无奈的表情离开这个大门。实际上,当时根本就没有治疗结核病的有效方法,自然也没有能够治疗结核病的良药。
  父亲名吴毅,字劭龙,1892年出生于福州。当时在福州,吴家是尽人皆知的名门望族。然而随着祖父吴叔章的去世、辛亥革命运动的发生、清政府的灭亡,吴家也像曾经盛开过的鲜花一样跟着凋零了。
  祖父有三个妻子,分别是江氏、林氏和桂氏。父亲是桂氏所生的,也是同父异母的众位兄弟中最小的一个。兄弟间展开遗产之争的结果是父亲拿到了自己应得的一份。他拿着这份遗产带着妻儿随即离开福州来到北京,那是1914年的事情。
  之后的十年,父亲一直在平政院(平政院是行使法律责任的一个行政机构)当一名小职员,过着碌碌无为的生活。
  当时的中国已经结束了清政府的封建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然而世道并未因此而变得太平,各地的军阀纷纷坐地割据,相互之间不断发生战事。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性格内向的父亲,既不善于向上司献媚,更谈不上向上司行贿,所以要出人头地是完全不可能的,于是只能平平淡淡地过着一个小职员的生活罢了。
  当时北京的政治气候对吴家是非常不利的。1916年,大总统袁世凯死后,其部下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和以曹锟为首的直系开始分裂,并不断的相互倾轧。当时的皖系有日本作靠山,而直系则以英美作靠山,可谓势均力敌,互不相让。这个时期正值所谓“直皖之争”的内战时期。
  父亲是属于皖系的。虽然他并不是自觉自愿地加入皖系的,但他的人际关系使他自然而然地成为了皖系中的一份子。父亲是通过外祖父的关系进入平政院工作的,而外祖父的这个关系恰好与皖系有关联,北京政府又一直是处于皖系的操纵之下,所以外祖父的这个关系对父亲非常有利。但是,到了1920年,直系与奉系军阀张作霖联合在一起,发动了安直之战。结果直系全面获胜,皖系以失败告终。
  虽然父亲不过是一介小职员,只想平平稳稳地过日子,从来没有过出人头地的奢望,但是在北京当时的时局下,吴家的生活还是受到了影响,日子过得更加惨淡了。
  当然,对于年仅13岁的吴炎来说,时局的状况还是属于很遥远的成人世界的事。他还无法对此有直接的感悟,只是看着父亲吴毅病情一天天地恶化,并且切身感受到了笼罩在家里的、那种异乎寻常的气氛,他觉得自己像是掉进了沼泽地似地喘不过气来。
  母亲叫张舒文。外祖父是清政府时的高官,叫张元奇,曾经侍奉过慈禧太后。可以想象得出外祖父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他后来由于向慈禧太后谏言而被逐出宫廷,被贬到京城之外的地方上了。
  母亲没有缠过脚,这在清朝的上层阶级家庭里是极为罕见的。这自然要归功于思想开明的张元奇,是他免去了自己的女儿遭受缠脚的痛苦。这种开明的思想被母亲带到了北京的家,影响着吴宅中的上上下下。家里雇了七、八个女佣,本来可以叫给她们来照顾父亲,可母亲却不让她们接近父亲,宁可自己一个人照顾病中的父亲。当然母亲也绝不容许孩子们靠近父亲的病床,因为母亲非常清楚地知道,结核病是会传染的。
  书包 网 bookbao.com 想看书来书包网

序言(2)
尽管如此,当隔壁房间里传来父亲撕心裂肺的咳嗽声时,吴炎总是忍不住跑到父亲的房间,偷偷地看看父亲。他很奇怪原本就瘦小的父亲,为什么每次看到时总好像比前一次又小了一圈似的,而嘴边的胡子却总是乱蓬蓬地越来越多。
  “走远点儿!”
  每次从门缝往里看的时候,母亲张舒文总这样呵斥吴炎。这种的呵斥实际上表现出的是母亲对孩子们的真正关心和爱护。
  春天的气息悄然无声地来到了吴家。你会发现桃树的枝头上隐隐约约地长出了一些不过几毫米大小的花蕊,似在骄傲地告诉人们用不了多久,枝头上就会开满粉红色的桃花了。
  然而,吴炎无暇顾及春天是否就要来临。乍暖还冷的寒气顺着地面传进了房内,吴炎心烦意乱,所能发泄的方式只能是无奈地把翻看着的书远远地摔了出去。
  应该说,吴炎算是一个比较淘气的孩子。与两个兄弟相比,他的性格活泼外向,喜欢往外面跑,在北京的街头巷尾玩耍。也正因如此,在兄弟三人中,他是受到父母训斥的次数最多的一个。
  比他大两岁的哥哥叫吴浣,小他两岁的弟弟叫吴泉。弟弟吴泉整天从早到晚对着棋盘下围棋,摆棋谱。哥哥吴浣每天要去上学,很少有机会和吴炎在一起玩耍。于是形单影只的吴炎只能偷偷地跑出家门找人玩去。因为吴家算是官吏之家,而官吏之家的家教通常是很严格的,父母往往会禁止孩子们与胡同里的其他孩子一起玩耍,于是吴炎经常挨骂便在情理之中了。
  “你太不听话了!”
  吴炎常常被父亲这样训斥。但是,一到春节,吴炎还是忍不住跑上街头,在拥挤的人群中穿行。
  离吴家不远处是新街口南大街,宽阔的道路上行驶着当时还很少见的有轨电车。川流不息的人力车和马车来来往往,这种景象总是让吴炎留连忘返。
  附近还有一座叫白塔寺的寺院,寺院内有许多卖东西的摊位,好像把全北京的所有食品都集中到了那里似的,摆满了各种各样从未见过的水果和点心。不知道什么时候还搭起了不少临时的大篷,在里面进行着诸如马戏和杂技等的表演,还有类似于相扑的摔交表演。这里充满了生机,你会情不自禁地被各种表演深深地吸引住。
  “那种地方不许去。”
  每当有庙会的时候,母亲总是这样叮嘱吴炎,而吴炎却忍不住跑去逛庙会,尽情地享受那里的快乐。
  然而,不知道为什么,以往总是让人心动的景象,这天却丝毫引不起吴炎一丝一毫的兴趣。他的心情很沉重,不安的情绪始终缠绕着他。就连琳琅满目的点心和令人惊叹的杂技也无法让吴炎高兴起来。他的脚步越走越沉重。
  “父亲的病能好起来吗?”
  “以后的日子该怎么过呢?”
  脑子里闪过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吴炎虽然身在其中却又感到热闹的庙会离自己很遥远。他的担心不幸应验了。
  这是这一年的2月20日。
  “你父亲叫你呐。”
  母亲的声音很异样,连小孩子也能感觉到她有些不同寻常。来到父亲的房间,哥哥和弟弟已经在里面了。吴炎和吴浣、吴泉一起,兄弟三人站到了父亲的床头边。由于每天喀血,父亲脸色苍白,没有一点血色。这时父亲开口说话了。
  “把书法书留给吴浣。”
  听上去就像从嗓子眼里挤出来的嘶哑的声音。
  “把小说留给吴炎。”
  为什么要跟我们说这些呢?吴炎感到内心的不安变得越来越沉重。父亲衰弱的样子更增加了他的话语的分量。
  “把围棋留给吴泉。”
  这似乎是父亲的遗言了。父亲说的书法书指的是字帖,因为在旧中国要想走仕途之路,书法是必修的一门学问。而要把小说留给吴炎,或许是父亲希望吴炎将来能走上文学之路吧。得到了围棋的吴泉当然同时也得到了父亲收集来的围棋棋谱。这时,父亲又特别叮嘱吴炎说:
  “往后,你要懂事了。不要没事总往外跑,不要淘气,不要给你妈妈添麻烦。”
  葬礼上哭声一片。
  父亲的亲戚多在福建省,所以只有居住在北京的那部分人参加了葬礼,包括母亲的八个妹妹。吴炎记得当时棺木的周围到处是女人们悲悲切切的哭声。兄弟三人穿着白色的孝服,站在棺木前头,与父亲告别。三个少年一脸稚气,他们尚不更事的身影让父亲早亡的事实显得愈加残酷。
  棺木运到了长椿寺。
  我们不知道父亲吴毅是不是真正地期盼长子进入仕途,次子走上文学的道路,三子成为棋士,但是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三兄弟竟如父亲的遗言所传递的信息那样,后来分别走上了这三条不同的道路。
  

序言(3)
不久以后,哥哥吴浣当上了伪满洲国的官员。吴炎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成了一名大学教授,同时也是一位诗人。弟弟吴泉后来东渡日本,在围棋界,将永远地留下他辉煌的名字。
  吴泉字清源。
  昭和年间在围棋界被称为无冕之冠的天才棋士吴清源正是其人。从战前到战后的十番棋比赛中,他一个一个地击败了当时名震棋坛的日本一流棋手,世人把他看成了围棋界的神。
  本书将记录吴家三兄弟即吴浣、吴炎、吴泉(清源)不同的人生,并通过他们走过的一生,来揭开吴家的百年史。
  吴浣作为日本的傀儡政权伪满洲国的官员,曾经任职于宫内府及驻外的“使馆”。日本战败后,去了台湾,之后又侨居美国,并在美国渡过了他人生的最后时光;吴炎留在了他的祖国——中国,他参加了抗日战争,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而吴清源则一直背负着日、中间曾发生过战争这样一付沉重的十字架生活在异国他乡的日本。
  与这三兄弟生活在同一时代的有宋氏三姐妹,即宋蔼玲、宋庆玲和宋美玲,宋蔼玲嫁给了大财阀孔祥熙,宋庆玲是中国革命的先驱、国父孙中山的夫人,宋美玲则成了国民党的最高领袖蒋介石的妻子。
  “一个爱财,一个爱国,一个爱权。”这句话概括了宋氏三姐妹的人生,同时留在了世人的记忆之中。而在本书中,作者也想依此方法概括一下吴家三兄弟的不同人生。
  “一个为家,一个为国,一个为才。”
  本书是对吴氏三兄弟人生磨难的文字记载,同时也从一个侧面重塑了20世纪东亚的中国大陆(包括伪满洲国)、台湾和日本的历史片段。

全文 在华夏吴氏网
http://www.worldwu.com/sa/Special/wqy/Index.html作者:桐山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