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幼天王石城遇害 洪秀全革命失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万点灯火…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12/4 9:35:40  文章录入:w8884876  责任编辑:w8884876
 

 

十二、幼天王石城遇害 洪秀全革命失败

        话说幼天王与李秀成失散之后,由身边的将领扈从,经江苏句容(今江苏句容县)南走。这时洪仁玕正驻军安徽广德。他得知幼天王突围出京的消息,遂率部迎接幼天王入广德。仁玕受命为军师,主持军政。住了大约五天,又由堵王黄文金迎幼天王入浙江湖州(今浙江吴兴县),仁玕也同往。他们知道侍王李世贤和康王汪海洋正在江西建昌(今南昌)、抚州一带活动,尚有强大的兵力。仁玕便与文金计议,奉幼天王入江西,与李世贤部会合,再率军西上,入湖北与陈得才大军会师,然后转战西北,以图进攻。黄文金同意洪仁玕的主张,于是放弃湖州,保护幼天王复回广德。同治三年(1864)七月底,他们由广德南走,至宁国县,被清军所阻堵,遂转至浙江昌化县(今临安县)。

        同年三月三十日杭州被清军占领之后,少年吴祥达所在的小部队和皖南绩溪小部队退回淳、昌边境活动,已达三个月之久。此时刚好游驻昌化白牛桥(今临安白牛镇),喜逢与保护幼天王部会合。加大了保幼天王的力量。

        也就在此时,保护幼天王的主将堵王黄文金暴死于昌化白牛桥。黄文金乃是广西老兄弟,参加金田村起义,久历战阵,屡建战功,人称“黄老虎”,是清军闻名生畏的战将。他的部下多是百战精锐,兵力还很强盛。但他在危难时又不幸病死,“军心就散了”《黄文英自述》其部由黄文英统帅。于是洪仁玕决定,活动在淳昌边境的原赖连秀和绩溪两支小部队加入保护幼天王部,都由黄文英管辖指挥。

        八月初,洪仁玕与谭体元等只得保护幼天王由昌化西走,翻山越岭,几经辗转,由显岭关进入淳安县境内。八月初八日,在虹桥头蜀阜村(今淳安威坪镇)又遇清军截堵,经过一场激烈的血战,太平军失利。南走,翻越梓桐岭,于九月十七日(农历八月十七日)进入遂安县郭村章村一带(今淳安姜家镇),又遇清军截堵,双方展开了激战,各有较大伤亡,而太平军列王肖雅泗、刘得义率天将、朝将百余,军两万余投降清军。这一战使保护幼天王的兵力减少到一万余人。幼王一行继续南走开化县,进入江西玉山县。

        在江西广丰县,又遇清军所阻,再转入江西省铅山县,十月十日,至石城杨家牌楼。清军席宝田率部追至,乘夜发起袭击。幼王随行将士这时尚有数千人马,三个月来奔波于荒山野岭之间,战斗频繁,未尝稍歇,本来已疲困不堪,在清兵夜袭时,全军惊散,各自逃命,洪仁玕不幸被俘。

        石城之败,完全是出于一时大意所致。因为这时李世贤大军已进入福建,屯驻漳州,而汪海洋奉李世贤之命,则仍在闽、赣边境的长汀、瑞金一带活动。洪仁玕与谭体元等保护幼天王抵石城时,汪海洋正率部攻宁都。宁都与石城只相距一百多华里。如果他们不在杨家牌楼停留,星夜南驰,当可很快与汪海洋部会合。

        其次,由瑞金、长汀、连城、上杭直至漳州,这一片福建西南与江西交接的地区,都为李世贤大军所控制。如果幼天王进入汪海洋军,李世贤闻讯,即可进入漳州。这样,也许形势又会发生另外的变化。乃乎洪仁玕以行军疲劳,疏于戒备,只有谭体元、李远继等人乘夜南走,得以走到汪海洋军中。

        对于这次失败,洪仁玕自己也深感悔恨。他后来在《自述》中说:“予因前承诏旨顾命,自宜力扶幼天王。叹予在石城隶也实不力,黑夜惊营,君臣失散,此诚予之大罪也。此成擒也,但思人各有心,心各有志。故赵宋文天祥败于五坡岭,为张宏范所擒,传车送穷者,亦只知人臣之分当如此,非不知人力之难与天抗也。予每读其史传及《正气歌》,未尝不三叹流涕也。今予亦只法文承相已”。他被俘后,在清军面前坚贞不屈,表现了一个革命者大义凛然的气节。同治三年(1864)十一月二十三日,洪仁玕于南昌英勇就义。

        那天晚上,在混战中,幼天王与谭体元等走失,剩下只身一人。他不辨方向,却往北走进荒山野谷间,在山中藏了四天,肚子饿得实在难受,下山到村子里,给一家姓唐的农民割稻子,才得到饭吃。这家姓唐的农民也看出他是太平军中的人,却不知道他就是幼天王,听他自己说是湖北人,便替他剪了长发,劝他回家。几天后,他从那里离开,想到瑞金去找太平军大队人马,不知道路,又不辨方向,在广昌、石城间转了一段时间。十月二十五日,他在路上碰到清军盘问,被清军发觉,俘送席宝田军营。十一月十八日,在南昌遇难,时年仅十六岁。

        至此,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革命运动失败了。其失败的原因,同中国历史上多次大规模农民起义一样,有着惊人的相似,甚至于相同。但太平天国革命失败的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历代农民起义失败所没有的。那就是外国侵略者参与镇压太平天国革命运动。

        清朝政府腐败到了:“官以贿得,刑以钱免,富儿当权,豪杰绝望”的透顶地步。这样的腐败政府,是应该推翻的,也是可以推翻的。再加上洪秀全推翻清政府的意志,始终没有动摇过,他坚决反对资本主义侵略的态度,也始终没有动摇过。所以太平天国革命,本来是会成功的,但不幸失败了,其原因何在呢?试分析如下:

        洪秀全是个农村知识分子,又长期担任私塾教师。他要教育学生,为人师表,就必须处处严于律己。他生活严肃,作风正派,言谈举止端庄持重。洪秀全是个“品行甚端”的教师。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在穷的时候,地位低微,都有渴望摆脱贫困,提高地位的要求,使自己上升为富贵的人。毛泽东说过,穷则思变,要干,要革命。这就是人的两重性。而这种两重性的特点,在洪秀全身上表现的非常清楚。在艰苦的战争年代里,他能够严于律己,与群众同甘共苦。反剥削反压迫的思想居于主导地位;但革命取得一些胜利,条件逐步优裕的时候,贪图享乐,脱离群众的思想也随之滋长,而使自己成为新的剥削者压迫者。

        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自古至今,革命的胜利者,或说革命的领导者,在革命取得胜利之后,都不能做到换位思考。自己的地位改变了,成为统治者了,而广大劳苦大众呢?变富了吗?有权了吗?没有人去想过;中国很古老的时候就有人提出了好的执政理念,这就是所谓的“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注⑿但至今没有一个统治者去执行过。这是为什么?是因为中国历代思想家、政治家,只要求平等,不要求民主。是因为“牧民”思想理念至今没有丝毫的改变。连“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都还没有真正做到。怎么能去掉“牧民”这个理念呢?如果一个国家的大小统治者,能做到急老百姓所急,想老百姓所想,那么天下的穷人就会大大缩少,甚至消灭。人民多数就会富裕起来,天下也就会真正公正太平。

        洪秀全进入天京之后,忘记了他当初发动、带领农民起来革命的初衷,忘记了把权力交给老百姓。

        咸丰三年(1853)太平天国在南京建都后不久,天王洪秀全就开始了“宜享天福”的生活注⒀,大兴土木,营建 “穷极壮丽”的宫殿。杨秀清、韦昌辉等人,也以不同的规模,忙着兴建各自的王府。

        在天王宫服侍天王起居的人,无论是前期或后期,都是以年轻妇女居多。洪秀全深居宫内,完全屏绝男性,常受其许多妻妾或嫔妃女官之包围。男仆一概不准入宫。

        同治三年(1864)幼天王被俘后,他在《自述》中也说到这一点,“老天王我父亲,他有八十八个母后,我是第二个赖氏所生。九岁时就给我娶了四个妻子,就不准我与母亲姊妹见面。”(《太平天国》第二册855页)幼天王所说的生母赖氏,就是广西花县九关村人,是洪秀全的原配妻子,应是第一夫人。因洪秀全革命附会宗教,自称天父之次子,他在天上原有个妻子,称正月宫,这赖氏是他人间之妻,称副月宫,所称第二个。历代封建皇帝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洪秀全是“天下万国真主”,嫔妃之多,他自己,他的臣民也不为怪。

        洪秀全身边的妇女多了,不免若是生非。闹的洪秀全无法去管理国家大事。洪秀全把过多的时间和精力用来应付宫中女眷上,使他常常陷入缠绵不清的纠纷之中。这可从他在宫中写的诗中可以看出。如:“这个又赦,那个又赦,尔主哪的安乐管天下,这个又饶,那个又饶,尔主哪的安乐坐天朝!”注⒁

        洪秀全在定都天京后,在服饰起居方面也仿效历代帝王的模式,制王冠,做龙袍,王冠纯金八斤重;吃饭也奏乐、配炮声,宫内日以继夜琴声不停,唱什么“天堂快乐,琴声好,太平天下永太平。”其实洪秀全在天京住了十几年,大江南北烽火遍地,战争一刻也没有停过,哪儿来的天下太平?这与当时正在浴血奋战的广大群众之间,就逐渐拉大了距离。

        太平天国领导集团中的褚王,侯、丞相,在进入天京之后,都有不同程度追求享乐的情形。还制定了不少仪礼,等级关系越来越严,平时不但一般朝臣难得见到天王,就连北王、翼王奏事也不准径达。

        太平天国领导集团争权夺利,“杨韦事变”,给太平天国带来了严重的损失,许多老练的革命干部,在杨党、韦党的罪名下被冤杀了。石达开率军西走,又带走了十多万基本革命战士,革命力量大大削弱。

        总之,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归根结蒂是洪集团的生活腐败,忘记了革命的初衷。高层领导的争权夺利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