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沙祖籍福建彰州,本是医生。在他43岁的时候,从彰州迁移到台湾,住在现在的三貂岭附近,跟始仔难番社毗邻而居(蛤仔难又称甲子兰,就是现在的宜兰)。
那时的宜兰平原,住的都是乎埔族人,还根本没有汉人。吴沙在三貂岭住了一段时间,渐渐地了解了一些番人(指平埔族人)的语生活习性,就开始跟他们用货物交流。由于吴沙非常守信义,不因为番人落后,开化程度较低而占他们的便宜,因而很得番人的信和喜欢。
同时,吴沙也很乐意帮助汉人,他发给每个汉人1斗白米和1柄利斧,要他们上山伐木砍柴为生。吴沙这种豪侠尚义的作风,逐渐吸引了很多人来追随他。
吴沙在三貂岭住久了,经常出人宜兰平原,看到这里“平原万顷,天然沃壤”,因为番人不懂得耕种,任它荒芜,觉得非常可惜,于是跟几个要好的朋友商量后,决定要开垦这片土地。
这一年,吴沙已经是57岁的人了,可是他人老心不老,仍具有开拓者大无畏的精神,先派人借着打柴名义进入番地,计划好将来开垦的路线和道路,同时打听番人的动静,以免日后有所冲突。可是第二年,即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台湾爆发了林爽文反清复明运动,吴沙只好把开拓蛤仔难的事暂时搁置下来。
到了清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吴沙已经邱岁了,尚丝毫没有减少他开拓蛤仔难的雄心壮志。就在这一年的9月16日,他率领彰州、泉州和广东的移民1000多人,迁徒到乌石港南面(今头城),围筑起栅围开垦(现在宜兰还有头围、壮围、四围等地名)。可是番人发觉后,甚感不安,便集合全族人誓死相拒,于是发生了战争。几次的战斗,双方都有伤亡。吴沙的弟弟吴立,就是在一次战斗中阵亡的。吴沙在伤心之余,心想,这样持续下去,终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经和大家商量,决定跟番人斗智,不斗刀。后来就派人告诉番人的大头目说:“我们是奉官府的命令,前来保护你们抵抗海盗的,否则海盗占领你们土地后,会把你们全族杀光。”大头目一听有道理,信以为真,从此这场持续了很久的战斗就告一段落了。
第二年宜兰天花传染病流行,番社死了很多人,吴沙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立即总结他在家乡从医的经验,采购了一大批药品赠送给番人,救活了好几百人。番人们为了感谢吴沙的救命之恩,就主动划分了二围、三围的一些土地给吴沙开垦,并且约定互不侵犯。
吴沙在这些土地上开垦之后,五谷丰登,丰衣足食,移民们看到了希望,逐渐增多。一块块新生的土地随着开垦人员的增多,很快带动了经济的繁荣。移民和番人们耳闻目睹吴沙这么大年纪了尚能够深入番地,开山辟野,认为这种精神实在令人敬佩。于是七嘴八舌,喷喷赞叹,称吴沙为“开兰第一人”,并说“没有当年的吴沙,就没有今日的宜兰,吃水不能忘了掘井人啊!”
吴沙家最后落脚的地方在现在的宜兰县礁溪乡吴沙村,还有一座“吴沙大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