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之源——吴三公与菇神庙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芥子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11/5 15:27:54  文章录入:芥子  责任编辑:芥子
 
    吴三公是传说中用“砍花法”栽培香菇的创始人,被后世菇民尊为“菇神”;菇神庙奉祀的菇神就是吴三公。吴三公原名吴昱(煜,一说名判夫,字继山,因排行第三,人称三公。南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生于浙江省龙、庆、景三县交界之龙岩村(属龙泉县)、后徙居庆元县西洋地。吴三公世居深山,以打猎采菌为生,在长期实践中,从传统种菇经验中得到启示,创造了砍花法,为人工栽培香菇奠定了基础。被菇民奉为“菇神”。
    菇神庙始建于南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是由乡人吴荣标出资建修的,因庙址在松源溪边,又称“松源殿”,或称“西洋殿”。宋殿早已毁记,后于清乾隆三年付)重建,亦颓废,现存新殿是在清光绪元年住)由龙、庆、景三县菇民集资重建。菇神庙占地952.35平方米,殿分三进,一进戏台,二进大亭.三进正殿。神厨中供奉身骑黑虎、手执金鞭的吴三公神像。每年农历7月16—18日,各地菇客云集此殿,于祭奉神主后,共议菇事。菇神庙还配有庙产,有董事会专司管理。
    除西洋地之外,在景宁的毛坑口,在龙泉的下田亦修有菇神庙,至今保存完好。在毛坑口的菇神庙内,有悬挂横匾的“菇邦共厅”、“三合堂”,为三县菇民领袖议事之所。还有许多奉祀吴三公的小庙或神位牌,在三县境内比比皆是。为纪念这位民间科学家,1989年10月,在吴三公诞生的龙岩村,由菇民集资10万元,已开始重修吴三公故居。1992年1月浙江庆元县举办中国首届香菇节,对在民间宏扬菇类文化起着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