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人忆吴玉章:一个讲“过”不讲“功”的人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人民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9/28 0:14:14  文章录入:gohwu  责任编辑:gohwu
 
 人民网自贡9月27日电(邱令璐 报道)2011年9月25日,四川自贡荣县纪念该县建立全国第一个县级革命政权——荣县军政府100周年。吴玉章的孙女吴本立、外孙女吴小兰等后人重游故地,给记者讲起了他们眼中的吴老。
  外孙女吴小兰:外公脑子里没有“钱”字 时刻关心百姓生活
  吴小兰出生于1928年,却在十岁那年才第一次见到她的外公吴玉章,“那个时候我还在荣县上学,他回来才几天就又去了延安,总是那么忙。”
  1943年,吴小兰到延安自然科学院机械系读大学,那个时候和吴玉章的接触才逐渐频繁起来,也是从那时起,吴老的观念对她的生活造成了很大影响,“他的眼里就没有‘钱’这个概念,晚年时中央派的工作他都推了,就想着老百姓知识不够,才有了‘办大学’这个想法。”
 
  现在吴小兰有时间就会回荣县,每次都感慨颇多,甚至会拉着吴玉章故居的解说员,反倒给她们讲吴老的故事,“前几年有一次回来的时候我哭了,因为这里有太多回忆,可是我告诉自己这样不行,不能总是那么感伤。”
  孙女吴本立:爷爷讲“过”不讲“功” 连“玩”都不会
  现任中国人民大学董事会懂事的吴本立讲起爷爷也有说不完的故事,“我和爷爷一起生活了16年,可以说就是他把我带大的。”
  1950年,失去父亲的吴本立和妈妈、弟弟一起去了北京,跟着吴玉章一起生活,“当时生活条件很差,住的房子都是木棍撑起来的,爷爷就在吃饭的桌上办公……”,讲起那段时间,吴本立很感慨,她说吴老是个公私极为分明的人,即便那时生活条件很差,也会把外宾送的礼物全部捐出去。
  在吴本立眼里,吴老更像是个“文人”而不是“武人”,“从他给我们平时的教育和他的形象,我很难把他和‘暗杀’、‘运武器’这些事情联系到一起”。吴本立表示,吴老对《史记》很感兴趣,特别喜欢项羽,工作之余还会给他们讲书里的故事,而让吴本立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是这个故事让我学会了不贪婪。”
  吴本立透露,吴老平时回忆起以前革命时期的事情,基本不会说起那些被人推崇的功绩,更多的是说那个时期犯下的错误。
  她还告诉记者,吴老是一个连“玩”都不会的人,“每次有时间他带我们出去,都是去看庄稼地,和当地的百姓交谈……”
  忆吴老辛亥革命精神传承 要有大志大爱
  吴老的这两位后人在采访中都告诉记者,现在的年轻人遇到事情大多都拿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这已经背离了革命先辈们精神,他们希望年轻人能多奉献,不要以“我”为中心,不要将“钱钱钱”挂在嘴上,应该先学会做人,拥有大志大爱,为身边的人、为祖国做更多贡献。
  吴玉章简介:
  吴玉章,原名永珊,字树人,1878年12月30日出生于四川省自贡市荣县双石桥蔡家堰,他一生历经过戊戌变法、辛亥革命、讨袁战争、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建设而成为跨世纪的革命老人。1966年,吴玉章在北京逝世,他被誉为中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历史学家、语言文学家”,是新中国教育的开拓者,中国人民大学的创始人,1948年任华北大学校长,1950年至1966年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