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濮婪一支复姓始末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吴起梓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9/21 13:47:06  文章录入:吴起梓  责任编辑:吴起梓
 

 

吴濮婪一支复姓始末

 

吴王寿梦(公元前620年-前561年),娶文氏,有五子:诸樊、余祭、夷昧、季札、蹶由。

吴季札(公元前576年-前484 ),封于延陵,称延陵季子。父寿梦欲立为王,辞让。“季札让国”让司马迁赞美为“见微而知清浊”的仁德之人。吴姓堂号之一延陵堂即由此而来,延陵也成吴姓郡望之一。

吴季札长子诸樊早逝,长孙吴濮婪。吴濮婪这支因避灭国之祸逃难,隐姓埋名改姓濮氏1800多年,直到南宋时,又恢复吴姓。

春秋末年越国灭亡吴国之际,吴濮婪携老母顾氏、妻仇氏,与一何姓逃隐至安徽歙县。其后,两家一起逃难到五湖。初至包山销夏湾,不久迁于东洞庭武峰山(也叫虎山)之南。为了躲避越人的迫害,吴濮婪隐姓埋名,改姓濮氏。从此,吴濮婪一支,世世代代隐居在这荒山野岭之中,以捕鱼、种田为生,过着与世断绝,不与外界通消息的世外桃源生活。后代称濮氏“不识世间理乱”,朝代更替,而各朝政府也“未识其有民人焉”,不知道还有这么一支子民。(元范寅《(洞庭吴氏)世谱通考》)。吴濮婪生子濮午,生女濮秀。吴何二家,世代结为婚姻。

唐宋以来,洞庭濮氏人口日益增多,开始重视家族的历史渊源。唐长庆年间(公元82l年-824)。季札第40世孙濮孟初始创修洞庭濮氏家谱,到了北宋,又进行了重修。随着宗族的日益壮大,家谱的兴修,越来越多的濮氏族人了解了家族历史,濮氏认祖归根的意识逐渐增强。

北宋崇宁年间(1102—1106),濮氏宗族推举族长濮肇为代表,出头具名向朝廷输粟赈荒。濮氏的义举受到朝廷的表扬,宋朝廷下诏征用濮肇为官。但是濮肇辞绝不赴任,仍率族人隐居于太湖边。

靖康之乱后,宋高宗迁国渡江之际,中原残破,北方人民纷纷南迁,许多移民到濮氏世代隐居的太湖四周湖山之间开垦谋生。至此,千余年屏迹的季札长子濮氏宗族才暴光于世,渐渐地开始为外界所知。

濮氏宗族,久屏迹于世,却一直保持吴氏先祖纯朴仁厚之风,乐善好施之德。南迁移民,闻其申明,纷纷前去投奔、依附。太湖周围七十二峰之间,移民无处不在。移民间尊称濮氏族长濮百为仁义山长,无意中濮氏族长成了这一带黎民的首领。由于移民的日益增多,需要政府出头具名治理,而濮氏也希望恢复本来面目,复归本姓,得到官方和民间的承认。

元代范寅撰写的《(洞庭吴氏)世谱通考》记载,南宋嘉泰年间(1201年-1204),族长濮百上南宋京都临安朝见宋宁宗皇帝,奏闻本族家世和移民事宜。宋宁宗听说是先贤季札之后,御笔一挥,恩准濮氏宗族恢复吴姓。

诏书曰这濮百既是季札之裔,避乱隐此,劳心耕耘,自食其力,困苦历世,情甚悯焉。着所在勘慰忧恤,将濮仍复姓吴,仰体国家不废遗逸之典。……”

在濮氏复姓为吴同时,朝廷为了表彰吴氏世代祖先开拓之功,将其地取名吴巷,归属平江路版籍。又划出乘凉山地四亩六分,永远免税,供吴氏祭祖之费,此后,吴氏家族便以季札延陵吴氏嫡宗标世,世称“延陵吴氏”,又称“洞庭吴氏”。到了元朝元贞年间(1295年),吴宣教公新修洞庭吴氏族谱,阐明世系,始立昭穆。稍后,吴宣教娶妻刘氏,生四子,属“寿”字辈,他们是吴寿安、吴寿宁、吴寿昌、吴寿盛。宗族一分为四。皇庆年间(1312年),吴寿宁又于濮公庵故墟上改建延陵季子庙,作为吴氏祠堂。濮公庵是当初吴何两家逃来太湖,在濮公山下所结的一草庐,名叫濮公庵,供奉祖先季札神主。庙旁有宋名臣范仲淹之孙范寅题名的延陵祠堂石碑一块。吴世宁5世孙吴友丘,再修吴氏族谱,统一四派。再传3世到吴友丘之孙,吴季札的第69世孙吴谟(字子嘉)增修族谱。至此,洞庭吴氏家族族谱始至完备。

洞庭吴氏家谱此后又数次续修,使这支吴氏的历史非常清楚。

吴濮婪这支改姓濮,从春秋末年到南宋经历1800多年,又恢复了吴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