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洞吴氏谱(世系)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吴逊河  文章来源: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7/29 9:14:20  文章录入:吴逊河  责任编辑:gohwu
 
并言之凿凿地认为贼人是从后山下来的。此故事说明。仇恨应是全村性的。不只吴氏一家。至少有冯氏一起
近又听母亲张氏叶桃说。某段时期。良洞吴氏、黄氏、彭氏等由于人丁不多。为了相互照应而结为友邻。红白喜事均相互宴请相互照应
良洞九世吴氏    世
杰才公配  氏  公葬白山象鼻岭吴氏坟地西上角。乃夫妇双金并放公居左妣居右
此世乃据二家兄逊平在修善祖居大屋时。於火房挡水墙上得一田契本。内记载了祖名杰才。且契上所载乃清朝嘉庆、道光年间之事。加上三世孤独之史实说明了其不可能係信沾祖之兄弟。故而推之乃信沾祖之父也。为何推之为信沾祖之父而非祖父。概因按推算。嘉庆末年庚辰至道光元年辛未(公元一八二零年与一八二一年)。信沾祖已经廿卅岁矣。再按信沾祖名字的来由推之。其父应该在较大年纪时才得子矣。信沾祖之祖父於道光年初还在世之可能性不大。故将杰才祖设为第九世也
良洞十世吴氏    世
信沾公配叶氏  花名积管。传他伯爷养子很不顺手。多有夭折。最后通过迷信而得子。故起名信沾。花名积管乃因其父心灰意冷的一句话“积管死”而成。由於家道中落。信沾祖将良洞吴氏田产或卖或押掉。有被赎回之同治五年丙寅公元一八六六年按田契为证。其坟前狮岭脚之田地。亦由他经手卖掉。到了五、六十岁时。才经别人劝说。娶回一房二十来岁的妻子。使良洞吴氏得以传承云。传三子一女。长松桂号秀山。次思桂号秀辉。三穗桂号美山失考。女嫁太和头陂飞鹅坑杨姓。锦池锦妹是其后人也。公与妣叶氏合葬於白山洞狮岭东坡。吴氏祖坟东起第三穴。以天然石及灰沙筑成之坟是也
疑问。信沾公传有三子一女。是否传说近花甲才娶妻有误。金田翁说。可能娶妻时只有四、五十岁而矣
良洞吴氏有三代孤独之史实。按相关传说及故事。此三代应为族人被封於地窖而亡之后三代。即八至十世也。信沾祖乃最后一代矣。从此良洞吴氏枝叶又再逢春。花开三朵。各表一支

以下是松桂公房世系
良洞十一世吴氏    世
松桂公配谢氏  信沾公长子。生卒俱失考。公号秀山。葬於白山洞狮岭东坡吴氏祖坟东起第二穴。碑载清光绪三十年重修。在良洞传二子。长春林号湛和。次文会号凤和之后赴海外谋生。清光绪年间卒於海外。后托人带骸骨回乡。在半海因船沉而葬於大海。白山洞狮岭之墓。只打制了银牌下葬。实无尸骨。妣谢氏亦葬於白山狮岭。吴氏祖坟最西面一穴是也。据说海外亦有传人
据十四世金田翁说。松桂祖乃係聪明仔。懂法术。若遇妇人当街梳头(旧时是一种不允许的行为)。便在自己裤头处做些小动作。令其整天梳理不顺。需置小食拜会松桂公。方可作罢。因此松桂公在“金山”亦赚了不少钱。其父母及其夫妇墓之豪华是良洞吴氏所有先祖墓之最。可知此乃实情。但只寄钱给其妹。而不寄给其子。其妹夫本是穷家子。得到资助。令次子炽明在太和虚开了商号“广益韶”。主卖疏衣篾帽等生产资料。地址设在现太和大来路与联升路交叉处。后来发展成头陂、二陂睹场抓庄人。因与人产生矛盾。部分传人被抓往良洞东南面山上杀害。弃尸于旧碳窑之内。其时在太和地区亦算富有矣。而其子春林公亦常常来回步行卅余里。到老表设在太和墟的商号做帮工
同治五年信沾祖按田契由松桂祖代笔。从其笔墨之优美。进一步佐证了松桂祖之聪明伶俐
疑问  为何松桂公在海外赚了钱。只寄给其妹。而不给其子。其中必有苦衷。或由於在海外另娶了妻子。又不愿将祖家有妻室之事告知之。故此做也
据金田翁妻关氏娥连问米(属於迷信不一定可信)说。有一祖婆。自认係松桂公妻。在良洞吴氏祖堂还没有神位。“你们都不认我。我怎能保祐你们”云。金田翁妻关氏娥连及女杏宽说。为何此祖婆独认松桂公之妻。而不说是其它先祖之妻。其中必有缘故
还有一种可能。考虑到其妹之穷困。而其子之条件相对较好。故将先其钱银寄予妹。欲再赚了才寄予子。可是由于不明之原因而身故。因此造成了现在之史实。而松桂祖在海外并无另娶
松桂公妹夫韶本是穷人家。开设商号前三餐不保。金田翁及吾父镒祥有一故事佐证。时村人欲请“韶哥”整理芋头地水沟。问之吃早没有。“韶哥”因爱面子而曰吃了。饿着肚子为村人干了半天农活。午饭时狼吞虎咽。主人问其故。才承认没有吃早餐。此事被作为小故事传至现今
附记  松桂公妹夫乃飞鹅坑杨  (益)韶。生二子长连兴次炽明。长子连兴传两孙长锦池次锦妹。次子炽明传三孙长树根由于赌场与人产生矛盾而被杀次猫启三锡陵。孙锦池传曾孙果壳陈。孙锦妹传曾孙  涛。孙猫启传曾孙曰文。孙锡陵传三曾孙其中一曰赞
良洞十二世吴氏    世
春林公配谭氏  松桂公长子号湛和。生于清同治三年公元一八六四年甲子  月  日。卒于民国十一年公元一九二二年壬戌  月  日。享寿五十有九岁。妣谭氏祝卒于民国三十四年公元一九四五年乙酉。享寿六十有三岁。系太和石湖人氏。公棺葬於白山良洞平岭。公因其父赴海外(俗称金山。即南洋一带)谋生。自觉势单力薄。曾寻宗承出处。终因心力绞瘁而放弃。亦因家境清贫。三十八岁才取妻。妣谭氏祝亦棺葬於白山良洞平岭。以天然石围成坟圈。中立一天然大石无字碑。传一女两子。女玉兴嫁太和菅溪林姓传子瑞棋。长子伯泉。次子伯来
共和国五十九年公元二零零七年丁亥春。其裔子孙将其夫妇及其长子常茂公夫妇次子永茂公夫妇合葬于平岭秧坎西坡。墓载  民国显考湛和吴公官妣吴门谭氏安人合墓
文会公配  氏  松桂公次子号凤和。生卒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