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洞修谱序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吴逊河  文章来源: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7/28 9:41:04  文章录入:吴逊河  责任编辑:gohwu
 
[align=center]序 言[/align]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吴氏先祖起於黄帝轩辕氏,传至二十六世泰伯肇姓,亦传百余世矣。吴氏相传数千年延绵之系,源远而流长,衍及海内外。今国人中百有其二,为中华之大姓也。 观吴氏之谱,为天下著姓,金枝玉叶,非他姓可比也。唐朝及以前,世称某君、府君、夫人、县君、郡君者,惟吴孔二姓,他姓人家并不敢妄僭。吴氏祖先素有盛德,流芳於子孙。现世界吴氏皆修宗谱。以昌先祖之德。 今良洞吴氏欲修宗谱,而资料贫乏,有二因:其一为予之始祖系於明朝后期逃难或迁徙途中被丢失而落籍於此,自是缺乏父荫,自然生活困苦而教育意识淡,故而四百余年宗谱不立。其二为廿世纪之四清运动期间,二房叔公丽与长房叔叔炳春响应共产党“破四旧,立四新”之号召,将大屋神阁上之菩萨及吴氏历代神主牌付之一炬。祖先相关资料更是少之又少,现只留下口传故事及传说。现存长者无人确知本源昭穆、堂号及对联。近日金田翁忆述,其伯爷伯来公曾有“延陵郡、至德堂”一说。故认为良洞吴氏属至德堂。 现修之谱实无书可据,只参阅了《丰顺敦伦堂吴氏族谱》及《吴氏在线》网等有限资料,加之时间仓促,难免错漏百出,相关源流或只是附会。 予观各地族谱,亦有如是现象。如:汉公至隐之公之传世过程,《延陵世家光镇公家谱》载:汉公→(次子)武公→明詧公→谷公→域公→匡公→尊公→弘公→质公→应公→成康公→挺公→献公→威公→隐之公。而《丰顺敦伦堂吴氏族谱》则载:汉公→(长子)成公→旰公→胜公→恢公→祜公→凤公→驾公→库公→圻公→壁公→钜公→涿公→隐之公。两谱所载不但世系有异,且世数亦有所不同。 予就此事在《吴氏在线》发起讨论。问网管以何为准,网管宜黄县棠阴镇耀彬家门答曰:关於从“汉公—隐之公”这段世系。历来争议较大。但宣公系下宗谱记载多与丰谱所载同。并认为从东汉时期的“汉公”到东晋时期的“隐之公”本身就有数百年,且东晋距现在已一千多年。在这漫长的时间里,朝代的更替,家族的迁徙等等因素。现今要分清两谱记载谁对谁错,谁是谁非。我看没有人能下这个结论云。 又本谱摘自《丰顺吴氏族谱》的一段谱系中,从广平卅世吴氏69世初云公到卅八世吴氏77世三公这八世中,时间就跨越了唐宪宗元和六年即公元八一一年到明洪武三年即公元一三七零年这五百多年的历史,期间至少漏了十世以上。在《吴氏在线》讨论中。网管国华家门答曰:我以前也多次说过你所提到的问题,因为在所有宥公后裔中(以坤二郎后裔为主)都存在世系传承过慢的问题。宥公之下五代以内基本上就到明代了,这其中必定有缺代的问题。在江西宣公的家谱中,宥公的四子是仪五、佑六、伸七、洪八(还有夭折的幼子伉未序),并且后裔的传承跟客家的宥公毫不相干,也丝毫未提到宥公及后裔有迁闽的记载,这明显暗示着错误的存在。要么是二宥公并不是一人,名字相同而已,在后代就附会到一块了。要么是同一人,但后来的世系丢了不少代,很可能是坤二郎四兄弟并不是宥公之子,仅是宥公后裔中某人的儿子云。 再者《丰顺敦伦堂吴氏族谱》载:“宥公生於五代后梁均王龙德二年即九二二年”,“宋仁天圣五年即一零二七年…火焚居乃…”。其间相差上百年。后来还“教子耕读”——他的儿子还要一百多岁的他教,从纶公的记载中可见,他至少六十多岁才中状元。在《吴氏在线》网讨论中,国华家门答曰:纶公之为状元一事,确属附会。考有明初状元吴伯宗,就是由他附会而来的。宥公迁居一事,也不能说是错误,因为在火灾的时候,宣公诸孙应该都已作古,分迁的应该是玄孙辈前后的人,但为了记事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