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海研究院院长吴士存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6/10 13:21:39  文章录入:OK  责任编辑:OK
 

 

中国南海研究院院长吴士存

中国南海研究院主页   http://www.nanhai.org.cn/

 

 

吴士存目录
    

男,汉族,1957年1月生,江苏大丰人,1983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8年6月参加工作,研究生学历,历史学博士学位,研究员。海南省外事侨务办(省港澳事务办)主任。[1]

生平履历
  1978.06——1980.09 江苏省大丰县大道马钢厂医生。   1980.09——1984.07 在南京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学习。   1984.07——1986.06 南京大学经济系团总支书记。   1986.06——1988.03 南京大学团委副书记。   1988.03——1989.01 南京大学校长办公室秘书。   1989.01——1989.10 南京大学校长办公室副主任。   1989.10——1990.12 南京大学外文系党总支副书记。   1990.12——1991.03 海南省体改研究室副处级研究员。   1991.03——1996.06 海南省外事办公室新闻处副处长、处长。   1996.06——1998.05 海南省外事办公室副主任、党组成员(1995.02—1998.06 在南京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学习,获历史学博士学位)。   1998.05——2000.03 海南省外事侨务厅副厅长、党组成员(1998.07—1998.09 在美国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问题研究院进修)。   2000.03——2003.01 海南省外事侨务办公室副主任、党组成员,海南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   2003.01——2003.06 海南省外事侨务办公室副主任、党组成员(主持工作),海南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   2003.06——2004.06 海南省外事侨务办公室主任、党组书记,海南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   2004.06——2004.12 海南省外事侨务办公室(省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党组书记,海南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   2004.12—— 海南省外事侨务办公室(省港澳事务办)主任、党组书记,兼任中国南海研究院院长、海南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海南省海外交流协会会长。

研究成果
  吴士存系美国霍普金斯高级国际问题研究院访问学者,美国亚太安全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近年来,吴士存同志深入研究南海问题并获得丰硕的研究成果,先后发表和编著了《民国时期的南海诸岛问题》、《论郑和下西洋与南中国海》、《南海资料索引》、《南沙争端的由来与发展》、《南海问题文献汇编》等著作和文章。

 

吴士存:打造南海问题中国智库暨国际学术平台  ——访中国南海研究院院长吴士存博士

中新社记者 关向东

4月28日,中国南海研究院在此间举行落成典礼,这是中国迄今唯一专门从事南海问题研究的智库,也是落户海南的国家级研究机构。中国南海研究院院长吴士存博士接受中新社访问,介绍了该研究院的创建历史、研究定位及未来发展方向。

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外交部进行中越北部湾划界谈判,毕业于南京大学政治经济学专业的吴士存,作为海南省外办的工作人员参与谈判。“我们组成了调研团队,并于1996年在海南省外事办公室新闻处下成立了‘海南南海研究中心’。到2000年中越北部湾划界谈判结束,我们做出大量关于北部湾和南海方面的专题研究报告。”

为了探讨管辖南海的海南地方外事工作如何为国家总体外交服务,加之当时国家还没有一个以南海为研究对象的学术机构,经海南省政府申请,国务院办公厅于2004年7月8日批准“海南南海研究中心”升格为“中国南海研究院”,2006年国家发改委批复同意研究院建设项目立项并由国家及海南省投资兴建。

“中国南海研究院服务于国家总体外交,研究院的学术定位兼顾南海问题历史与法理研究。我们一方面向西方社会推介中国政府在南海问题上的主张,介绍我方最新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引进西方学者在南海问题上的研究成果。”

创建15年来,该院研究领域涉及“南海史地及南海诸岛主权”,“南海地缘政治及周边国家的南海政策”,“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南海地区的适用性研究”,“和平解决南沙争端的对策性研究”,“南海资源合作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及体制与机制研究”,“南海科学调查及资源与环境评价研究”等。《南沙争端的由来与发展》、《群岛问题研究》、《历史性权利与历史性水域研究》、《有关情况与海域划界》、《南海断续线的法理研究》、《Maritime Security in the South China Sea》等多部中英文专著也相继出版,令各国海洋研究智库对中国这个海洋智库刮目相看。

创建15年来,该院还搭建起重要的南海问题区域及国际对话交流学术平台:从2002年起研究院与台湾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一年一度轮办 “海峡两岸南海问题民间学术论坛”,沟通两岸南海问题专家学者,为两岸共同维护南海权益献计献策;一年一度的“南海问题国际学术会议”,更是贴近南海问题当期焦点、难点设计议题,为东西方南海问题专家所高度关注。

“未来,研究院将拓展‘国民海洋意识培育系统’,举办大中学生夏令营,让国民从青少年时代起就了解海洋、了解海洋课题、了解海洋在中国未来和平发展道路上所发挥的作用。我们还将培养海洋高级管理人才,为海南海洋大省变身海洋强省付出努力。”(完)

 

吴士存:南海问题研究专家

他是我国南海问题研究专家,潜心南海问题的研究数十载,写下了数篇专著和100多万字的论文,为我国南海问题研究、维护南海主权作出了贡献;他是海南省政协常委,长期以来把关注民生、维护侨胞权益、服务地方经济作为己任,为建设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发挥了积极作用。

吴士存:南海问题研究专家(上)

●    本报记者  邓 勇

人物简介:吴士存,男,1957年1月出生,汉族,江苏省大丰市大中镇人,历史学博士,研究员。1973至1976年在家乡务农,1978年参加工作,198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职大丰市大道马钢厂医生,南京大学经济系团总支书记,校团委副书记,校长办公室副主任,海南省体制改革研究室副处级研究员,海南省外事办公室新闻处副处长、处长,海南省外事侨务办公室副主任、党组成员,海南省外事侨务厅副厅长、党组成员,海南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现任海南省外事侨务办公室主任,海南省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党组书记,海南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海南省海外交流协会会长,中国南海研究院院长,中共海南省委候补委员,海南省政协常委。

吴士存同志不仅是海南省外事侨务工作的掌门人,在外事侨务工作领域辛勤耕耘20多年,他同时也是我国著名的南海问题专家。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有:南海史地、海洋划界、海洋经济、国际关系及地区安全战略。著有《民国时期的南海诸岛问题》、《论郑和下西洋与南中国海》、《南沙争端的由来与发展》、《世界著名岛屿经济体选论》、《南海资源开发势在必行》等多篇著作和文章。他还是美国霍普金斯高级国际问题研究院访问学者,美国政府“美国外交政策溯源”专题访问学者,美国亚太安全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曾赴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进修。

走出大丰,他成为南京大学一名受人尊敬的大学老师。

1957年1月,吴士存出生于大丰市大中镇恒丰村,母亲谢玉英,是恒丰村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

吴士存的小学、中学都是在大丰完成的,1973年7月,17岁的他高中毕业后回村当了“4年地地道道的农民”(引自吴士存的自述)。1978年6月,吴士存进入大道马钢厂成为一名厂医,在马钢厂他一边工作,一边进行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1980年7月,他参加了高考,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南京大学政治经济系。在南京大学,他勤于钻研,博览群书,不仅对专业知识深入研究,还对本专业以外的知识广泛汲取,这为他后来事业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大学四年级,他开始发表论文,被同学戏称为“学究”。在对文化知识孜孜以求的同时,吴士存在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1983年7月,大学三年级的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学生党员。

1984年7月,吴士存以优异的成绩从南京大学毕业,留校任教,同时任南京大学经济系团总支书记,在南京大学工作期间,他严于律己,勤勉工作,以出色的业绩完成了事业上的“三级跳”:1986年6月他被提拔为校团委副书记,1988年3月被任命为南大校长办公室秘书,1989年1月提升为南大校长办公室副主任,1989年10月出任南京大学外文系党总支副书记。

离开南京大学,南下海南,他成为一名杰出的外事侨务工作者。

1990年12月,正当事业处于上升阶段的他毅然辞职,南下海南,寻求新的发展空间,年底,他进入海南省体改研究室任副处级研究员,1991年4月,他调任海南省外事侨务办公室新闻处副处长、处长。1996年6月以后,他先后出任海南省外事办公室副主任、党组成员,海南省外事侨务厅副厅长、党组成员,海南省外事侨务办公室副主任、党组成员(主持工作)、主任、党组书记,并兼任海南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会长,同时兼任中国南海研究院院长。

作为一名省级外事侨务工作负责人,吴士存一直努力把打造海南侨务品牌和强化服务工作当作工作重点。他在海南外事侨务部门工作12年,到过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到一地他都会抽出时间拜访当地的琼籍会馆和社团,了解他们在当地的生存发展状况,听取他们对侨务工作的建议和要求。他也常常被海外侨胞爱祖国、爱家乡、关心家乡建设的浓浓亲情和赤子情怀所感染,也正因为此,吴士存带领海南侨务一班人有针对性地开展创新系列品牌活动:他邀请多位琼籍企业家参加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为他们扩大对外交流提供平台;建立“世界海南乡团网络中心”,与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0个琼籍华侨社团取得联系,开辟海外乡亲了解海南、关注海南的新渠道;连续多年举办“世界海南青少年科技文化夏(冬)令营”活动,使近千名海外青少年参加活动,培植了海外青少年的乡根情怀;向海外华文学校提供师资、教材和资金,满足当地华人对华文教育的需求。他还充分利用在海南祖籍地召开的世界海南乡团联谊大会的契机,与世界各国的琼属社团建立长远联系,实施品牌战略。成立华人华侨专业人士人才库,更有针对性地为海外琼籍华人提供服务。

吴士存还一直致力于维护华侨侨眷的权益,在他的努力下,《海南省归侨侨眷权益保护若干规定》及《华侨捐赠管理条例》先后出台。海南外事侨务办还和海南省人大等有关单位联合开展改善涉侨企业投资环境的执法大检查,保障侨企的投资权益。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海外琼籍侨胞也用他们的行动回报吴士存的努力,他们不遗余力地支持着家乡建设。据不完全统计,近10年来,海外琼籍华人用于海南教育、医疗等事业建设的捐赠就达5亿多人民币。

吴士存:南海问题研究专家(下)

●    本报记者  邓 勇

服务海南,他成为一名杰出的社会活动家。

在认真履行外事侨务工作职责的同时,作为海南省第四届政协委员、第五届政协常委和第五届海南省委候补委员的他还特别关注民生。2007年初他就向海南省政协提出议案,呼吁尽快立法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他认为可降解塑料技术是在塑料的生产过程中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剂,如光敏剂、淀粉等原料,使得可降解塑料制品在使用完并废弃在大自然中暴露3个月后,可由完整的形状分解成碎片,因而至少在视觉上改善了环境。但这些碎片并不能继续降解,只不过是从大片变成小片塑料,对环境卫生的影响以及回收利用难度大等问题并未得到完全解决,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白色污染。因此他呼吁除立法禁止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制品外,立法还应涵盖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制品。

他还特别注重利用外事侨务资源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从2006年起,他带领海南省外事侨务办副处级以上干部,到海南中部山区的保亭进行帮扶活动,并且把帮扶的着力点放在改变人的观念上,比如送村干部出国考察学习他国农村高速发展经验、帮助推荐旅游等行业青年骨干到东南亚地区实习或就业、为促进农产品升级提供智力支持等等。他说:“我当过4年地地道道的农民,我知道一个地区,一个村的发展,离不开有头脑、有见识、有想法的领头人。”

自2001年博鳌亚洲论坛永久定址海南博鳌后,搞好每年一度的博鳌亚洲论坛的服务保障工作就成为吴士存工作中的一件大事。每年这个论坛既让他紧张又让他骄傲,因为他亲眼目睹了这个论坛从一个构想,经过一个开放特区的民间与官方一系列人士的共同努力,正成为影响亚洲乃至世界的舞台。2003年起,海南省开始启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服务保障机制,2004年,海南省委、省政府提出,要确定一套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服务保障长效工作机制。吴士存这位海南省外事部门掌门人已然成为其中最重要的一位角色,而在其努力下,海南也已经形成了一整套成熟并且富有成效的完整的动作模式。

吴士存认为,博鳌品牌已经成为海南省对外交流的一张名片,每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期间,亚洲乃至世界的政界、商界及学术界知名人士齐聚博鳌,博鳌已经成为宣传海南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最好平台。

吴士存说:“每年走进博鳌亚洲论坛主会场都有一种感动,因为你能感受到站在世界的前沿,这里传递的信息都是最新的。如果没有这个论坛,或者这个论坛没有吸引力和影响力,就不会有那么多的首脑、政要,那么多的世界500强企业领导人到海南,海南应该为拥有博鳌亚洲论坛感到无比自豪,能够参加博鳌亚洲论坛的创立与举办,我也为自己曾经做过的工作感到骄傲。”

由于他一直参与其中,所以有媒体称他为“博鳌亚洲论坛的见证者”。

潜心南海,他成为一代南海问题研究专家。

到海南省工作以后,他潜心研究南海问题,他多次参加中越北部湾边界谈判,为配合谈判,他做了大量基础性调研,其中多属独创性、开拓性的研究工作,先后撰写了几十篇内部调研报告和对策建议,为我国涉及南海问题的外交斗争作出了重大贡献,获得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肯定。

为更好地研究南海问题,1995年,他考入南京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攻读博士学位,并于1998年6月获得了历史学博士学位,同年7月—9月,作为一名访问学者,他到美国霍普斯金大学高级国际问题研究院进修。期间,他主持相关课题4项,出版了4部专著,其中《南海海上划界的分析与研判——兼论周边国家对南海主权主张与九条断续线的历史与法理》成为海南建省以来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的重点项目之一,由海洋出版社出版的其专著《南沙争端的由来与发展》则是我国第一部从历史和法理的角度系统论述中国对南沙群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的著作,填补了国内空白。1996年时任海南省外事办公室副主任的他一手创立了海南南海研究中心。同年,研究中心就被确立为外交部“南海问题研究与培训基地”。2004年经国务院批准升格为正厅级事业单位,并更名为中国南海研究院,成为海南省唯一一家“中国”字头的研究机构。目前,研究院已发展成为国内颇具影响力的南海问题研究机构,与美国、日本、法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的战略研究机构已建立起常态学术研究机制,具有相当的国际影响力,在国际舞台上宣传我国关于南海问题的主张,为维护我国南海海洋权益发挥了重大作用,中国南海研究院还是国务院批准成立的“海峡两岸南海问题民间学术论坛”的大陆牵头单位,沟通两岸南海问题研究专家,为两岸共同维护南海权益作出了重要贡献。

与此同时,他还主持了数个重大建设项目。其主持的南海数据库项目,共收录了1亿多字,是目前国内最具权威的中英文南海研究文献资料数据库;主持、开发建设的大型项目“数字南海”不仅具有独创性和前沿性,而且该项目建成后对南海资源开发和海南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持的中国南海研究院建设项目将为我国培养专门的从事涉及南海问题的政治、外交、经济和军事等多领域研究专业人才。

特别鸣谢吴士存主任百忙之中抽空接受本报记者的电话采访。

 

 

 

我国家级南海问题智库:中国南海研究院落成

  2006年国家发改委批复同意立项并由国家及海南省政府投资兴建的中国南海研究院,占地面积82亩总建筑面积近9000平方米。

  中新网海口4月28日电 (记者 关向东 付美斌 朱文)28日上午,中国南海研究院在此间举行落成典礼,前国务委员唐家璇出席典礼并致辞表示,“希望把中国南海研究院建成为我国南海问题研究基地,国民海洋意识教育基地,海洋高级管理人才培训基地,以及国际知名的海洋研究智库。”

  2006年国家发改委批复同意立项并由国家及海南省政府投资兴建的中国南海研究院,占地面积82亩总建筑面积近9000平方米。其前身是创立于1996年的“海南南海研究中心”, 2004年经国务院办公厅批准升格为“中国南海研究院”,是中国迄今唯一专门从事南海问题研究的智库,是落户海南的一个国家级研究机构。

  海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卫留成,海南省委副书记、省长罗保铭等百余位嘉宾出席落成典礼。

  海南省副省长姜斯宪,外交部部长助理刘振民,中国南海研究院院长吴士存在开幕典礼上致辞。

  外交部、国务院台办、国务院侨办、国家海洋局、国家外国专家局等中央部委,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澳门大学、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所、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上海国际关系研究院、清华大学、人民大学、海军军事学术研究院、中国海洋大学、外交学院、中国石油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厦门大学、广东海洋大学、海南大学等科研院所及涉海单位也以贺信、贺电等方式祝贺中国南海研究院新院落成。

中国南海研究院目录

基本概况
  中国南海研究院是海南省政府下属的以南海为研究对象并从事相关学术交流的研究机构,在政策和业务上接受外交部和国家海洋局的指导。其前身海南南海研究中心成立于1996年,是外交部确定的我国南海问题研究基地。该中心自创立以来,已在南海史地、南沙群岛主权、海洋划界、南海环境保护及周边关系等领域取得了一批基础性的研究成果。2004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海南南海研究中心正式更名为中国南海研究院。2011年4月28日,中国南海研究院举行落成典礼

研究领域
  1、南海史地及南海诸岛主权;   2、南海的地缘政治及周边各国的南海政策;   3、海洋法在南海地区的适用性研究;   4、和平解决南沙争端的对策性研究;   5、南海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等;   6、培养和储备解决南海问题和从事海洋科学研究的专门人才。

院属机构

研究一部(海洋法律与政策研究所)。研究南海历史与法理、南海地区形势与安全、南海周边国家政治、经济、外交、军事、人文、历史等。   

研究二部(海洋经济研究所)。研究南海地理、地质、航行、气候与灾害、南海的环境、资源对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等。   

基础部。负责与海内外学术机构的合作交流、主办会议、编辑出版学术成果,负责本院的科研管理、图书资料的建设、管理。   

办公室。负责全院的行政事务及人事、财务、后勤管理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