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英文名Goetland/Goetian之由来zt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6/8 20:15:42  文章录入:OK  责任编辑:OK
 

 

所谓“吴国”,是春秋时代中原诸侯国对吴国的称呼。事实上,吴国自己从来不把自己叫做“吴国”。从出土文物来看,吴国一贯自称“邛吴”。 “邛”是发语词,是当时越族人(吴国是越族)语言的一个特有现象,在特定名字前加一个发音向亮的字来表强调。 “吴”字的古音读ngo,是属于发音不清的字,前面加一个“邛”字,“邛”字古音读“gong,这样读起来就很明确。 “邛吴”后来又写作“句吴”。

 

同理,越国自己也从来不把自己叫做“越国”。越国一贯自称“于越”。 “于”也只是一个发语词。至今吴,越各地还有很多地名保留有越族语言传统。比如“苏州”,古名“姑苏”,很多人不明白,“姑”是什么意思。如果用中原汉文来看,当然不可能理解,“姑”同“句”,“于”等一样,都是发语字。其他例子还有“余姚”,包括越王名字“勾践”, “勾”即是“句”,同样是发语字。 “勾践”之后还有一个争霸中原的越王,“无强”,“无”也是发语字。

 

吴越两字,古音读作“ngo, e'at”。日本早期,于中国之交流,主要是于六朝交流,六朝官方语言均为吴越语,故日本吴音保留吴越古音较多。日本吴音中,吴越两字,读作“go, e'tsu, 即“ご”“えつ”。 “ご”音,在日文中,放于词中词尾读“ngo”,词头读“go”;日文无吴越语之特有入声,因此越“e'at”变为“e'tsu”。总的来说,日本吴音保留原音较好。

 

后来西方人接触吴越文化,从日本吴音开始,吴越即“Goetsu,此词发音,不符合英文习惯,后演变为“Goetland.吴越词头+land,是典型的西化读法。而吴越人,吴越语,为Goetian.人名地名,首要原则,是名从主人,例如,广东不叫Guangdong,而叫Canton,厦门不叫Xiamen,而叫Amoy。我认为这无可厚非,对于吴越,当然叫Goetland更好,完全没有必要叫Wuyue. 日本吴音也是从吴越语来,这里不涉及政治问题。当然,既然是英文名,就要照顾到英文读法,如果叫Ngo-e'at,你叫西方人如何读法?如果读不出来,那这个名字就没有任何意义。所以我认为,目前Goetland, Goetian的写法,是最合理的中西合并的写法。

 

Goetland 读作GO-E-lend,美国拼音写作GO E LUND

Goetian 读作GO-E-Xen,美国拼音写作GO E SHUN

 

另外我插一点,“吴”只是一个地名,作为族名,吴是不成立的,吴国人也是越族。吴国王室是周朝王族,越国王室,是夏朝王族,但是无论是吴国人,还是越国人,都是越族,吴,越实际是一族两国。这个“越族”,实际是夏朝遗民,并非越南,岭南之越。夏朝遗民为避免商朝压力,不断南下。当时诸夏国人到吴越,民间言语交流,完全没有问题,吴,越人于周王交流,也完全没有问题,可见吴越语,于当时夏语,差距不是很大。

 

 

--------------------------------------------

 

Goetian是杜撰的译名。Goetian是某网友自创的名字 并非吴语的正式译名,Goetian 是个复合词,日语的吴音管吴叫go  越为etsu 其中的u不发音  联合拉丁语的构词法加ian  于是就成了gostian。通常环太湖的吴语译作Shanghainese。吴语分支比较多 讲上海话 苏州话 温州话

 

 

--------------------------------------

 

吴语,英文Goetian(来自于吴越的英文名称Goetland)。又称吴越语、江东言话、江南言话、江浙话、南方雅言。属于汉藏语系汉语支。吴语主要通行于中国江苏南部、安徽南部、上海、浙江大部分地区、江西东北部和福建西北角及香港、台湾、旧金山等地说吴语的移民中间。使用人口约八千万,在中国排第二位,在全球排第十位。特别是苏州话因声音委婉动听,有"吴侬软语"的美称。

 

  苏州话是吴语的代表,但也有人把上海话当作代表。,在历史上有很高的地位。近代中国有四大白话:京白、韵白、苏白和粤白。而苏白无疑是江南地区最流行的语言。由于江南地区的发达,较多苏州人能够从劳动中解放出来,从事其他行业。其中读书是苏州人从事较多的行业。从唐代到清代,苏州地区的状元占有所有状元的很大的比例,明清一度达到五分之一。上层社会的精英中较多的也是苏州籍。苏白在明代从江南的流行语言成为士大夫的流行语言。越剧、昆曲、评弹都以苏白为标准音,甚至一开始的京剧都曾使用过苏白。古人云:“善操海内上下进退之权,苏人以为雅者,则四方随之而雅,俗者,则随而俗之。”上层社会,尤其是江南地区的上层人物大多以苏州话为荣。甚至不同地区的人交流也有使用苏州话的。和官方“普通话”京白相对而言,苏州话在当时社会的地位相当于民间的“普通话”。

  

姑苏城被大明士绅名流列为游学天下必得一游的五大都会之一,上至后妃宫眷、官宦妻女,下至民间匹妇乃至江湖艺女,更以穿着苏式服装,学说苏白,操唱吴歌,引为骄傲。尤其对各式妓女来说,衣必吴妆,话必苏白,擅长吴歌,成为必备之技能,非如此不足以自抬身价。

 

吴语的语音和官话差别较大,在某些方面保留了更多的古音因素。在词汇和语法上也有许多独特之处,纯粹用吴语书面语写就的《海上花列传》非吴语人无法理解。《海上花列传》是最著名的吴语小说,作者江苏松江府人韩邦庆。全书由文言和苏白写成,对话皆用苏州方言是该书的鲜明特点,使用苏白也是19世纪兴起的吴语小说的共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