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遇(吴氏)先人一首诗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吴峻岭  文章来源:自创 曾见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3/28 15:46:09  文章录入:吴峻岭  责任编辑:gohwu
 
至今一想起来,那天曾经激动万分的心情还是无法平静。 2006年仲春的一个周日,早起,去济南中山公园逛旧书市场。这个习惯我已坚持了多年。 这天,照例顺着市场内成排的铁柜台逐一浏览。由于新书的大量涌入,上眼的旧书是越来越少了。慨叹之中,又来到南门的银杏树下,在树东一排的中间地带,一本《黄河三角洲古风物诗整理研究》映入眼帘。抽出来一看,是本下集,随便打开,发现有惠民卷,利津卷……接着不远是沾化卷。沾化——那是生我养我的故乡啊,过去风貌不曾见,古人诗中应有吟,紧接着往下看,有《文峰台》、《聚仙台》等,一首题为《同李宫詹吉津等三人游湖上》的诗,作者是吴汝桢,不知为何,我的心猛然跳了一下。记得过去看家谱,好像祖先之中有这么一个人。看清页码忙翻到诗歌所在的位置,大体瞭了一眼诗的内容就忙看注释,果不其然,下面有一条这样写道:吴汝桢,字瑶础,号左石。沾化人。性清廉耿介,以学问淹博称于时。明末绝仕进,设教家塾,不取修脯。检讨王鼎冕、亚元张以相、耿怀仁,侍御纪之健均从其教。著有《近圣居杂著》一卷藏于家。这就对了,因为过去听老人说起过,有一位先人曾经在县城内设馆教书,不要一分钱学费,书馆名为浴凤楼,培养了一大批人才。我的目光重回到诗的开头,逐字逐句的念,一遍一遍的看,情不自禁的还读出了声音。原来,这是当年先人汝桢祖与朋友泛舟湖上时所作的一首七律。这个湖 在县城东南,湖中有文峰台,高百尺,围20丈,明弘治间于台上建塔,曰文峰塔,与湖中的齐云楼、城头的魁楼交相辉映,古籍记载“雨集湖盈,蔚然耸秀,宛然水面芙蓉,大有杭州西湖风致”。诗的内容是这样的:漠漠层阴覆郡城,尊开沙际一轩清。芰荷低衬青蒲色,鸥鹭遥闻绿渚声。千古(山昔)华标远目,百年边李擅高名。诸君俱是弹冠客,到此能无赋濯缨。(山昔(读zhai)——指华山)看得出来,当年的先人与友人是何等的逍遥,他们在一个满天阴云密布的日子,驾一叶扁舟,带上酒菜,推杯换盏,高谈阔论,其乐融融。这里面,除了我的先人外,都是登上仕途的“高官”,但作为教书先生的他,谈笑风生,充满了快意。 我不知道李白、杜甫的后代读了他们先人的诗有何感想?但我此时完全融入到了诗的意境当中,甚至有坐在那条船上之感,耳畔彷佛有先人的吟诵声在回荡:漠漠层阴覆郡城,尊开沙际一轩清……,见我入迷,卖书的大哥过来推我,我交上钱装好书,骑上自行车一溜烟回赶,满心都是激动,嘴里念叨不停,一路上,我就把那首诗背的滚瓜烂熟了。 回到家,忙打开复制的《沾化吴氏族谱》,在厚厚的四本家传中,我找到了有关这位先人的记载。文中说他“六世祖讳汝桢字瑶础讳茂华三子增监生即儒林所称左石先生也天资高迈幼同两兄从父读功课严密……博通经史为文有精金百炼之称善射覆。……四十遂不入闱开有邻堂亟欲造就后学以承父志乃捐膏火饮食费于堂侧置短檐数十如场屋式会文之日弟子四十余人皆入其中文成品 甲乙设酒筵于庭,以文字之次为坐次无不争自刻励,先后登乡会榜者二十余人。王检讨鼎冕,纪侍御之健……宫会元梦仁督学山东题有邻堂曰群凤浴毛因名堂前书楼为浴凤楼堂东即学宫,往文漪中丞赠联云:君子至斯等堂尽是瑚琏器,圣居为远凿壁分来日月光。当时称海滨宗匠,远近从游者不可胜纪……”再后面是一些事迹,乡绅的评语,还附载部分有临邻堂弟子的姓名和官职。看来,优秀的人才,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历史是不会忘记的。 几天后,我在齐鲁晚报上读到一篇文章《家谱的启示》,里面有这样的句子:国有史而知兴亡之变故,族有谱而晓旺衰之缘由。不看不知道,细究家谱中我族之变迁,多有一人荣而后人兴,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