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绍诗丁忧三载  宅心仁厚扬美名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作者:鹰翔棣州  文章来源:鹰翔棣州的BLOG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5/13 7:40:04  文章录入:gohwu  责任编辑:gohwu
 

吴绍诗丁忧三载  宅心仁厚扬美名

 

  吴绍诗在丁忧的三年时间里,居心仁爱、待人宽容、乐善好施,深受父老乡亲们的爱戴。其中,吴绍诗捐钱雇人灭蝗和捐资购地葬巴氏的故事在当地传为美谈。

  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九月,时任甘肃省布政使的吴绍诗回到故乡山东省海丰县(今无棣县),为其生母孙氏丁忧守孝。这年秋天,正赶上鲁北地区大旱,致使蝗虫肆虐生长,海丰蝗灾爆发。

  海丰县位于渤海湾畔,多荒滩荒地,草洼连片,自古以来蝗害就比较严重。特别是乾隆初年,蝗害大爆发,海丰全境“飞蝗蔽天,赤地千里,禾草皆光”。

  “急捕蝗,令如火,事关官黜陟,小民焉敢惰。”

  虽然丁忧期间无官一身轻,可是,爱民如子的吴绍诗看到蝗虫风卷残云般啃食庄稼,心急如焚。

  为了确保蝗虫不起飞成灾、扩散成害,吴绍诗拿出积蓄多年的银子,在全县招募了200多名强壮劳力,成立了一支临时捕蝗突击队,并亲自购买、筹借了大量捕蝗所需的器具。

  在马颊河海丰城里段举行的捕蝗突击队启动仪式上,吴绍诗弯腰随手折一节芦苇,用力一晃,芦苇上趴着的密密麻麻的褐色蝗蝻纷纷跳跃而逃。吴绍诗严肃地指出:大家所看到的这片苇地,就是我县高密度蝗区之一。看看脚下,这些在草丛里窜来窜去、发出“唰唰唰”声音的就是蝗虫的幼虫——蝗蝻。现在,在这片苇荡,小小的蝗蝻还没有长出翅膀,它们只能跳跃,还没有对农作物构成严重的危害,是消灭它们的最佳时期。如果蝗蝻一旦长出翅膀羽化为成虫——蝗虫的话,就很难发现并消灭它们。待到蝗虫吃光了这片芦苇后,它们将像洪水一样冲进农作物稠密的地方,后果不堪设想。所以,我们必须把它们就地消灭掉!吴绍诗讲完话,向全体捕蝗突击队队员一挥手,大声地说:“向蝗虫宣战!”

  吴绍诗不但是一名熟悉律文、通晓刑法处置的法律家,还是一名治蝗、捕蝗专家。他知道,捕蝗工作是有系统、有组织的,必须官员监管,民众操作。他总结出好多集体合作的捕蝗方法,收效显著。比如,布围式的捕杀蝗蝻法:用两块两头包裹着木竿的丈许长的布,几十人一围,成八字形列开,将蝗蝻赶往附近水沟中,集中消灭。

  为了加快捕蝗进度,提高捕蝗效率,吴绍诗与时任海丰知县的黄树棠商议,倡导全县各乡村百姓一起捕蝗救灾。同时,吴绍诗授意黄树棠,以县衙的名义贴出告示:官府回收蝗蝻、蝗虫,凡上缴蝗蝻、蝗虫者,按数量给钱给米若干。此告示一经贴出,极大地调动了百姓灭蝗的积极性。

  捕蝗期间,吴绍诗每天深入第一线检查指导工作,见有扑打不用力、搜捕不得法,以及器具不利、疏密不均者即随时指示,明白告戒;遇到怠惰者惩戒之,勤奋者奖赏之。有时,吴绍诗连喝水、吃饭都在捕蝗现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所有捕蝗突击队员见吴绍诗大人如此勤劳,自然出力。这一年,海丰实现了“确保蝗虫不起飞、不扩散”的目标,没有危害农业生产,更没有发生以往因蝗灾而导致百姓“饥殍满地、流离失所”的景象。

  转眼间,春节就要到了。海丰知县黄树棠为了感谢吴绍诗在丁忧期间为海丰捕蝗灭蝗做出的贡献,特意设家宴宴请吴绍诗。席间,吴绍诗无意间得知,原海丰知县汪联萼的母亲巴氏随汪联萼从南方来海丰定居后,不幸病逝。众多原因,巴氏三十多年没有入土为安了,其棺木一直停放在斗母宫内。前几年,汪联萼客死他乡,巴氏成了“孤魂野鬼”。

  乾隆二十九年清明节,吴绍诗又一次到城南斗母宫祭奠汪联萼的母亲巴氏。这一次,他发现停放巴氏棺木的斗母宫某房间因年久失修,即将塌陷。于是,吴绍诗拿出一些银子,购买了一块风水宝地,将巴氏下葬,并为之立了墓碑。第二年秋,吴绍诗又出资在巴氏墓地附近购买了数亩田地,做为守墓香火的费用,以待汪氏子孙前来寻访。

  乾隆三十一年一月,吴绍诗结束了丁忧生活,从故乡海丰回到北京城,擢升刑部右侍郎。不久,出职江西巡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