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复古年谱 92岁
哲宗绍圣二年乙亥(1095) 九十二岁 先生家人或亲友就其出家,去简苏轼阻之,苏有回简,并称已即寄书苏辙于筠州劝阻。 《苏轼文集•佚文汇编》卷四《与友人一首(残)》:“子野出家之议,前年在都下,始闻其言,私心亦疑之,屡劝不须如此,在家出家足矣;而子野意坚决不回。仆犹恐其难遂,再三要审,而子野确然自誓,欲仆与发言,求一度牒。难遂其意,故为求之。子野□得度牒,当携来就仆,求作剃度斋,乃落发也。今蒙示喻,深认一宅骨肉至意,专在下怀。俟他到此,即取其度牒收之,力劝令且更与宅中评议也。仍旦夕发一书与舍弟,亦令似此劝之。但恐他未到筠,□□已落发,则无及也。轼又白。” 按:该简残缺,不知启者何人。然味其意,似为先生家人或亲友来书请苏轼劝阻,故有“深认一宅骨肉至意,专在下怀”、“力劝令且更与宅中评议也”之句。 简云“前年在都下”,作于今年。 约是年初秋,苏轼托宝积转赠潮州酒一瓶及建茶少许与邓安道。 《苏轼文集》卷六十《与邓安道四首(之四)》(作于惠州):“宝积行,无以为寄,潮州酒一瓶,建茶少许,不罪浼渎。乍凉,万万保练。不知鹤驭何时可以复来郡城,慰此士民渴仰之意?达观久,一喧静,何必拳拳山中也。八月内,且记为多采何首乌,雌雄相等,为妙。” 顺治《府志》卷十《轶事部》:《苏东坡酒子》:“苏东坡作《酒子赋》,其序云:‘南方酿酒,未大大熟,取其膏液,谓之酒子,率得十一。既熟,则反之醅中。而潮人王介石、泉人许珏以是饷予,因作此赋。’又东坡《与邓安道书》云:‘宝积行,无以为寄,潮州酒一瓶,建茶少许,不罪浼渎。’又《跋东皋子传》云:‘绍圣二年正月十六日,方读《方皋子传》,而梅州送酒者适至,独尝一杯,径醉。遂书此纸,以寄谭使君。’东坡不能饮,而喜人饮酒,当以潮州酒为佳耶?郭青螺曰:‘潮州溪酒亦有佳者,特不能远携,数日味变。’” 按:约神宗元丰五年,先生曾“寄惠建茗数品,皆佳绝。”绍圣元年(1094)先生仲子吴芘仲自潮专使“致酒、面、海物、荔子等”,则苏轼托宝积转赠潮州酒及建茶与邓安道当在此之后。又《与邓安道四首(之三)》称“桥,想益督工,何日讫事?”而东新桥、西新桥落成于明年六月,苏轼有诗引云:“绍圣三年六月毕工。”则此简作于建桥期间,简中又称“乍凉”及“八月内”,则该简作于初秋七、八月间。故系于此。 安道名守安,又字道玄、道立,苏轼称之为有道者,见《苏轼文集》卷七十一《题罗浮》。 约是年秋,先生于京师南还,拟往惠州谒苏轼,陈师道有送行诗。 《后山集》卷四《吴先生谒惠州苏副使》:“闻名欣识面,异好有同功。我亦惭吾子,人谁恕此公。百年双白鬓,万里一秋风。为说任安在,依然一秃翁。” 按:任渊注《后山诗》,谓师道时在京师。诗题称“谒惠州苏副使”,则当在苏贬谪惠州后,有句“万里一秋风”,则时在秋季。 师道(1053-1101)徐州彭城人,字履常,一字无已,号后山居士。少学文于曾巩,无意仕进。哲宗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又用梁焘荐,为太学博士。因越境出南京见苏轼,改颍州教授。绍圣初,又因进用不由科第而罢归。元符三年,召为秘书省正字。为人高介有节,安贫乐道。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约是年,先生晤蹇道士拱辰于王屋山,蹇托先生寄墓头回草与苏轼。 《苏轼文集》卷七十三《墓头回草录》:“王屋山有异草,制百毒,能于鬼手夺命。故山中人谓此草墓头回。蹇葆光托吴远游寄来。吾闻兵无刃,虫无毒,皆不可任。若阿罗汉永断三毒,此药遂无所施邪?” 按:蹇拱辰,字翊之、葆光,道士。 约是年,先生过吴中,晤平江府通判钱世雄,并代为递书苏轼。 《苏轼文集》卷五十三《尺牍》,《与钱济明》第五简:“近在吴子野处领来教,尚稽答谢,悚息之至。” 按:世雄字济明,自号冰华老人。常州武进人,知谏院钱公辅子。年十六七时,其诗已为名流所称。比壮,游东坡之门,取重于时。元丰二年为吴兴尉,绍圣元年于平江府通判任上。次年受冤狱,废斥。终身未起用,卒以穷死。有《冰华先生文集》,已佚。 约是年或明年,过筠州,谒苏辙,与陆惟忠俱往惠州。 《苏轼文集》卷六十七《书陆道士诗》:“陆道士惟忠,字子厚,眉山人。好丹药,通术数,能诗,萧然有出尘之姿。久客江南,无知之者。予昔在齐安,盖相从游,因是谒子由高安,子由大赏其诗。会吴远游过彼,遂与俱来惠州,出此诗。” 按:惟忠卒于绍圣四年,见《苏轼文集•墓铭》。
(待续)
|